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作品名稱】《趙且伐燕》
【作品出處】戰國策
【作品年代】戰國時代
【文學體裁】記敘文
作品提要
雙方爭鬥不休,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得利。
蘇代只用這樣一個小寓言故事,就免除了燕國的一場兵禍。
作品原文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敝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故願王之熟計之也。”王曰:“善。”乃止。
作品譯文
趙國準備攻打燕國,蘇代為燕國去勸說趙惠王說:“我這次來,經過易水,看見一隻河蚌正從水裡出來曬太陽,一隻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甲殼鉗住了鷸的喙。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變成肉干了。’河蚌對鷸說:‘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成了死鷸。’它們倆為此誰也不肯放開誰,一個漁夫走過來,把它們倆一塊捉走了。現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憊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漁翁了。所以希望大王仔細考慮出兵之事。”趙惠文王說:“好吧。”於是就停止出兵攻打燕國。
作品注釋
趙——春秋、戰國時的國名,疆域在現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東部一帶地區。
且——將要。
伐——討伐。
燕——音yān,春秋、戰國時國名,疆域在現今河北北部一帶地區。
蘇代——人名,蘇秦的弟弟,洛陽人。是戰國時著名的說客,縱橫家,。
惠王——惠文王,趙國的國君,名叫趙何。
方——正。
曝——音pù,曬的意思。
鷸——音yù,一種水鳥名,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很長,捕食魚、蟲、貝類。
箝——音qián,同“鉗”,把東西夾住的意思。
喙——音huì,嘴,專門指鳥和獸的嘴。
雨——yu 四聲名詞活用作動詞,意為下雨。
漁者——後面的“漁父fu一聲”,以捕魚為業的人。
禽——音qín,擒獲,捕捉的意思。
支——支持,這裡是相持、對峙的意思。
敝——敝病,害處,這裡是疲弊的意思(使······疲憊)。
相知——相持。對峙的意思。
熟——仔細
乃——於是。
作品評析
戰國說客們大量運用寓言故事來喻事明理,生動形象、直白明了。寓言不僅增強了辯詞的說服力,而且使行文別出心裁、獨具搖曳生姿意蘊無窮的美感。今天我們的話語相對於古人,顯得貧乏和蒼白,只有不斷地在語言的形象、生動、直白上多下點工夫,才能不愧為是他們的後代。
作品出處
《趙且伐燕》出自《戰國策》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是第一部)又稱《國策》。是戰國時期遊說之士的著作。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bǎi hé)的鬥爭。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約12萬字。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滅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戰國策》是我國古代記載戰國時期政治鬥爭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實際上是當時縱橫家〔即策士〕遊說之辭的彙編,而當時七國的風雲變幻,合縱連橫,戰爭綿延,政權更迭,都與謀士獻策、智士論辯有關,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該書文辭優美,語言生動,富於雄辯與運籌的機智,描寫人物繪聲繪色,常用寓言闡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畫蛇添足”“亡羊補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這部書有文辭之勝,在我國古典文學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戰國策》是我國一部優秀散文集,它文筆恣(zì)肆,語言流暢,論事透闢,寫人傳神,還善於運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濃厚的藝術魅力和文學趣味。《戰國策》對我國兩漢以來史傳文政論文的發展都產生過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