趙宏傑

2009 2008 2007

學術簡歷

趙宏傑,男,1971年6月,學士,副主任中醫師,主要研究方向:藏象、證候研究的新方法,藏象、證候系統生物學建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
一.參與學術會議的情況,
應邀參加344次香山科學會議。2009.3.17-18
應邀參加379次香山科學會議。2010.7.6-7.8
應邀參加422次香山科學會議。2011.6.29-7.1
第四屆國際系統生物信息學與中醫心理學學術研討會.邀請會議演講。 2010.4.28-30
第二屆“情緒與健康和疾病及其中醫藥干預”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會議宣讀論文。2010.9.24-26
第三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科技大會,邀請會議演講.2010.11.25-26.
中國科協第45期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參會.2010.10.9--10.
首屆中醫藥信息發展大會 2006.4 邀請會議宣讀論文
第二次全國中西醫結合診斷學術研討會,2008.7.22 邀請會議宣讀論文
並且會議論文集收錄筆者6篇文章。
全國中西醫結合診斷學會2009年會,2009.7.27 邀請會議宣讀論文
並且會議論文集收錄筆者6篇文章。
二.與973課題組學術交流的情況,
吳以嶺,(973計畫絡病項目首席科學家,200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
在2006年11月份約我做交流學術,並希望我報考他的博士,為他們的973項目工作。
黃璐琦,(973計畫中藥藥性理論項目首席科學家,200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2007年7月,約我做學術交流。希望我能夠對他們的工作發表看法,我把自己的想法整理為2篇文章,一篇已經被核心期刊錄用,另一篇在投稿中。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信息學系的副主任,陳新 2006年在國際現代科學頂級雜誌發表過與中醫有關的生物信息學文章,他給我回信說,如果我的方法去申請nsfc,而他是評審,那么,就通過了。
沈蘭蓀教授(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會副會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和他的團隊國內做中醫舌象研究的國家級團隊之一。他們團隊願意跟我合作課題。
清華大學生物信息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系統生物學與中醫藥現代化”研究組李梢 ,認為是一個可以開展深入研究的方向。
顏賢忠(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 國內做核磁共振和代謝組研究的前沿學者,他說看過我發給他的每一篇文章。願意合作課題
三.文章,
其中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3篇,中華中醫藥學刊4篇。◆為重要核心期刊
正在投稿、錄用待發表的有10餘篇. 已經發表的如下。
2009
1.六經五藏藏象模型初探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9年 第02期
2.對本體論證候和認識論證候的診斷內容及疾病分類學解讀 當代醫學(學術版) 2009年 第01期
3.基於經穴電信號時間序列的經絡藏象信息模型動力學建模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吳松梅 趙宏傑 張笑波 雷鈞濤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09年 第03期
4.套用系統科學研究中醫需要引入信息概念
宋玉玲 趙宏傑 張笑波 張華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09年 第03期
2008
◆1.中醫系統生物學研究幾個關鍵問題的探討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 2008年 第07期
◆2.略論藏象內環境自穩態學說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 2008年 第08期
3.中醫學為複雜性科學的湧現性及其方法論難題提供了解決之道 中華中醫藥學刊 2008年 第09期
4.中醫學為複雜性科學的湧現性及其方法論難題提供了解決之道(續) 中華中醫藥學刊 2008年 第10期
5.續命湯類方治療中風偏癱衰落與復興及其背後的藏象理論因素 中國實用醫藥 2008年 第32期
6.五禽戲治療康復中風偏癱原理新解——中樞神經損傷的感覺統合爬行方案 第二次全國中西醫結合診斷學術研討會 2008
7.套用狀態空間方法進行證候、證本質建模的幾個問題—NSFC、973證候證本質項目方法學探討 第二次全國中西醫結合診斷學術研討會 2008
8.藏象信息模型與中醫現代化 第二次全國中西醫結合診斷學術研討會 2008
9.淺談套用指紋圖譜技術研究證本質 第二次全國中西醫結合診斷學術研討會 2008
2007
◆1.套用指紋圖譜“以時測象”研究藏象實質的思路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 2007年01期
2.以代謝物組學為參照介紹血液指紋圖譜中醫藥信息學研究方法 中華中醫藥學刊 2007年 第09期
3.創建信息中藥學及其意義 中華中醫藥學刊 2007年 第12期
4.中醫藏象理論對機體自穩態研究的重要貢獻 《中華現代中醫學雜誌》2007年 第3期
5.中醫取象比類方法現代化——中醫現代化的解決之道《中華現代中醫學雜誌》2007年 第2期
2006
1.時間生物學:系統生物學思想方法的精髓與新發展的突破口 2006全國時間生物醫學學術會議
2005
1.中醫學與信息科學學科交叉的幾個關鍵問題 醫學信息 2005年 第09期
2.套用指紋圖譜“以時測象”研究藏象實質 科學時報 發表時間:2005
3.用指紋圖譜“以時測經”研究六經實質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時間:2005
3.中醫學與信息科學學科交叉的新方式——信息中醫學 《科學中國人》2005年 第11期
4. 中醫學與信息科學——跨越式大聯合 .中國醫藥報 2005-04-09 (總第2966期)
文章在cnki的地址

部分學術交流情況09年及之前

進展與尋求科研合作
熱切的期待各個院校的老師同學合作課題,由你們做課題負責人和主持人,我提供材料和參與就可以了。我考試能力非常差,經濟條件也不好,前幾年的研究日子裡身心極度透支,所以,就仰仗大家了。(王永炎院士說組建中醫多學科交叉的研究團隊意義重大,也困難多多,我非常贊成他的說法,也期待那些比較成型的團隊能夠與我合作)
我的研究的部分內容已經被批准為2009年國家級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
今日之前,我得到各界的幫助、鼓勵與認可。
V1.1 中醫界
1.兩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同時也是200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
2006年11月,吳以嶺教授;2007年7月,黃璐琦教授約我做學術交流。
2.國家自然基金會委員會生命科學部中醫學與中藥學科主任 王昌恩教授 熱情鼓勵
3.《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主編,原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所長孟慶雲教授 熱情的肯定和鼓勵
4.上海的沈自尹院士的研究團隊如果時機成熟,可以合作申請nsfc課題。
5. “第二屆國際系統生物信息與中醫藥學術研討會”一次收錄了我3 篇文章。2007.5
6.首屆中醫藥信息發展大會 2006.4 邀請我在會議上宣讀論文
中西醫結合診斷麗江會議,2008.7.22 邀請我在會議上宣讀論文
7. 973項目專家, 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的副理事長,nsfc中西醫結合學科評審組組長,黃啟福教授告訴我要努力聯繫儘快進入實驗階段
8.蘇式兵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複雜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在看我的文章
v 1.2 學科交叉界
1.沈蘭蓀教授(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會副會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和他的團隊國內做中醫舌象研究的國家級團隊之一
他們團隊願意跟我合作課題。
2.交叉學科和中醫學科的973項目的顧問專家 俞夢孫院士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的副理事長
準備專門抽時間看我的文章並考慮合作課題。
3.南方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方面的教師-博士 願意跟我合作課題。他們的院長是生物圖象信息學方向的973 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4.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的蛋白質組和系統生物學研究所,余紅秀歡迎保持聯繫交流。
5.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信息學系的副主任,陳新
2006年在國際現代科學頂級雜誌發表過與中醫有關的生物信息學文章,他給我回信說,如果他的nsfc的評審,那么,我的申請就通過了。
6. 趙紅 深圳大學特聘教授 願意合作課題
v 1.3 現代科學界
1. 姜璐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校長助理系統科學家 熱情鼓勵並提供資料,指導研究。
2. 王飛躍教授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副所長(03.05.0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 歡迎交流
3. 顏賢忠(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 國內做核磁共振和代謝組研究的前沿學者,他說看過我發給他的每一篇文章。願意合作課題
4. 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朱清新 教授 願意合作課題
5.李剛教授 天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博士生導師願意合作課題
6.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信息學系的副主任,陳銘說我現在最需要實驗。
7. 清華大學生物信息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系統生物學與中醫藥現代化”研究組李梢 ,認為是一個可以開展深入研究的方向。
8. 鄂棟臣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現任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主任。認為我的跨學科研究有一定的可行性,
9.楊傑上海交通大學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研所副所長,上海市科委"十五"信息領域技術預見專家 願意為我們提供數據處理方面的幫助 ,
10.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的董廣軍老師說“目前我們已經深入研究可光譜的圖像識別,也有部分數據,可以交流。請問您的具體單位,不知道現在有無項目支持。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副所長王飛躍教授給我的回信。戴汝為院士受錢學森影響這么做,一直非常關心和參與中醫現代化研究,因為他們太忙,所以就聯繫現在年富力強的王飛躍了。
還有許許多多的教授,博士碩士老師的情況,以後再介紹。

徵求疑難病症患者及天使伯樂

中醫基礎理論重大突破與確認,西醫和科學界大師輩出,徵求疑難病症患者及天使伯樂
趙宏傑
首先感謝雜談上關於中醫的討論。討論中涉及最多、分歧最大的就是所謂中醫基礎理論,行政部門對此看法一致,所以NSFC、973對中醫的重量級支持也在中醫基礎理論。
恰巧本人在這方面取得了學界和行政部門最期待的重大突破,但是怎么獲得確認成為了問題。單純西方科學體系裡面的諾貝爾獎評選都不乏幾十年以後確認的情況,當代中國自然科學界學術重大突破的確認同樣是爭議多多,所以涉及東西方思想科學技術融合的中醫基礎理論重大突破,確認的晚一點也情有可原。但是學界和行政部門對此表示的強烈期待,讓我不方便說古今中外確認晚的多了,不差我一個。
前些年經常去中國中醫藥論壇,裡面各種各樣的突破性研究很多,讓我想明白了中醫學科的內容以黃帝內經為代表其實對應於現代學術體系中的醫學生物學和理論生物物理兩部分,許多現代學術體系內的人因為對此糊塗,所以說中醫理論虛玄,對錢學森先生熱心中醫頗有微詞;中醫研究者因為對此糊塗,所以經常批評現代醫學機械。在全世界理論生物物理研究仍然處於起步階段的時候,出現這些看法可以理解。
還有,學界和行政部門對我的研究的確認,可以引發中醫理論生物物理研究的進展,可以引發中醫醫學生物學研究的蓬勃發展,還可以促進中國的西醫和整個科學界大師輩出。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說“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有所突破並對世界有所貢獻。作為我國最具原始創新潛力的領域,中醫藥系統性和複雜性等關鍵問題的突破,將對生物醫學、生命科學乃至整個現代科學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將會促進多學科的融合和新學科的產生,使人類對生命和疾病的認識得到進一步提高和完善,使具有現代人文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中醫藥醫療保健模式和價值觀念得到傳播,從而成為中華民族對人類的新貢獻。”
所以說,對我研究的確認不僅僅是一個單一的問題,影響面比較大。
西醫和科學界大師輩出,的說法由此而來。
為了加快獲得認可和確認,我這些年沒少聯繫,向學術期刊學術會議投稿,給學術權威、學術前沿的青年學者寄文章,請教錢學森系統論研究的合作者戴汝為、於景元,973中醫基礎理論專項諮詢專家俞夢孫院士,……儘管得到了許多鼓勵,但是確認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我們省行政部門的領導也在看我的論文,他們恐怕也得反覆考慮,不容易有結果。比較大多數有突破性研究的學者,我得到的認可已經夠多夠快的了。大家可以看我的學術簡歷,所以,我想在天涯爭取新的好運氣。
我的目標是這樣,爭取研究得到學界和行政部門的確認,爭取央企醫藥平台能夠聘我做研發顧問,爭取大型華人資本投資醫藥產業的聘我做研發顧問,……。
以前舉過一個例子,中國比李小龍功夫好的人有幾百個,但是對武術的現代推廣加起來也不如也不如他一個。因為君子善假於物也。當年非典的時候,治好一個患者西醫需要20萬,中醫只需要5000元;中醫人有的還挺高興,可是其他學科其他產業的人就苦惱了,參與中醫的發展自己賺不到錢誰還參與,所以中醫要發展一個好漢三個幫,中醫界應該成為甲方整合各學科各產業,共同為中國人的健康服務為人類的健康服務。
為了讓有機會幫助到我的人對我有些感性認識,所以我提出徵求疑難病症患者,希望通過解決一些具體的患者的問題促進交流溝通。李嘉誠先生當年投資中醫藥研發據說是僅僅看了某人的一個可行性報告,可是其他投資人好像暫時做不到,有了感性認識的幫助,就好多了。我在研發和研究上的能力還是相當好的,即使在純西醫領域,我的《中樞神經損傷的感覺統合爬行方案》也是世界領先的。研究能力來源於系統性思維能力,但是由於精力有限和天性偏好,我的人際溝通能力相當弱,下面帖子中或者後面的網路、實際溝通中如果有冒犯之處還請諒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