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赴官壽安泛汴·西來秋興日蕭條
創作年代:宋代
作者:張耒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西來秋興日蕭條,昨夜新霜緝縕袍。
開遍菊花殘蕊盡,落余寒水舊痕高。
蕭蕭官樹皆黃葉,處處村旗有濁醪。
老補一官西入洛,幸聞山水頗風騷。
作品賞析
《赴官壽安泛汴》共有兩首,這是第一首。這是張耒赴洛陽府就任壽安縣尉,途經汴河之作。首句“秋興蕭條”給全篇定下了基調,詩人撫念身世,縱目秋景,有一種蕭條冷落之感。秋,本來就是冷生的,而前一夜新霜初降,又陡增了一層寒意。在這霜秋里,菊花已經開罷,連殘蕊都已凋零;河床水淺,露出夏日水盛時的高高舊痕。官道兩旁,樹葉全黃,酒旗格外顯眼,處處可見。詩人欣賞著汴河兩邊的景色,儘管有蕭條之感,但蕭條中那殘菊、黃葉、水痕、酒旗,卻又帶著詩意。這與詩人矛盾複雜的心情正好合拍,使他得到一種精神慰藉。“老補一官西入洛,幸聞山水頗風騷”,年齡老大,去就任低級官吏,詩人感到有些掃興,但此去是在洛陽附近,他聽說那裡的山水頗富詩意。詩人目望神馳,從眼前的山水景色想開去,則又有一種嚮往中的快慰。
詩首尾兩聯抒寫赴官壽安途中的情懷,山間兩聯寫泛汴河所見之景。情和景之間的有機配合和聯繫,對這首詩至關重要。該篇中間兩聯寫景的作用,在於把秋興蕭條的情懷,通過客觀景物加以外化,同時在詩人與景物的交融中,作者又感受和捕捉到一種詩意,由實引向虛,由眼前引向未來,完成了向末聯的過渡。如果說首聯是破題,中間兩聯則是用寫景接應了破題,並且做到了“抱而不脫,相接相避”。最後引出了富於遐想的末聯。結構頗為完整。
作者寫這首詩時年歲並不大,但詩中自稱“老”,且境象蕭疏,情感顯得收斂寂寥,這反映出他去就任壽安縣尉,並不滿意。他所寫的行役初霜的情景,如同唐代詩人李頎《送魏萬之京》中描寫的意境:“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兩首詩有類似之處,但一是對未來充滿希望,一則是希冀有好山水供其消磨歲月,情調卻有不同。
作者簡介
張耒(1054-1114),字文潛,號柯山,楚州淮陰(今屬江蘇)人。熙寧年間(1068-1077)進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職。早年以文章受知於蘇軾兄弟。與黃庭堅、秦觀、晁補之並稱“蘇門四學士”。亦能詞。有《張右史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