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以越王勾踐兵敗亡國後曾于山 頂厲兵秣馬而得名,史籍典章多有記載。《越絕書》載:“越棲於會稽之山,吳追而圍之。”乾隆《紹興府志》:“越王山,一名越王崢,又名棲山。山陰縣舊志:昔越王勾踐棲兵於此,又名棲山。……”嘉慶《山陰縣誌》記載:“勾踐棲兵於此,又名棲山。上有走馬岡、伏兵路、洗馬池、支更樓故址。”公元前494年,勾踐兵敗,越師殘兵五千棲兵於此,故又名棲山,俗稱越王寨,是越王的又—屯兵遺址。
越王崢歷史文化內涵積澱深厚,具有強烈的民族文化感召力。越王勾踐曾在這裡臥薪嘗膽,勵精圖治,內修其德,外布其道,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最終滅吳復越。至今山上留有越王勾踐棲兵留下的“沐浴山”、“飲馬池”、“走馬崗”、“淬劍石”、“伏兵路”、“支更樓”、“仙人洞”、“九龍盤山頂”等多處古蹟。
寺廟建築
深雲禪寺位於山俏,前照後靠,左右有崗,型似太師椅。正南面有一個饅頭山,直徑約百米,有“九龍搶珠”之勢。該寺始建於宋代,明末經過擴建,至清代又重修過。原來寺分三進,有屋九十九間。前進為山門,供彌勒佛,中進為越王殿,有越王句踐塑像,後進為大殿,有釋迦牟尼、觀世音、地藏王諸菩薩,還有一位歐兜祖師佛像,據傳是肉身成佛。元至正年間建就寺院,進寺朝拜者絡繹不絕,但在抗戰和文革期間被毀拆(1943年遭日軍縱火),1945年重建後,只剩屋13間,在十年動亂中又被擴毀。
1984年7月24日越王崢被紹興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之後又通過捐物出資重建寺院,祀奉越王勾踐,房屋從無到有,規模從小到大,建築占地面積近千平方米。按照越王崢生態休閒旅遊區規劃,將大力發展旅遊配套設施。現有餐館、商店十餘家,銷售食品、飲水和香燭等。深雲禪寺周圍種有茶園幾十畝。滿目蒼翠,植被茂盛,空氣清新,環境幽雅。
古蹟遺址
至今,山上留有越王勾踐棲兵留下的“沐浴山”、“飲馬池”、“走馬崗”、“淬劍石”、“伏兵路”、“支更樓”、“仙人洞”、“九龍盤山頂”等多處古蹟。
另外,發現兩處古代文化遺蹟,有周代“印紋碎片”、東漢晚期“越窯青瓷窯址”,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0年,墅塢岙內曾出土不少青銅器和瓷器,其中龍虎羽人騎馬畫像鏡為東漢時期的青銅器物,二級文物。現藏於紹興博物館 。直徑17.80厘米,厚0.50厘米,鈕徑3.50厘米。圓錐形鈕。內區以四乳釘間隔成四區,分別飾龍、虎、辟邪、羽人騎馬。外區飾櫛齒紋及蟠螭紋。近似三角緣。
故事傳說
春秋 越兵走馬迷吳
據《越絕書》記載:“昔者,越王句踐困於會稽,嘆曰:‘我其不伯乎!’欲殺妻子,角戰以死。蠡對曰:‘殆哉!王失計也,愛其所惡。且吳王賢不離,不肖不去,若卑辭以讓之,天若棄彼,彼必許。’”可知此地曾是越國生死存亡之處。
相傳越王為迷惑圍山吳軍,用幾匹戰馬在山崗不停地環繞奔跑,伴以兵士嘶吼,仿佛千軍萬馬,使吳軍不敢貿然上山,故名。戰馬跑累了,就到跑馬崗北面古樹下的水潭洗飲,那水池便叫洗馬池。伏兵路、去更樓、洗馬池、逍遙天、淬劍石等等古蹟,當地土著村民尚能一一指點,如數家珍。
宋 葛慶隆在崢上羽化成仙
越王崢西北角有一岩洞,當地村民稱“仙人洞”。相傳為宋葛慶隆藏身修煉之處,死後即葬於崢上,後人以為其已羽化成仙,故名。
元 歐兜祖師肉身成佛
《越中雜識》中“方技”項有歐兜祖師的記載。歐兜祖師是元順帝至正年間一個以賣菜為傭的人。幼失父母,靠他的嫂嫂像對待兒子那樣地撫養他。及至長大後,嫂嫂想替他娶親完婚,但他不願,趁嫂氏不在時,偷偷地上越王崢來修道。等到嫂嫂發覺,到處尋覓,他已在越王崢上。由於憐惜他在山上的清苦,嫂嫂想把他勸回家去,於是燒煮了筍和魚、螺,送上越王崢,勸他服食。歐兜祖師拗不過嫂嫂的一番好心,就全部吃了下去。待食畢,不一會立刻嘔吐起來。吐出來的筍竟入地長出竹來,這種竹的節上下相錯,如篆刀塊,至今崢上就生長著這種“篆刀竹”。吃下去的魚吐出來以後竟活跳活蹦地躍入池中,現在山上池中的魚,魚腹焦而無鱗。至於吐出來的螺螄肉,竟仍躍入殼內。現在山上池中撈上來的螺螄,無尾、無靨。
據傳,歐兜祖師自食此三物後,逾年就坐化了。他坐化時正值盛暑,但面色如生,且有異香,而鬚髮仍在繼續生長。後來善男信女用火漆抹他的全身,從此肉身成佛。現在供奉的就是肉身像,跏趺之狀就是當年坐化時的形象,而且百動未損。
古代詩文
越王崢寺有僧歐兜蛻
明·徐 渭
伯圖既灰寒,衲蛻亦禪冷。
卻付塑工泥,迅矣千秋瞬。
我來值桃花,有似蝶遺粉。
一宿歸去來,晨齋飽蔬筍。
走馬岡
明·徐 渭
綠苔連紫錢,古泥互百步。
下埋數尺沙,雲是舊時路。
路上亦何為,躍馬於此處。
當時鳥喙人,萬啼嘶一顧。
越王崢
明·來三聘
危峰峭拔萬山中,勾踐當年此臥龍。
甲盾五千存國士,鏌牙三尺試雄風。
只今霸業留陳跡,惟有閒月伴老松。
惆悵登臨無限意,越王宮作梵王宮。
越王崢——勾踐棲兵處
明·王國楨
君王樓堞擅名山,天半危梯盡日攀。
愛客老僧開石榻,學人啼鳥話松關。
百年身世登臨里,千古英雄感慨間。
忽憶鼓鼙天極北,何堪搔首一憑欄。
春日登越王崢
明·來宏振
青山滾滾樹層層,勾踐當年此困兵。
山色隱含傾國恨,溪流似帶傾城聲。
西施故土猶延廟,范蠡扁舟尚著名。
徒倚竹堂傷往事,花枝好鳥向人鳴。
越王崢懷古
明·來曾奕
言登絕險徑紆斜,半壁河山極目賒。
雪浪到今馳怒魄,龍噓在昔卷晴霞。
遙憐紅粉荒村石,謾問鴟夷何處家。
閒與山僧談劫火,天南消歇幾繁華。
越王崢
明·王文轅
每恨高崢不易梯,數峰長與白雲齊。
跡存秦望千尋上,影落瀟湘萬頃西。
絕險始知天去遠,臥崖頻見鳥飛低。
十年一踏煙霞頂,雨後寧辭沒脛泥。
避兵越王崢留謝遠明上人
明·張岱
避兵走層巒,蒼茫履荊棘。住趾越王崢,意欲少歇息。誰知方外人,乃有孫賓碩。僧房幽且深,藏我同複壁。焦飠卞 及酸齏,遂與數晨夕。一子又一奴,竟奪三僧食。蕭然晝掩門,十日九不出。寺僧百餘人,謀面俱不識。一住過三春,兩月生明日。山窗靜且閒,因得專著述。再訂石匱書,留此龍門筆。上人日不來,攜燈話促膝。與之商古今,侃侃具繩尺。開士有心人,偶爾隱緇笠。一日緣山行,乃為人物色。姓氏落人間,不復能隱匿。剝啄叩僧寮,來往如絡繹。倉卒去廬山,康樂逃蓮席。不及別遠公,時時在胸臆。戎索政自苛,搜羅遍荒僻。恐以累檀那,
鳳起不留革。何日得昇平,扶筇到山澤。再過虎溪頭,笑言常啞啞。
越王崢懷古
清·陳至言
層巒萬仞削芙蓉,古寺嵯峨感昔蹤。
不見碧池春洗馬,但聞金殿夜降龍。
空山戰氣余草秋,斷壘閒雲送晚鐘,
惆悵霸圖悲寂寞,海天落日鎖諸峰。
越崢映秀
清·沈 樾
屏障森嚴似赤城,天鄉密邇越王崢。
青化環處群峰抱,紫氣含餘一望明。
吉地於今靈秀毓,盛游自古畫圖呈。
皇躬永協南山壽,願效嵩呼譜太平。
保護管理
1984年7月24日,越王崢被紹興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之後又通過捐物出資重建寺院,房屋從無到有,規模從小到大,建築占地面積近千平方米。2010年,挖掘清理一批古代有關越王崢的詩文,供後人鑑賞。
越王崢地勢巍峨,山清水秀,香客和游者常年不斷。特別是近年來,中小學生到越王崢學習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立志雪恥、勵精圖治”的愛國精神。目前,越王崢已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旅遊開發
越王崢生態休閒旅遊區規劃建設打造以古越文化為基礎,以高品質的生態環境為特色,集古越文化、宗教文化、生態文化為一體的休閒型旅遊區。
總體規劃布局為六區、四環、三主線,即“入口區、環碧山莊、民俗風情區、越王崢主景區、沁香百果園和墅塢莊園”六片景區;連線整個旅遊區各景區、景點的四條環路以及古越文化軸線、宗教軸線和生態軸線三條登山遊覽主題游線。先期的建設主要是“入口區、民俗風情區、越王崢主景區”三大區塊。現越王崢旅遊景區初具模型。
加快生態城鎮建設、寺廟建設和出行、停車、吃飯等配套建設,並研究投資開發體制,加強招商引資,充分發揮企業家隊伍的作用,同時爭取政策扶持和部門支持。
導遊提示
越王崢不僅自然環境優美,而且人文內涵豐厚。久負盛名,全年免費迎客,實在是難得的旅遊佳地。
自駕游:自杭金衢高速楊汛橋出口,過鳳凰山隧道,右轉錢茅公路至夏履大橋,即越王崢生態休閒旅遊區入口。自104國道轉錢茅公路至越王崢生態休閒旅遊區入口。自蕭山來娘公路至所前鎮山聯村夏家埭入口。公車:紹興611路或柯橋612至夏履大橋。蕭山、臨浦公747路至山聯村夏家埭入口。
棄車步行,沿山道穿村而過,拾石階上,就到了茶亭崗。折北過半壁山,再經螺螄旋,復跨三十餘級石階,深雲禪寺就在眼前。寺左側為山巔。據傳,越王崢有九條山道可至山頂,俗稱“九龍纏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