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燕[戰國七雄之一]

北燕[戰國七雄之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燕,即燕國,姬姓,周召公之後,擁有今河北省北部和遼寧省西端,建都薊(今北京),戰國七雄之一,後滅於秦。 《史記·燕召公世家》講述了燕國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約800年的歷史。北燕時期由於各種矛盾的不斷激化而對北方的少數民族的控制力不斷削弱,彼時的北方民族皆在迅速崛起。在這種形勢的影響下,遼西諸族也不斷地增長對周政權以及北燕統治者的離心力,首先有所動作的應是東胡。據有的學者考證,東胡人有跡象開始向南方擴展,而“夏家店上層文化”的“南山根類型”的產生則證明了這一點。

概述

燕國,中國周朝在北方分封的一個姬姓諸侯國,國君為伯爵,為戰國七雄之一,開國君主召公奭是西周宗室大臣,與周武王、周公旦同輩。

公元前11世紀由周武王封召公奭於燕,召公奭長子燕侯克代封。公元前7世紀燕國吞併薊國,建都薊(今北京市)。疆域範圍大致為今天的北京、天津全部,河北、遼寧、山西、內蒙古和朝鮮的一部分。

由於建國以後較長時間內與中原各地來往甚少,所以文化較中原各國落後。燕桓侯時,山戎南下攻燕,燕被迫遷都臨易。燕莊公時在山戎的侵略下險些亡國,靠齊桓公“尊王攘夷”的軍事幫助才得以保全,並進而在日後有了發展,成為春秋時期十二諸侯之一。

前323年,燕國參加了公孫衍發起的“五國相王”活動,燕易王稱王。前320年,燕國發生子之之亂,國都被齊國、中山國攻破,在趙武靈王支持下,姬職即位,是為燕昭王。燕昭王即位後招賢納士、勵精圖治,燕國國力大增,占領了中山國北境一帶。燕將秦開東向擊胡,拓地千餘里,直到遼東、朝鮮北部。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與秦國、趙國、韓國、魏國合縱攻破齊國,幾乎占有齊國全境(除了莒、即墨兩城),燕國達到全盛。

燕昭王之後燕國一直內亂,前222年,燕王喜被秦國俘虜,燕國滅。秦置燕國故地為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 。燕國也是眾多姬姓諸侯國中最後滅亡的國家。

歷史沿革

古燕地

燕(yān),甲骨文、金文作妟,已具有都邑的含義。國君為姬姓燕氏。第一代國君是是周武王的同姓宗室召公奭。古代在北京地區有一個相當大的部族以“妟(燕)”為圖騰、族徽和族名,並進而為地名、國名,夏商周三代分封諸侯國一直奉行“夏君夷民”的做法。

古燕地成於何時已不可考。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鄉童家林、黃土坡村一帶發現了一處規模相當大的商周遺址,包括建於商末延續至西周的城址。一些學者認為這就是商末時期燕首都城的遺址。

封國

燕國始封的具體時間,在西周初年周武王滅商至周成王親政之間,西周封宗室召公於燕。但召公並未前往,由長子克,前往就任(據楊寬《西周史》考證,周公東征後,始封召公子克於燕)。地點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因封地在燕山,故國名為燕。燕國的都城在“薊”(位於今北京房山區琉璃河)。西周向冀北、遼西一帶擴張,消滅了薊國、韓等。

燕國自建國以後較長時間內與中原各地來往甚少,文化較中原落後,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險些亡國。前7世紀時,山戎先後南下攻伐鄭、燕、齊等國,燕桓侯時被迫遷都臨易以躲避山戎的侵擾。燕莊公時山戎對燕國大規模侵略,莊公不敵,向齊國求援。憑藉齊國“尊王攘夷”的軍事幫助才得以避免亡國的厄運。齊桓公為救燕出兵伐山戎,“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齊桓公在伐山戎時,同時把孤竹、令支也滅了。

燕惠公(《左傳》作燕簡公)時,燕國發生政治危機,惠公欲重用下層官吏以取代“諸大夫”,遭到了上層貴族的反對,惠公不得不逃往齊國避難。諸大夫擁立新君燕悼公,並對要復立惠公的齊、晉聯軍采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得齊國承認了燕國擁立新君的現狀。

齊國攻擊

戰國初年,各國紛紛進行改革,唯獨燕國在變法改革方面默無聲息,處於緩慢發展的狀態。而齊國為了向北擴張,不斷進攻燕國,前380年,齊奪取了燕的桑丘。前373年,燕在林營(林狐)擊敗齊。前355年,齊國侵掠燕國易水之地。燕在韓、趙、魏三國的及時支援下,多次擊退齊軍,阻止了齊國的野心。北方有來自東胡的威脅,此時對東胡採取防禦為主的戰略。

燕噲讓國

參考:子之之亂

前323年,燕國參加了公孫衍發起的韓、魏、趙、燕、中山“五國相王”活動,燕國在此年稱王。兩年後,易王卒,兒子噲繼位。

燕王噲在他即位的第三年,即前318年,作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大事,將燕王的君位“禪讓”給相國子之,並把三百石以上高官的璽印全部收回,交由子之任命。換言之,子之全面執掌了燕國軍政大權。此舉引起了太子平等舊貴族的不服,在前314年時起兵攻擊子之,失敗,死於亂軍之中。這場內亂,造成了人心的渙散和國力的嚴重削弱。齊宣王趁機伐燕,將軍匡章率軍在出兵50天內攻破燕國,燕王噲和子之被殺。同時中山國也趁機出兵攻占了燕國部分領土。在燕國軍民的奮力抵抗和趙、韓、秦、楚等國的壓力下,齊國不得不退兵,趙國擁立在韓為人質的公子職,並以兵護送至燕國,是為燕昭王。

招賢納士

參考:燕昭王招賢、燕昭王修築黃金台、燕昭王求士 、 千金買骨

昭王即位後勵精圖治,決心興復燕國,報仇雪恥。採納郭隗的建議,招賢納士。拜郭隗為師,給以優厚待遇,“卑身厚幣以招賢者”,築黃金台,“千金買骨”,結果各國士人“爭趨燕”。燕國很快的集中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其中最著名的有四個:蘇秦、樂毅、鄒衍、劇辛。

昭王“吊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後期又以樂毅為亞卿主持國政,經過二十八年勵精圖治,原本弱小的燕國成為一時之強。

破齊伐胡

參考:樂毅伐齊

昭王及後派蘇秦出使齊國,首先說服齊宣王歸還前人趁燕國內亂攻下的十座城池,然後鼓動齊國攻打宋國,離間齊趙兩國的關係,並在趙武靈王、魏襄王、楚懷王、韓襄王這些大國王侯之間進行外交遊說。

前286年,齊國滅宋國,引起各國震動,各國頻繁相會,推動了反齊聯盟的建立。前284年,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率傾國之兵聯合秦、韓、趙、魏五國伐齊,獲得大勝,五年內連下齊國70餘城,報了當年齊國入侵燕國之仇。此役後,齊國疆土只剰莒(今山東日照市莒縣)、即墨二都。

燕昭王時,有燕將秦開,在東胡作為燕國的人質,東胡人很信任他。秦開歸國後,起兵襲擊大破東胡,“東胡卻千餘里”,結果燕國邊境向東推進了一千多里,大大開拓了燕國的疆域,而燕國亦隨即開始修筑北長城。北長城西端起自造陽(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縣東北),向東到達襄平(今遼寧省遼陽市北面)。燕國的疆域打到了歷史上最大範圍。在燕國全盛的時候,曾經攻取真番、朝鮮,讓它們歸屬燕國,並為它們設定官吏,在邊塞修築防禦城堡。

伐齊失敗

前278年,燕昭王死,太子燕惠王即位。燕惠王為太子時,就與樂毅不合。

齊國即墨守將田單知道燕國君臣相疑,利用這點,施反間計,燕惠王中計以騎劫代替樂毅,樂毅擔心被殺,便逃亡趙國。

騎劫平庸無能,並無軍事才能,他代替樂毅為將,造成了燕國軍心動搖。田單則故意誘使騎劫犯錯誤,以激勵齊軍的士氣。前279年田單以火牛陣一戰大敗燕軍,騎劫為齊軍所殺,燕軍望風而逃,齊軍很快就收復了失陷的70餘城,趁勢復國。

前272年,燕國統治集團內部鬥爭,燕惠王為燕相公孫操所殺,並立惠王子燕武成王為傀儡。招致了列國諸侯的聲討和攻伐。

燕趙戰爭

在燕武成王、孝王、王喜三代,為迎合秦國之意或乘趙國危難之機,不斷挑起與趙國的爭端。前265年,秦國乘趙國國君新舊交替,政局不穩之際,連取三城,燕與秦南北夾攻,齊國派相國田單率軍救趙。西拒秦軍之後,又率趙、齊聯軍對燕國進行報復,占領了燕地中陽(中人,今唐縣)。前259年,燕國趁趙國在長平之戰大敗之際,誘使趙北部的武垣令傅豹、王容、蘇射率眾投入燕國。燕王喜時,在前251年、前245年分別派遣栗腹、劇辛攻趙,被趙國打敗,趙軍反擊並包圍燕都,燕國被迫割地求和。前236年,趙再次率軍伐燕,攻取狸、陽城。結果燕國屢屢戰敗,使處於衰落進程的燕國更加衰弱不堪。秦國則以救燕為名,不斷出兵攻占趙地。

覆滅

燕太子丹年輕時在秦國作人質。逃回燕國後太子丹並沒有致力振興燕國,而是尋找到一位叫荊軻的刺客。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前228年,秦國占領了趙國都城邯鄲,逼近燕國。前227年,太子丹送荊軻和他的13歲的助手秦舞陽到易水之畔(現河北易縣)。荊軻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之後荊軻刺秦王政未遂。這一事件給了秦國一個進攻燕國的藉口。前226年,大將王翦率秦軍占領了燕國的大半。燕王退守遼東,殺太子丹以求和。秦在燕故地設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第二年,又設上谷郡、廣陽郡。前222年燕滅於秦。秦軍回師攻代,代王嘉被俘。燕遼東故地和代地被秦分別設為遼東郡和代郡。

地理

西周初年燕國封域的具體情況不詳,據琉璃河遺址挖掘出的銘器銘文可知,最初統領有六邦的土地和民眾。在西周、春秋不斷向冀北和遼西發展,消滅了薊國、孤竹、令支、無終等等。

戰國初期燕國的疆域大約包括今河北省的北部和今山西省的東北一角。全境東北和東胡接界,西和中山、趙接界,南邊靠海,並和齊接界。燕昭王時,隨著國力的強大,疆域也大為拓展。占領了中山北境一帶,今唐縣、望都一線成為燕國的南境。《戰國策·燕策一·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侯》記載:燕國“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雲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置有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

由於商業、手工業的發展,城市也空前繁榮起來。燕昭王時期,燕國的都城形成了“三都”體制,即薊城、中都(今北京市房山區竇店以西)和下都武陽城。除都城之外,燕國的一般城市也獲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如襄平(燕遼東郡治所)。

政治

由於燕國歷史遠久,且其流傳下來的文獻相當匱乏,只能大略講解其大致。

官僚

在中央官職方面,燕侯之下的官僚機構,重要的是將和相,分別主管文武之事。春秋戰國之時,官分文武是各國官僚組織的重要特點,而官分文武無疑有利於國君進一步將權力集中於上。

相,是文官系統的首腦。曾任燕相的有:子之(燕王噲時)、公孫操(燕惠王時)、栗腹(燕王喜時)。

將,又稱“將軍”,是武官的首腦,見於傳世文獻的有:市被、秦開。將軍中又有“上將軍”,樂毅曾任此官;戰國時的上將軍,地位相當於春秋時的元帥。其他見於文獻的武官還有“司馬”。

爵秩方面,燕國的爵秩等級大致分為卿和大夫兩級。卿有上卿和亞卿之分,大夫有長大夫、上大夫、中大夫、五大夫等。俸祿方面,燕國採用的以是“石”計祿。南宋呂祖謙《大事記》云:“以石計祿,始見於此。”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每石重一百二十斤。戰國時期的燕國,其地方行政組織一如他國,也實行郡縣制。一般是采郡、縣兩級制。見於燕國的郡有5個: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的行政長官是“守”,都是由武官來充任的;縣的行政長官是“令”,下設丞、尉等;在縣之下,還有鄉、里、聚(村落)或連、閭等基層組織[8]。由官印還可獲知,燕國在地方設有“司徒”、“司馬”、“司工”、“丞”等等。

封君

在戰國時代,各國普遍地建立了以郡統縣的地方行政機構,實行中央集權,用以代替過去貴族按等級占有土地進行統治的制度;但又設定了封君制,這在一定程度上維護著新的貴族特權。

下表列出見諸先秦史籍的燕國封君:

封君人名國籍受封年代受封原因封號來源文獻出處
襄安君 疑燕王族 燕昭王時 出齊外交使者 以功德為封號 《戰國策·趙策四》 《戰國縱橫家書》等
武安君 蘇秦 周朝 燕昭王時 以間諜身份入齊 以功德為封號 《戰國策·燕策》 《戰國縱橫家書》 《史記·蘇秦列傳》
昌國君 樂毅 中山國 燕昭王時 伐齊戰爭獲勝 以地名為封號 《戰國策·燕策二》 《史記·樂毅列傳》
昌國君 樂間 中山國 燕惠王時 世襲 以地名為封號 《戰國策·燕策二》 《史記·樂毅列傳》
成安君 公孫操 燕惠王時 任燕相邦 以功德為封號 《史記·燕世家》索隱 《史記·趙世家》
高陽君 榮蚠 宋國 燕武成王時 以地名為封號 《戰國策·趙策四》 《史記·六國年表》等

軍事

燕國的兵制,由於年代久遠及文獻匱乏,己不可考。燕國其重要的軍事據點:令疵塞(今河北省遷安市西)、居庸塞(今河北省昌平縣西北居庸關),主要防備東胡。武陽城(今河北省易縣東南),處於燕長城的西北端,主要防備齊、趙兩國。燕國的軍隊,有帶甲數十萬,車六百乘,騎六千匹,粟支數年。

燕國建立之初,面臨的形勢是嚴峻的。華北大平原,西有巍峨的太行山,時有山地民族侵擾,東有渤海海浸和黃河故道的滾動所造成的沼澤地帶,道路不暢,平原中部地勢平坦,一望無際,無險可守,南面是商人腹地,商人復國心盛,不可能幫助周人,北面是曾保護商王子,與周人抗衡的商舊臣。周人率軍越過廣袤的商地,遠離王畿,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燕國初立,戰事頻繁,平定領地內的土著,抵抗北方民族的侵擾,均憑武力支持。從燕侯墓中隨葬多件銅戈、戟、護面和車馬器,以及中型墓中有兵器、車馬器者墓室較大,等級較同類墓高的現象也可看出,燕侯本人尚武,手下貴族也都是大大小小的軍事統領。

經濟

燕國燕山以南以農業為主,以北以牧業為主,燕山地區和冀東地區同時兼有農業和牧業。大至東部沿海有漁鹽之利,北部出產馬牛羊,南部盛產黍稻粟菽,山地有銅鉄礦冶,經濟部門比較齊全。鐵農工具在各地普遍地使用。

水利工程,在幽州南界有督亢澤、督亢陌,在北京永定河流域有陶井,在燕南長城有易水堤防,在燕下都有運糧河。

燕國在冶金手工業中主要的是冶鐵手工業和青銅手工業。戰國時燕國冶鐵手工業有了飛躍的進步,不僅生產工具用鐵製作,戰爭的武器也已逐漸改用鐵製成,同時青銅手工業的冶鑄技術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文化

燕國作為一種特定的歷史環境,聚集了諸多不同種文化,諸文化因素的滲透釀成燕文化。從琉璃河附近之鎮江營遺址的情況看,西周中期已有一種周、商文化因素合體的文化覆蓋。這種合體現象體現在許多器型上,如鬲的整體為商式造型的袋足,卻附有周式的矮小足跟,如簋雖有商式的敞口外形,口沿、器表、圈足都發生了變化,周人是不使用陶簋的,也許是受商人銅簋的影響。

文化合體的結果,使遺物產生群體的變化,這些變化後的遺物群體稱之為西周燕文化,與此相關聯,創造這一文化的人類共同體業已形成。西周燕文化在北京琉璃河燕都城遺址、鎮江營遺址B30、昌平白浮B31、河北滿城要莊B32均有成組器物出土。其陶器中商文化因素顯然強於周文化因素,如大量出土商式袋足鬲,如四系罐、三角劃紋簋的普遍存在等等。埋葬習俗上更接近商文化風格,滿城要莊和昌平白浮的中型墓均有腰坑,要莊M1的二層台上也殉有一狗。在隨葬品方面,要莊M1的袋足鬲多於足跟鬲,商文化特色更濃重,昌平白浮墓陶鬲的足跟為周文化因素,口沿起泥條凸棱又是張家園上層文化因素,同墓的青銅短劍、頭盔、刀等兵器則為北方某些民族所特有。

春秋時代開始,各地諸侯相爭,而原本周文化獨尊的局面逐漸破壞,各地區文化開始有“本地化”的改變趨勢。到了戰國時代以後,這種情況更明顯,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為五大系統:東方齊系、東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晉系和西方秦系文字,各系統的文字大體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異,因此彼此文書往來並沒有太大問題。

總之,西周燕文化中,商文化因素最重,周文化因素次之,並間或顯示出少量的張家園上層文化及北方其它民族文化因素的存在。這種文化表象與燕國墓地中周人占據面積很小的情況相結合,透視出燕國社會背景的某些方面。周人在燕國只是少數,又多屬高等級人物,不可能直接與下層接觸,其間所藉助的中間力量是商文化色彩濃重的原商人舊臣。商文化在其承上啟下的橋樑作用中,廣泛地播下了文化傳統的種子,最終成為燕國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周人雖然在意識上歧視、排擠張家園上層文化等北方民族文化,但無法控制商人舊臣與當地土人的接觸,當土著文化強大起來之後的春秋時期,就連周人也無法拒絕土著人的加盟了。

名人

將領

樂毅、秦開、騎劫、栗腹、劇辛、樂乘、樂間

謀臣

將渠、鞠武

刺客

蓋聶、荊軻、秦舞陽

其他

蘇秦、田光、高漸離、子之、召康公、燕昭王

世系

下表列出見諸先秦史籍的燕國封君:

國君稱號姓名在位年數在位時間備註
燕召公/召康公 姬奭 周王族人,開國君主
燕侯克 姬克 前1042年-前?年 召康公長子
燕侯旨 姬旨 燕侯克三弟
燕侯舞 姬舞 燕侯旨子
燕侯憲 姬憲 燕侯舞子,一說是召伯
燕侯和 姬和 燕侯憲子,一說是召伯
中隔數世不明
燕伯聖 姬聖 西周晚期
中隔數世不明
燕侯 前?年-前865年
燕惠侯 38 前864年-前827年 召康公九世孫;第11任君主
燕釐侯/燕厘侯 姬莊 36 前826年-前791年 燕惠侯子
燕頃侯 24 前790年-前767年 燕厘侯子
燕哀侯 2 前766年-前765年 燕頃侯子
燕鄭侯 姬鄭 36 前764年-前729年 燕哀侯子
燕穆侯 18 前728年-前711年 燕鄭侯子
燕宣侯 13 前710年-前698年 燕穆侯子
燕桓侯 7 前697年-前691年 燕宣侯子
燕莊公 33 前690年-前658年 燕桓侯子
燕襄公 40 前657年-前618年 燕莊公子
燕前桓公 16 前617年-前602年
燕宣公 15 前601年-前587年
燕昭公 13 前586年-前574年
燕武公 19 前573年-前555年
燕前文公 6 前554年-前549年
燕懿公 4 前548年-前545年
燕惠公(一作燕簡公) 姬款 9 前544年-前536年 燕懿公子
燕悼公 7 前535年-前529年
燕共公 5 前528年-前524年
燕平公 19 前523年-前505年
燕簡公/燕前簡公 姬載(一說姬款) 12 前504年-前493年 燕懿公子
燕獻公 28 前492年-前465年
燕孝公/燕考公 10 前464年-前455年
燕成公 姬戴 16 前454年-前439年
燕閔公(舊作燕湣公) 24 前438年-前415年
燕後簡公(舊作燕釐公) 姬載 42 前414年-前373年
燕後桓公 11 前372年-前362年
燕後文公 29 前361年-前333年
燕易王 12 前332年-前321年 燕後文公子
燕王噲 姬噲 5 前320年-前316年 燕易王子
燕王子之 姬子之 3 前316年-前314年
前314年,齊滅燕;前312年,復國
燕昭王 姬職 34 前312年-前279年 燕王噲子
燕惠王 7 前278年-前272年 燕昭王子
燕武成王 14 前271年-前258年 燕惠王子
燕孝王 3 前257年-前255年 燕武成王子
燕王喜 姬喜 33 前254年-前222年 燕孝王子;前222年,秦滅燕

註:召康公一直在周天子處擔任相國,沒有去燕國就任;西周時的燕國世系均通過出土文物證實,史書無載,諡號不詳;燕簡公到燕桓公的世系有爭議。

立國之初

北方民族

筆者認為,這一時期的遼西局勢恰好符合周宣王(公元前827至前782年在位)中興之時在東北地區重振“韓侯之國”的歷史發展特點。也就是說,由於東胡的南下以及北燕對東北諸族控制力的削弱,周天子需要採取措施以扭轉走下坡路的東北局勢,於是便冊封“固安”之韓侯的後裔為新韓侯,重振“韓侯之國”,使其到“北國”,去經營穢、貊之地,以協助

北燕疆域 北燕疆域

北燕治理東北,從而減輕北燕的壓力,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控制冀北和遼西的其他民族。

韓侯之國

北燕鴨形玻璃注 北燕鴨形玻璃注

關於“韓侯之國”的重振之史事,《詩·大雅·韓奕》有所敘述。這是一篇敘事史詩,全詩共分六章,其“先寫韓侯受封、領賞、餞別反國;然後補敘韓侯的婚姻狀況,從而轉入對韓國地理環境、物產情況的生動描述;最後寫到韓侯所肩負的鎮撫北方諸邦的重任,讚美之中,寄寓著厚望”[10]。關於“韓侯之國”的地望,持穢貊東遷說的學者多認為應在今陝西的北部,其“韓侯”的先人所封之地在周王畿之北。其實,關於韓侯,“春秋前有二韓:一為姬姓之韓,受封於武王之世,在今陝西韓城縣南,春秋時被晉國所並。一為武穆之韓,受封於成王之世,武王子封於此。在今河北固安縣東南,即此詩的韓侯(據陳奐《傳疏》)”。[11]從《韓奕》的內容可知,新封韓侯的先祖曾有功德於世,故而受先王之命封為韓侯,居固安境之韓城為侯伯。後君微弱,用失其業。今宣王以韓侯先祖如是,而當世之韓侯後裔頗多賢德,故於人覲之時復其先祖之舊職,使其到北國去經營追(穢)、貊之地。由此可知,所築之新韓城自不是固安之城,其地應在穢、貊之地。至於具體在什麼地方,史無明文。然而,學界對此則有所探討。張博泉先生曾說:“定韓侯之方位可以從者有三點:一是與燕近,自不會在燕境內;二是韓侯被封在穢貊族之地;三是其地在周之北土的範圍之內。”[12]當然,韓侯之國的“韓城”亦不會離北燕的實際控制區太遠,因此,劉子敏先生認為該地應在今遼寧省阜新或北鎮一帶。[13]這種說法似有道理,因為阜新、北鎮地區本是穢、貊的分布區。從《韓奕》的描述來看,韓侯赴任後,修築城池,開溝挖渠,治理田畝,制定稅則,政績頗佳,其結果是穢、貊地區的社會安定,經濟發展,並密切了同周朝的關係,朝貢之禮不缺。

遼西各族

北燕銅盤 北燕銅盤

在西周滅亡前後,遼西的局勢亦急轉直下,[14]北燕對遼西諸族的控制大大削弱,不得不將其勢力向燕山之南撤退,而韓侯之國亦隨之土崩瓦解,冀北、遼西諸族的反周浪潮空前高漲,以山戎為代表的少數民族對北燕乃至齊國造成了嚴重威脅。司馬遷在《史記·燕召公世家》中寫到:“燕北迫蠻貉,內措齊、晉,崎嶇強國之間,最為弱小,畿滅者數矣。”這裡記載的是春秋時代以及戰國前期北燕的歷史,顯而易見,彼時北燕的處境是何等的窘迫。司馬遷說的“蠻貉”,應泛指北燕北方的諸少數民族,而其中對北燕威脅最大者就是山戎了。

山戎威脅

山戎對北燕的威脅,史書有明文記載。《史記·匈奴列傳》載:“當是之時,秦晉為強國。晉文公攘戎翟……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服於秦……而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東胡、山戎。”這裡提到晉文公(公元前636至前628年在位)、秦穆公(公元前659至前621年在位),顯然所云應是春秋時期的歷史,彼時北燕之北是山戎,山戎之北是東胡。據史書記載,山戎不僅對北燕常常造成威脅,而且有時越過燕境,對齊國進行騷擾。

北方騷擾

馮跋 馮跋

來自北方的侵擾,北燕首遭其害,為了抵禦山戎等族的南侵,北燕不得不向齊國請求救援。《史記·齊太公世家》載:“(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山戎伐燕,燕告急於齊。齊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於孤竹而還。”同書《燕召公世家》亦載:“(莊公)二十七年,山戎來侵我,齊桓公救燕,遂北伐山戎而還。”同書《匈奴列傳》亦云:“其後四十四年,而山戎伐燕,燕告急於齊,齊桓公北伐山,山戎走。”

在北燕北方造成威脅的絕非山戎一族,居於冀北、遼西諸族皆曾加入反周的行列,這些民族原來皆是殷商的方國或是附庸,是殷商“北國”的一部分,同周人的關係本來就存在著歷史的矛盾。鑒於這種情況,重新征服這些民族,乃是安定東周政治局面的必然之舉,因此,齊桓公是打著“尊王攘夷”的旗幟發動北伐戰爭的。《管子·小匡篇》載:“(齊桓公)中救晉公,禽狄王,敗胡貉,破屠何,而騎寇始服;北伐山戎,制令支,斬孤竹,而九夷始所,海濱諸侯莫不來服。”其所到之地,“北至於孤竹、山戎、穢、貉”。從上述記載看,齊桓公征服的對象就有屠何和穢、貊,至少曾進軍到醫巫閭山的西麓。

東胡勁敵

東胡已成為北燕的北方勁敵,即使到了燕昭王在位之時,北燕尚且以其賢將秦開為人質前往東胡,這一方面說明燕、胡關係頗為密切,一方面說明北燕同東胡交往中的謙卑態度。但是,燕昭王執政之時,北燕已非昔日可比,燕昭王銳意改革,積極進取,廣招人才,勵精圖治,國力大增。彼時之北燕業已兵強國富,有條件向東北擴張。

北燕擴張

北燕擴張的第一個目標是東胡的居地,然後才是古遼東之地。《史記·匈奴列傳》云:“其後燕有賢將秦開,為質於胡,胡甚信之。歸而襲破走東胡,東胡卻千里。”於是,北燕重新回到了闊別已久的遼西地區,並在東胡居地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四郡。隨著時間的推移,遼西地區留居的東胡人皆融入燕人之中,昔日的夏家店上層文化迅速為燕人的鐵器文化所替代。燕人在占領東胡大部分土地之後,又越過醫巫閭山向遼東地區拓疆,並設定了遼東郡。

被秦開擊走的東胡,又是居於何地?關於這一問題,《山海經·海內西經》有簡略記載,其云:“東胡在大澤東,夷人在東胡東。”關於“大澤”所指者何,學界有不同說法,而其中應以“達來諾爾”的說法為確。《山海經》的這一記載,應是東胡被秦開擊走以後的情況,亦即燕人建立前述五個邊郡並修築了北長城以後的分布區,彼時東胡已退居西拉木倫河一帶,亦即原夏家店上層文化的“大井類型”分布區,換言之,東胡人回到了他的“老家”。後來東胡的歷史,同匈奴有著密切的關係,並曾分化為鮮卑和烏桓兩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