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執信墓

趙執信墓

在山東博山城窯峪頂東北方向不遠,有一山形似饅頭,名曰“天階”。這裡長眠著清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趙執信,現已將趙執信墓列為市級重點保護文物。

簡介

趙執信墓900x675趙執信墓900x675

俗稱“翰林墳”。墓前原有石供桌、石碑,墓頂封土上有山榆一株,1966年墓遭掘毀,骸骨被揚棄,石碑、供桌、山榆均已無存,僅封土尚可辨認。1984年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執信墓表的撰文是黃叔琳,書丹是沈德潛,“文革”時毀碑,後又補立,乃楊振寰先生書丹。趙執信信奉“堪輿學”,臨終前自擇墓地於“天階”,認為此處、“頭枕金鑾頂,腳踩萬盞燈”,是一處絕好的墓地。“天階”遠觀像金鑾殿之寶頂,而站在寶頂上往下看,是山頭、窯廣一帶,由於當時燒制陶瓷全用圓窯,俗稱“窩窩頭窯”,每當夜幕降臨,圓窯噴出火焰似萬盞明燈,故有以上所說。現在,翰林墳周圍柏樹鬱鬱蔥蔥,遠望像金鑾殿戴帽,傍晚站在基旁,但見廠燈、車燈、路燈、霓虹燈燈光閃爍,何止萬盞。若趙翰林在天有靈,可手拈長髯,頷首頻頻,“此乃風水寶地也”。

生平 

趙執信(1662~1744)清代詩人、詩論家、書法家。字伸符,號秋谷,晚號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東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歲中秀才,十七歲中舉人,十八歲中進士,後任右春坊右贊善兼翰林院檢討。二十八歲因佟皇后喪葬期間觀看洪升所作《長生殿》戲劇,被劾革職。此後五十年間,終身不仕,徜徉林壑。

趙執信為王士禎甥婿,然論詩與其異趣,強調“文意為主,言語為役”。所作詩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窯峪頂

窯峪頂,位於博山城西南約6公里,山頭鎮樂疃村西,為樂疃村、樵嶺前村的界山主脈。窯峪頂山勢走向大致東西走向,石灰岩構成,主峰海拔532米。
窯峪頂植被較好,主要樹種有柏樹、刺槐,還有花椒樹、棗樹、杏樹等,野生中藥材有柴胡、遠志、丹參、何首烏等。
在窯峪頂的北側,有一山谷,當地人稱為西峪。西峪有豐富的鐵礦石,品位較高。1958年大煉鋼鐵時,這裡建有樂疃鐵礦。距鐵礦不遠,建有樂疃水庫,水庫土壩的外牆,有一涵洞,深近百米,洞高約1.5米,由於地質構造特異,該洞常年恆溫。更奇得是洞內好象有壓風機,冬送暖風,夏排涼氣。夏日炎炎,酷暑難耐,人離洞口約二三十米,便覺冷風嗖嗖,涼氣襲人,暑氣頓消,人在洞口不敢久站,恐得感冒;數九寒天,大雪紛飛,該洞口從不結冰,無論再大的雪,洞口一帶從無積雪,往洞前一站,暖意融融,似一天然大空調。奇特的涵洞,藏在深山人未識,是樂疃村潛在的、難得的、寶貴的旅遊自然資源。

傳說

據說詩人的墓地是他生前親自選定的。詩人生前對“風水”有精深的研究,寫了《千金歌注》、《葬經改注》、《駁正原真》、《刪潤地學庭訓》、《地學解穢》等五部在當時被稱為“堪輿學”的著作。然而,以今人的眼光來看,詩人投入這么大的精力研究這樣虛妄的學問,未免太浪費精力了,實在是令人可惜。誠然,詩人的世界觀中有落後的東西,這當然是以現今的眼光來看待的。“堪輿學”在當時是被社會各階層普遍認同的,從皇帝到黎庶無不篤信此學。好在詩人不是以“堪輿家”聞名於世,而是以詩作和詩歌理論被稱為“國朝六家”之一。他的詩作《飴山詩集》和詩歌論著《談龍錄》是超越他的時代的。詩人生於康熙元年(1662),卒於乾隆九年(1744),是中國歷史上所謂的“康乾盛世”。這樣的時代里多的是唱頌歌的詩人。誰敢懷疑“盛世”天子的偉大?誰還關注“盛世”之中的百姓生活?“盛世”中哪裡還有盜賊?哪裡還有民不聊生?哪裡還有暴動?而詩人的詩作中卻記錄了“盛世”中的盜賊、“盛世”中的民間疾苦和“盛世”中的民眾暴動。他的詩迥異於當時詩壇的主流,他把目光投向了民眾。也正是這迥異於流俗的“人民性”,使他的詩具有著長久的生命力;也正是這“人民性”,盡顯了他的文人風骨。
詩人之墓毀於“文革”,墓碑也在那動亂年代粉身碎骨。眼前這墓碑是已故蘇州大學教授、著名清代文學研究專家錢仲聯先生書丹的。大字直書“清詩人趙執信之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