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事

基本信息

概述

起事起事
起事(to start armed struggle; to rise in rebellion; to rise in revolt )qǐ shì

1.辦事。2.起兵,發動武裝鬥爭。3.生事;挑起事端。

舉例介紹

歷史上的起事有很多在此僅介紹一部分。
荊襄流民起事:荊襄流民主要指宣德至成化年間(1426-1487)為土地兼併或租稅徭役所迫而逃入荊襄山區謀生的農民,他們千百為群,開墾荒地,伐木架棚,流徙不定,故稱棚民,成化年間集眾一百五十萬,官府視之為“盜賊淵藪”。成化元年三月,流民首領劉通(號劉千斤)聯合石龍(號石和尚)、劉長子等,在房縣立黃旗聚眾起事,稱漢王,攻襄、鄧,屢敗官軍。明廷派工部尚書白圭為提督湖廣軍務,入山進討。次年閏三月,劉通兵敗被擒,十月,起事失敗,白圭在流民中推行強制附籍與發還原籍的政策,導致成化六年流民第二次起事。右都御史項忠受命為總督,俘其首領,並勒令流民選丁,戍湖廣邊衛,余歸籍給田。在官府強行驅迫下,流民不前即殺,戍者舟行多疫死。朝廷為防事態擴大,於成化十二年派左都御史原傑撫治荊襄流民,設定鄖陽府與湖廣行都司,流民附籍後,墾闢老林,從事農作,開發資源,荊襄山區逐漸民戶稠密、商旅不絕。
河北起事:孝昌元年(525年)八月,柔玄鎮兵杜洛周率領兵民在上谷(治今懷來縣大古城)起事,兩萬多的戍兵和漢族人民群起回響。次年(526年)四月,大敗魏軍於薊城(今北京城西南)。十一月,攻破幽州(治今北京城西南),擒魏幽州刺史王延年及行台常景,聲威大振。孝昌二年初,懷朔鎮兵鮮于修禮亦在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縣西北)起事,六鎮餘眾和漢族農民紛起回響。八月,鮮于修禮死,部眾在葛榮率領下繼續戰鬥,曾擊殺魏章武王元融。及後葛榮自稱天子,建國號齊。這時,杜洛周和葛榮兩支起事軍均所向披靡,並已控制了今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區。可是懷朔鎮將出身的葛榮有著個人野心,希望可總掌大權,遂於武泰元年(528年)殺死杜洛周,併吞並其部眾。九月,葛榮在滏口(磁縣西北)為魏柱國大將軍爾朱榮擊敗被俘,在洛陽被殺,餘眾後敗散。
大延琳起事:遼聖宗統治末年,遼東京戶部使韓紹勛在當地強行實施新賦稅制度,加重了渤海人的負擔,引起民眾不滿。戶部副使王嘉又強徵民夫運粟米到燕地,民不堪命。太平九年(1029年)八月,渤海王族、遼東京舍利軍詳穩大延林率眾起事,殺韓紹勛、王嘉等官員,囚禁東京留守、駙馬都尉蕭孝先及南陽公主,自立為帝,國號興遼,年號天慶,設官任職,建立統治制度。南北女真人紛起回響,高麗也停止向遼納貢,令遼在東北地區的統治大受威脅。遼急派南京留守燕王蕭孝穆率軍鎮壓,雙方激戰一年之久,大延林軍敗。太平十年(1030年)八月,東京守將楊詳世開城投降,遼軍入城,大延林被俘,起事失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