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越南製造
越南製造,是指得益於廉價的勞動力成本以及越南政府對海外投資的大力支持,越南代替中國成為了海外製造業在亞洲投資的雲集地。自2010年,PC晶片處理器老大哥英特爾在越南胡志明市投資10億美元建立了測試和組裝工廠;三星則是越南最大的海外投資商,2014年其在越南的生產投資達到了110億美元;而蘋果的供應商台灣鴻海精密集團(HonHaiPrecision)也在越南進行智慧型手機配件生產,甚至連丹麥工裝巨商都將在越南投資建紡織工廠。據外媒報導,越南正成為世界新工廠,這些在越南代加工的產品也被冠以“越南製造”的名頭, 就連TCL在越南代加工的印表機上都寫著“MadeinVietnam”。
崛起原因
人力成本低
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人力成本增加,越南成為了製造業投資的首選之地。在越南的某些區域,當地一名女工的勞動力價格只有中國廣東女工的六分之一。在模仿中國開放的同時,越南採取了更靈活的政策,加上更低的勞動力成本,MadeinVietnam“越南製造”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在2002年至2007年的五年里,越南的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5%,超過了除中國之外的任何亞洲經濟體。2015年初,越南的海外資本投資逐漸擴展到了高價值,高科技的領域,越南河內政府也在制定新的投資制度以吸引更多的投資。出於對環境污染以及過度依賴海外資本的擔憂,中國政府轉而鼓勵私人國內投資和增加消費。
改革創新學習中國
越南製造
越南有約8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20世紀七八十年代,越南“守著糧倉沒飯吃”,當局每年都要進口100多萬噸糧食來解決百姓的吃飯問題。自從1986年底全面推行革新開放政策以來,外界的普遍看法是,越南一直在學習中國。
越南高層領導曾公開表示,越南和中國國情相似,在治國理政、加強黨建、抵禦西方“和平演變”等許多方面都有著相同的任務、面臨類似的問題。越南高度重視中國的成功經驗,認為這些經驗是比較符合越南國情的,對越南的發展很有幫助。“北上取經,西方化緣”在越南國內都是流傳甚廣的說法。在改革的重大理論、原則和步驟問題上,越南不斷研究中國的發展模式,並在實踐中加以參照,其政策很多地方都有“中國的影子”。西方把越南稱為中國的“好學生”。
越南高層要求,只要中國出台了關於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政策,越南相關部門要在第一時間將政策內容整理、翻譯出來,供越方高層參考。事實證明,中國黨和政府有關“三農”問題、國企改造、完善社會保障和環保等方面的重要措施一經出台,越南媒體就會迅速加以報導和解析,而以這些措施為樣本的適合越南國情的政策也會在不久後出台。
師從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越南的每一步革新都卓有成效。1986年,越共六大確立了以經濟改革為主體的“革新開放”;1991年,越共七大通過“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國家建設綱領”開啟越南政治改革;1993年,國會直選的具體落實被視為政治改革的實質開端;2002年,推行國會質詢制度;隨後肅整貪腐,並通過陽光法案,要求國會代表和政府官員必須申報個人財產;2006年越共十大更是差額選舉出總書記;2009年,又推行了征地拆遷的公眾參與立法;2010年,政府新幹線案被國會予以否決。每一步改革都卓有成效,因此越南曾被稱為“亞洲的普魯士”。
另一方面,越南也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越南不僅成為東協成員國,還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而蘇聯解體後,越俄關係也逐漸升溫。2001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到訪河內,雙方正式確定戰略夥伴關係。就連昔日水火不容的“頭號敵人”美國,也變成了越南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好朋友”。
中國經濟改革的必然趨勢
近年來,不少香港製造商都把工廠從內地遷到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因為隨著中國大陸人均工資水平的提高,勞動人口的減少,以及受人民幣升值影響,生產成本已經變得過高,而越南等國的生產成本相比中國要低得多。一個是內陸工人工資的普遍提高,一個是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勞動人口的減少,再加上人民幣升值的因素,中國也許有朝一日將失去“世界工廠”的地位,全球各地隨處可見的madeinChina(中國製造)可能將被madeinVietnam(越南製造)或madeinMyanmar(緬甸製造)取代。
由於中國的勞動力越來越“昂貴”,一些嚴重依賴廉價勞動力的服裝製造商只能轉而去東南亞國家開設針織廠或服裝廠。而且未來中國的環保法規將更為嚴格,涉及洗染等污染環境的工序的工廠也必須搬遷海外。
而越南國內的就業壓力增大,勞動力充足,製造業在越南的生產成本相較於中國會很低。而中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GDP已有大幅增長,勞動力成本上升。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的總體成本比越南高出35%左右,這導致世界上大批的製造商和生產商紛紛轉戰越南或者其他東協國家,但這也是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必然趨勢。
經濟效益
越南製造
2014年,越南經濟總產值僅為1700億美元,而中國為10.4萬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資本為1196億美元。但是和2013年相比,增幅不足2%。而2014年四季度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DirectInvestment)比2013年同期增長了60%。這主要是由於越南的人力成本仍然比中國低20%-23%。越南從一個糧食產品依賴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其經濟成長速度,更一度躍升為全球第二,僅次於中國。甚至在投資領域,越南也開始瞄上了中國的飯碗。2015年2月2日,美媒報導稱,越南正成為外國製造商雲集地,這個東南亞國家到處都是商機。
在經歷了長達五年的經濟問題後,越南政府自在2011年成功遏制了通脹和貨幣貶值。在2014年五月的反華浪潮中,外國企業受到重創,越南政府承諾會平息這一事件,也如約做到了。儘管越南國內南北兩派互不相容,但是他們已經同意將經濟紐帶作為國內的首要任務。資料顯示,2014年越南新頒發投資許可證和增資總額達202.3億美元,比2013年計畫(170億美元)增長19%。在投資領域,加工製造業是最吸引外國投資商的領域,共有774個新註冊項目,總額為144.9億美元,占2014年註冊總額的71.6%。
發展問題
儘管越南製造業發展勢頭良好,但其自身所存在的問題也在困擾著相關領域的發展。2014年7月11日,《越南經濟時報》報導,越南機械製造業的發展受到政策的限制,同時面臨激烈的競爭,發展緩慢。報導稱,由於外資企業對機械設備的零配件需求量較大,因此該行業有較好的發展前景。但越南機械製造業要提高配套能力,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此外,越南的人口基數還不足以承接體量龐大的中國製造的轉移。越南只有8700萬人口,工業用地資源也有限。另外一方面,越南的投資環境也有待改善。
對中國的影響
越南製造
越南製造的崛起顯然對某些中國的單一依靠勞動力成本低的產業與公司構成衝擊,2006年東莞有七百家台商因缺工問題而被迫關門,占當地台商的一成半。關門的在工廠大都屬於勞動密集型的紡織和玩具代工廠。與此同時,2006年1-8月份台灣投大陸金額35.9億美元,比2005年同期減少18.3%。不但台商,外商投資中國大陸的速度也同樣趨緩。商務部公布2006年1到8月外商直接投資379.9億美元,較前年同期減少3.02%,是自1999年以來首次下降。
但真正的威脅遠不只“製造”,有後發優勢的越南顯然也在“智造”自己的新未來。比如,有人認為越南出不了高端咖啡,但很快跨國公司的介入不僅為越南帶來了雄厚的資本,更帶來了先進的管理。越南已經擺脫了沒有高端咖啡的歷史,高端品牌帶來的高附加值,為越南贏得了更高的投資回報。在IT領域,高新技術的投資與製造的轉移顯然分食了中國工廠的高端份額。越南製造已經開始向“智造”發力,或許,未來能夠強勢崛起的越南高新科技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前景分析
越南製造
事實上,製造業一直處於“微笑曲線”的底端,中國的企業必須加速自身的產業角色升級,從橡膠到咖啡,從米老鼠到晶片,越南製造最大的意義或許就在於讓中國警醒——原本的勞動力價格、政策與地緣優勢,其實都弱不禁風,除非我們的國家與企業能更快地轉向“智造”。
此外,對中國來說,製造業向越南轉移並非壞事。在成本壓力面前,沿海製造業正面臨轉型升級課題。轉型升級並不意味著製造部門在沿海迅速消失,更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在沿海傳統的特色產業區域內,製造業朝著有更高附加值、更精品化的層次發展。
“越南製造”是“中國製造”的補充,但不可能替代“中國製造”。因為越南8000多萬的人口,支持不了那么大的生產能力。不過,“中國製造”過去十年內在全球“一枝獨秀”的局面將會改變。隨著針對“中國製造”的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人民幣升值,“中國製造”的優勢將會削弱,要突破關稅等貿易壁壘,必然會導致全球“多元化”製造的格局。但是,‘中國製造’仍然擁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一是中國產業鏈配套完善,二是有熟練的勞動力,三是中國本土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
越南新興市場對中國產生衝擊,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是中國向中高端邁進必下的一步棋。中國如果還是同越南一樣在中低端發展,首先是環境不允許、資源不允許,其次是處於產業鏈的下端,永遠沒有出頭之日。就現階段來看,中國惟一的任務就是發展好自己,保持好社會穩定,使得周邊環境穩定,尤其是和越南的地緣政治關係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