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古事

走古事

走古事是福建省的漢族民俗文化活動,屬於客家人鬧元宵的盛大活動,在連城、永定縣區盛行,尤以連城羅坊蔚為壯觀。相傳,昔日羅坊常鬧旱、澇兩災,當地羅氏十四祖才徵公為清朝舉人,曾任陝西寧州知府,湖南武陵縣知縣,卸任返梓時,就把流傳在湖南的走古事移授鄉梓,以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兼興漢族文化娛樂活動。自此相傳至今。當地九大房族,各出一棚古事(實際上只有七棚古事)。每棚古事由房族挑選身體健壯、膽量大的八歲左右男童兩名,按戲劇內容裝扮,勾畫臉譜,身著戲袍,一名扮主角,一名扮底座的護將。

基本信息

簡介

走古事走古事
領先的一棚古事是大福首(天官、武將),後面依次排列李世民、薛仁貴、劉邦楊六朗、楊宗保、高貞梅文仲劉備、孔明、周瑜、甘寧等。每棚須用22名抬夫。因競走激烈,要三班輪流替換,故一棚古事就要66名抬夫(活動場上的後勤人員不計入其中)。
每年春節正月初三、初四,房族內挑選的抬古事的男丁青壯年就要上山去劈蘆箕草,鍛鍊腳力。到農曆正月十二日開始三天齋戒(羅坊話稱“封齋”,且有專人在各自然村通知),十三日晚淨浴,更新內衣,十四日上午十點許,穿上紅衫,打紅綁腿,腳著紅帶子新草鞋(由於時代久遠,現已被運動跑鞋、軍靴或者解放鞋所替換),抬著古事,以天官領路,後繼的有三太祖師菩薩轎、萬民寶傘、彩旗、十番鼓樂隊,一路鳴神銃助威,來到羅坊的屋背山坪。在數以萬計的鄉民和來客的圍觀中,一個個精神振奮,呼喊著“吆!——吆!”聲開始競賽,戮力奔走。
走古事走古事
走古事,著重於“走”。他們把三太祖師菩薩轎、彩旗、寶傘置於中間,古事列隊抬在外圍,奔走在約400米的橢圓形的跑道上。每跑兩圈,就休息十分鐘,養精蓄銳。鳴一響神銃為號,又開始下一輪競賽,如此重複四輪。第五輪改跑為游,走“剪刀校”形(即剪刀把的字形)。第一圈順走,第二圈逆走(當地人形象的稱之為‘左三圈右三圈’)。此輪不限定圈數,直走到抬夫精疲力盡,讓領先的天官棚古事同第二棚古事脫節,方可鳴數響神銃走出屋背山坪,進村中街道,游回本房宗祠。這第一次走古事才告結束。
第二次是農曆正月十五日上午,分上、下半闕。上半闕仍依十四日走法,至過午一時許後進村不拆棚,後經關帝廟轉入661縣道向北走至媽祖廟朝拜後再轉雲龍橋,古事列隊從“雲龍橋”下河床。鼓樂隊或者走故事後勤人員先互相潑水透濕,再將兩岸遊客潑濕視為吉利,然後三響神銃,古事棚蜂擁下水,逆水而走。後棚超前棚,則視為吉利。於是抬夫拼力而為,爭先恐後,不顧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情緒異常高昂,至下午三時許,一年一度的走古事才在高潮中落下帷幕。

來源

走古事走古事
流行於福建龍巖連城縣羅坊鄉,是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舉辦的大型漢族民俗競技活動,被譽為“客家狂歡節”。據傳在明朝,羅坊鄉常鬧旱、澇兩災,當地百姓把流傳北方的“走古事”移植羅坊,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福建連城縣的羅坊鄉,每年元宵節都會舉行著名的民俗活動“走古事”。這一天,羅坊鄉萬人空巷,瘋狂程度猶如西班牙鬥牛一點也不為過。
一年度的元宵盛會“走古事”,是一項在歡娛中取樂,在競賽中健身,另有風味的全民性的漢族民間體育娛樂活動,流行於福建連城羅坊等客家人居住地。
走古事的來歷
據傳,昔日連城羅坊常鬧旱澇兩災,當地舉人把流傳於湖南的“走古事”移植鄉梓,以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兼興元宵漢族民間娛樂活動,自此流傳延續至今。
七棚古事
走古事走古事
七棚古事,鄉村裡的每個房族出一棚。他們須先在廣場上奔跑,左三圈右三圈。現場人山人海。
“走古事”,出七棚(棚,為扮演古事的一個轎台),挑選體壯膽大的八歲男童兩名,按戲曲裝扮,化妝臉譜,身著戲袍,一名扮領先的天官主角,一名扮護官的武將。天官直立在一條鐵桿上,腰身用鐵圈固定,武將坐立在轎台上,成兩個層次。轎台由木柱鑲成方形框架,四周飾上精美的畫屏,兩根轎桿,每棚約四百餘斤,須用二十人抬。
村民把三太祖菩薩轎、花蓬、彩旗置放在廣場中心。虔誠的婦人們在此燒香禱拜,以祈四季平安,風調雨順。
走古事的步驟
每年春節正月初三、初四,抬“古事”的男丁青年上山鍛鍊腳力,到正月十三日始齋戒(羅坊話稱“封齋”)三天,十三日晚淨浴換機關報草鞋,抬著“古事”,以天官領路,跟隨“古事”七棚,後有菩薩轎、萬民寶傘、彩旗、十番樂隊,一路鳴銃,來到羅坊的屋背山坪(連城縣661縣道羅坊上羅段)。在數以萬計的鄉民和遊客的圍觀中,一個個精神振奮,呼喊著開始競賽。
正午,“古事”列隊從雲龍橋下河床,鼓樂隊先潑水透濕,然後響三銃,古事棚蜂擁下水,逆水而走,競爭激烈。
正月十五日正午二時許,“古事”列隊從雲龍橋下河床,鼓樂隊先潑水透濕再將兩岸遊客潑濕視為吉利,然後響三銃,“古事”棚蜂擁下水,逆水而走,競爭激烈。此時,河兩岸、橋上下擠滿了人,場面十分壯觀。除天官一棚不能超越外,後棚苦能超過前棚,則視為吉利,於是抬夫拼力而為,不顧天賽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情緒異常高昂,為走“古事”之高潮,抵終點河邊方台而止,至此,走“古事”結束。

永定縣撫市鎮

走古事走古事
永定縣客家古鎮撫市的“走古事”是客家鄉村漢族民間鬧元宵的盛大狂歡活動,從清朝乾隆嘉慶年間以來,承傳不衰,人們通過這一活動,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相比羅坊走古事的狂歡,撫市走古事則是感受一種祥和的生活。
撫市的客家人過完春節就開始了走古事的籌劃,正月初七初八晚上起,大鼓涼傘、花籃、舞龍、佯皋等古事每晚陸續在村里走門串戶,給每家每戶送去整年的喜慶祝福,家家戶戶都備好鞭炮迎接。到了十五、十六,隊伍會集中起來,加上裝扮好的彩車,到鎮上遊街,去祖祠拜祭祖先。走古事經過
白天的古事是在天后宮集中並祭拜客家先祖和媽祖。古事集中後,規模較大的有三場,正月十五中午是社前村賴氏,十五晚上是中在村蘇氏,十六晚上是黃氏。現今姓氏區別已不是很重要了,很多別的姓氏、別村的親朋好友也加入隊伍,參與這一盛大活動,就是最後的拜祭祖祠回自家拜就行了。古事發展到近幾年,也已經沒有男女、老少之分了,重男輕女已經給取精華棄糟粕、移風易俗掉了,這些客家村子可謂是和諧社會新農村的最佳典範。
集中後巡遊的古事,既有“正神出巡”、“迴避”牌、大鑼等,也有墨鏡、牛仔帽、著馬甲、配獵槍的獵手等一起開路。古事配有繁複的十番樂、五色鑼鼓,大點的古事棚會配一組,隨行伴奏,漢族文化韻味非凡。也有現代西洋樂隊,圓號、大號等。古事棚上,不僅用上了彩燈,還可以出現筆記本電腦、可以玩手機、看電視、喝飲料,相當現代化、年輕化。這些即保存有民俗傳統,又有洋為中用,體現了客家後代飄洋出海的全球視野和與時俱進,使民俗得到很好的傳承。
走古事中的內容
走古事多以歷代傳說故事、戲曲及現實生活中人物或情節裝扮,車載或抬著遊樂。常見故事有魁星點燈、桃園三結義、五虎將、六國拜相、七仙女下凡、八仙過海等。古事的表演形式多樣,有徒步走的、板車推的、騎馬的、轎子抬的、三輪車踩的、轎車/小貨車裝扮成彩車載的,即傳統又現代,可謂是人類地上運載工具史的完整演繹。
古事中最具趣味性的莫過佯皋,又稱水滸,故事源自水滸眾英雄裝扮成各式人等,去法場劫人的事,有扮偷雞的、算命的、教書的、耍把戲的、瞎子、駝子、麻子、道士、二流子、和尚、男扮女裝帶孩子回娘家的小媳婦等,在踩街路上或開闊的地方有隨機表演,如偷雞、二流子揩油回娘家的小媳婦,麻子也上去湊熱鬧等,和觀眾互動性強,相當滑稽搞笑,生活感很強的民俗,絕不惡俗,是人民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
走古事中故事
財神爺的古事棚向來是頗受歡迎的,沿途會向觀眾派金元寶/金幣/金條(徐福記的糖果或朱古力),向他叫聲財神爺,一般都會抓上一把向你那方向拋過去,搶到的人那可是相當的開心,叫財神的人高興,扮財神被叫的也高興,新年頭大家都圖個喜氣。
古事當然也少不了客家兒女下南洋的故事了:“船板燈”,一個洋味十足的小帥哥開著輪船載著一個個勤勞勇敢善良的客家兒女出南洋;“龍太子”,下南洋自然也仰仗龍太子們保一路風平浪靜一帆風順
古事走完,一般祖祠會加演傀儡仔戲,即客家木偶戲,或者播放電影。
古事吸引了遠近的人們,出古事、沒出古事的人家都忙裡忙外,要忙扮古事、組織隊伍,又要招待來觀賞熱鬧的親朋好友,不亦樂乎,全鎮沸騰。
撫市走古事已經列入福建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古事中用到的十番樂演奏在福建和廣東也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元宵,走古事都吸引了許許多多的民俗愛好者前往觀賞、拍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