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雨

赤道雨

赤道雨以人民海軍艦艇編隊在世紀之交跨海越洋、環球出訪的偉大壯舉為背景,以中國新型飛彈驅逐艦艦長潘天雨與旅美華人肖可悅等人的情感和奮鬥經歷為主線,展示了主人公對祖國、對海軍的深情摯愛,展現了人民海軍文明之師、威武之師、和平之師的英姿風采,表現了海外華僑、華人盼望中華民族強盛、崛起的赤誠之心。

劇情梗概

赤道雨赤道雨
故事發生在3個美麗的春天。
改革開放後的一個春天,我海軍出訪編隊駕駛著自行設計製造的某新型飛彈驅逐艦出訪美國。歡迎儀式上,艦長潘天雨意外地見到了旅美初戀情人———如今已是某著名雜誌主編的肖可悅。當年,由於母親姚曼菇———我海軍著名的艦艇設計師在十年浩劫中被迫害致死,肖可悅不得不與摯愛海軍事業的潘天雨分手,遠赴美國,照料身心遭受重創的外公姚漢唐。此次相逢,兩人百感交集。
第二個春天,南非某港口,再次出訪的潘天雨苦苦等待後,終於見到了匆匆趕來的肖可悅,正當兩個人傾訴離情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肖可悅主編的最新一期雜誌上竟然刊登了攻擊、污衊我出訪海軍艦艇編隊的文章。肖可悅被憤怒的華人華僑團團圍住。潘天雨質問肖可悅卻得不到滿意的答覆,又聽不進肖可悅的解釋,一怒之下憤憤離去。當晚,肖可悅乘坐的班機意外墜入大洋,乘客全部罹難。此時,肖可悅的信送到了潘天雨手中,讀罷信,潘天雨仰天長嘯:“你走了!”
第三個春天,受命率艦環球航行的潘天雨在出訪途中,意外獲得一本新出版的雜誌,雜誌的發行人竟然是肖可悅。原來肖可悅因為弄丟了機票而沒有登機。驚喜之下,潘天雨打通了肖可悅外公家的電話,試圖講和,然而卻被肖可悅拒絕了。掛斷電話後,可悅的外公姚漢唐遞給可悅一封潘天雨戰友寫來的信,講述了潘天雨得知空難事件後痛苦情感。看完信後,可悅激動地原諒了他,當即決定和外公一起回國,並前往迎接我環航編隊。碼頭上,兩個經歷磨難的戀人再次相遇了。這一次,他們決定不再分開,一起回到祖國母親溫暖的懷抱……
《赤道雨》由從扮相到歌聲都以甜美著稱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擔綱首演女主角。此番是她首次涉獵音樂劇領域。在劇中,宋祖英用自己的表演、歌聲和舞姿,塑造了女主角肖可悅的當代海外遊子形象。
呂繼宏是海政文工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以演唱軍旅歌曲而受到廣大觀眾喜愛,曾多次獲全國和全軍演唱賽事大獎。在《赤道雨》中,他成功塑造了男主角、驅逐艦艦長潘天雨的形象。這也是他首次擔綱音樂劇的演出。

赤道雨象徵意義

赤道南北兩側5-10度間氣候炎熱,日照強烈,終年高溫。由於熱空氣不斷上升,形成了“赤道低壓帶”,又稱為“赤道無風帶”,此地終年炎熱無比。非洲剛果河流域和幾內亞灣、南美的亞馬遜河流域和亞洲的印度尼西亞群島屬於赤道氣候。對於長時間航行在海上的人來說,赤道雨是難得的。
跨洋越海出訪各國,是中國海軍從淺藍走向深藍,走向大洋的標誌。軍艦航行往往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特別在通過赤道的時候,水兵們把能遇到赤道雨看作是十分幸運的事。因為它來去匆匆,變幻莫測,淋到赤道雨,可以降溫驅熱,當然是一種莫大的幸運。而在這部同名的音樂劇中,赤道雨這三個字不僅象徵著當代人對愛情、對人生、對命運的複雜心態和感觸,它也寓言了經歷了百年磨難的中華民族終於走上了偉大的復興崛起的幸運坦途。
 音樂劇《赤道雨》將向來嚴肅的軍事題材與大眾化的音樂劇相結合,著實是一個頗富創意、令人驚奇的選擇。一直以來,軍旅題材的文藝作品,因其所承載的政治意義和主題的重大嚴肅性,乃至軍營生活自身的單調枯燥,往往自覺地遠離娛樂性,呈現出嚴格甚至不乏沉重的正劇面貌。《赤道雨》的出現,恰恰為變換多種角度和風格來拓寬軍旅題材的舞台表現形式,提供了一種可能。

《赤道雨》:一個多彩的音樂劇

近年隨著《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境外音樂劇的成功引入,人們對音樂劇的興趣升溫,國內音樂劇的創作,也逐漸成為一個越來越被期待的領域。近日,海政歌舞團和海政電視藝術中心強強聯手,以海軍劇作家周振天、作曲家付林、歌唱家宋祖英、呂繼宏等,結合國內專事音樂劇研究創作的知名藝術家馮柏銘、廖向紅、劉彤、黃海威等人的組合,全力推出一部長達三年潛心製作的大型原創音樂劇《赤道雨》,一舉打破了當前音樂劇壇的沉寂
 首先是劇情結構。《赤道雨》雖然以我海軍艦艇編隊環球出訪為題材,但定位卻是一出具有愛國情懷的浪漫情感劇。全劇因此沒有正面描寫航行中的波濤風險,而是以三個春天裡,海軍艦艇編隊的三次環球出訪作為主體框架,精心構築了一個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新一代海軍艦長潘天雨和旅居海外的戀人肖可悅的生死情戀,在優美抒情的鏇律中,酣暢演繹了這對男女主人公之間的重逢、誤解、離別和團聚,展現了軍人感情豐富的另一面。尤其當潘天雨得知航班失事,以為永遠失去了肖可悅時,心靈的懺悔與煎熬,以痛徹肺腑的激越鏇律表現出來:“是我褻瀆了真誠?/是我摧殘了信任?/我該怎樣面對,每一個如血的黃昏?/我該怎樣面對,每一個坦蕩的黎明?”而經過漫長的期待,二人奇蹟般相逢於迎接中國軍艦的美國碼頭時,劇作則有層次地展示他們興奮、猶疑、試探和欣喜的心理過程,曲調歡快的重唱鏇律揭示出了彼此情感的忠貞。女主人公肖可悅更集中體現了劇作的愛情主鏇律,特別是當誤解消除,雲開霧散時,她唱出了全劇最華美的愛情詠嘆調。曲折縈迴的音樂語言,細膩委婉的心理描繪,令觀眾隨之進入到舞台情境中,沉浸於情節和情緒里。
毋庸諱言,這樣一個浪漫愛情的情節設定,是《赤道雨》力求更加貼近當下青年觀眾欣賞口味、真正進入文化消費市場的結果。因為選擇了音樂劇,就不可避免地選擇了大眾化和娛樂性,而在通俗的大眾文化中,無論是暢銷書、熱門影視劇,還是流行歌曲,都市愛情,都是最具市場潛力的情節類型之一。也正是在這個層面上,《赤道雨》的選擇,在軍旅題材領域頗有些“離經叛道”,但其嘗試運用市場化規則來創作的清晰意識,以及投身市場、接受檢驗的勇氣,卻是不可漠視的。
當然,追求通俗化、娛樂性,並不等於全然摒棄意識形態的存在。《赤道雨》是以一種更潛在的方式秉承著軍事題材固有的精神特質。劇作取材海軍艦艇編隊環球航行成功的盛事,就是意在表現我海軍發展、國盛民振的大主題,雖然此意沒有被直抒胸臆地鋪排成主體情節,但卻潛在地進入了情節的每個環節。因為過赤道,是中國海軍從淺藍走向深藍、走向大洋的標誌,也是國家強盛的標誌。近現代史上,外國軍艦曾橫行於中國的領海;如今,作為和平與文明使者的中國海軍出訪並停駐在這些國家的軍港,其本身便是極具象徵意味的歷史時刻。
《赤道雨》的成功還在於編導們全力打造的浪漫風格。當下,國內音樂劇的航船由海軍率先啟動,也許並非偶然。事實上,除了戰艦獵獵、金戈鐵馬之外,海軍的確還有著其他軍種所不具備的旖旎與浪漫,這是蔚藍深邃的海洋所賦予的獨特氣質。而這種浪漫,恰恰與音樂劇的魅力不謀而合。因為音樂劇不追求過於複雜的敘事結構和人物性格,但卻強調用聲、光、色等視聽元素來製造夢幻情境、渲染舞台氣氛、點燃觀眾情緒。
也正因為如此,《赤道雨》的編導們緊緊抓住海軍題材的獨特性,不僅從劇情上特別設計了飛機失事、漂流瓶傳情這樣的浪漫情節,更著力挖掘了環球出訪這一題材先天具有的浪漫、娛樂因素。在劇中,二次環球出訪的所到之地———夏威夷、南非和美國本土,也成了一次次有意味的文化之旅,不僅給劇作提供了跨文化展示民俗風情的場景空間,也給音樂劇的載歌載舞提供了廣闊的演出平台。美國華人社區迎接海軍的雄獅舞,海軍招待酒會上華貴的圓舞曲,白領工作區極富動感的現代舞,洋溢土著民風的非洲草裙舞,以及年輕海軍戰士朝氣蓬勃的海魂舞,讓人目不暇接,多層次、多角度營造出色彩繽紛的舞台景觀。
作為一部軍事題材劇作,諸多時尚流行元素的加入,也是音樂劇《赤道雨》又一個“另類”的亮點。在劇中,不僅有流行樂化的動聽曲調,絢麗時尚的服飾,多姿多彩的勁舞,更有眾多當紅歌唱和影視明星的加盟,所有這一切,都使該劇融入了更多當下的流行文化而富有時代氣息,為觀眾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為獨特的軍旅行景觀,也使軍事題材作品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觀看《赤道雨》,你可以視之為中國海軍的世紀傳奇,可以去看情感離合的浪漫故事,亦可以專心享受聲、光、電所營造的藝術大餐……無論如何,只要能帶來愉快和滿足,那便是經典音樂劇追求的藝術效果。

《赤道雨》主創人員簡介

編劇:周振天 男,海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主任,海軍大校軍銜,國家一級編劇。現為第六屆中國文聯全委委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兼中國視協電視劇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主要作品有話劇:《為了祖國》、《海軍世家》、《遠島之光》;電視劇:《李大釗》、《潮起潮落》、《驅逐艦艦長》、《波濤洶湧》、《神醫喜來樂》、《金手指》;電影《老少爺們上法場》、《蘭鯨緊急出動》、《孤島日記》、《敬禮我的教官》;並在大型電視專題片《香港滄桑》、《國魂》、《壯士行》、《
北上先鋒》中擔任總撰稿、總編導。作品先後多次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解放軍文藝獎”。
編劇:馮柏銘,男,總政歌劇團創作員、中國音樂劇研究會理事、國家一級編劇、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創作的舞台劇作品有:歌劇《中原女烈》、《神·鬼·人》(兼導演)、《深宮慾海》、《蒼原》、《滄海》、《我心飛翔》;音樂劇《蜻蜓》(兼導演)、《蘆花白·木棉紅》、《玉鳥兵站》;話劇《眉間尺》。創作的電視劇作品有:《新孟麗君》、《愛又如何》、《出租村的故事》、《南國大案》、《風生水起·廣告篇》、《真心真情》等。劇目所獲得的國家級獎項有:文華大獎、文華新劇目獎、兩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兩項全國歌劇調演優秀劇目獎。劇本所獲得的國家級獎項有:全國優秀劇本獎、文華優秀劇本獎、曹禺戲劇文學獎、全國歌劇調演優秀劇本獎;個人還因“突出成績,為母校爭得榮譽”而榮獲中央戲劇學院首屆“學院獎”。
劉彤,男,國家一級作曲。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創作員。主要作品:管弦《走、跑、跳》(獲中國國家新作品比賽作曲一等獎)、《雲上的日子》(獲中國國家舞蹈比賽作曲金獎)、《酥油飄香》(獲中國國家舞蹈比賽作曲一等獎)、《單簧管與鋼琴》(獲中國國家單簧管作品比賽創作優秀獎)、《東方潮序曲》。歌劇《玉鳥兵站》(獲中國國家作曲一等獎)。舞劇《乘願再來》、《藏羚羊》。舞台劇《為你而生》。電視劇《別了,溫哥華》、《琉璃廠傳奇》、《信仰》等。音樂電影《歡樂公主》。交響合唱《禮炮與鄉謠》(獲中國國家作曲一等獎)。聲樂《走到一起來》(中國中央電視台“東南西北”欄目主題歌曲)、《寂寞讓我如此美麗》、《天使飛進你夢裡》(獲中國十大金曲獎)《佩樂飄飄》、《小桃紅》(獲中國中央電視台“95春蘭杯”金獎)、《天上人間》(獲日本沖繩國際流行音樂節金獎)、《擁抱太陽》(獲全國電視大獎金獎)、《奶媽》。
付林:國家一級作曲,享受國家政府專家津貼。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音協發展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輕音樂學會副會長、文化部國家職稱專家委員會委員。藝術代表作:《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媽媽的吻》、《小螺號》、《小小的我》、《樓蘭姑娘》、《天藍藍海藍藍》等。曾為影視劇創作:《潮起潮落》、《兒女情長》、《喔崑崙》、《朱德》、《劉少奇》、《父子老爺車》、《好漢三條半》、《劉胡蘭》等百部作品音樂。創作的《太陽、氣球、流行色》兒童音樂劇,獲國務院文化部、國家教委委員會音樂讀者設計新時期獎、出版了《歌星成功之路》、《付林歌曲精選》、《流行歌詞寫作新概念》、《流行歌曲創作新概念》、《流行演唱聲樂新唱聲樂新概念》、《中國流行音樂20年》等著作。
廖向紅: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文學(藝術學)博士、教授、碩士導師。在常年從事戲劇導演、表演理論和國中課程的過程中,既重視基礎教學的堅實,也重視依據戲劇的現狀、戲劇審美的變化和發展趨勢進行教學探索與改革,1993年獲“北京市青年骨幹”教師稱號。1993-1997年擔任了“93導演、表演混合班”的指導教師,進行了為期四年的以探索導演、表演聯合教學優秀為課題的教學研究,經教學國中和學生畢業後的跟蹤調查,教學研究成果突出,引起了戲劇教育界的關注和好評,根據該教學實驗撰寫的題為《碰撞中閃現的火花》實驗報告,榮獲了“北京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9年指導學生導演的小品《畢業生》在北京市和全國大學生藝術節上獲一等獎,本人獲指導教師獎。曾先後導演了《原野》、《殘酷的遊戲》、《列兵們》、《遠的雲,近的雲》、《安道爾》、《痴情的莊稼漢》、《好戲連台》、《社會形象》等劇目。並且關注兒童劇演出藝術的研究,為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上海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等院團導演了日本兒童劇《滑稽鬼》、挪威兒童劇《豆蔻鎮居民和海盜》、德國表現主義戲劇《青春的覺醒》,這些劇目在中國均為首演,向兒童觀眾介紹了世界優秀的童劇目,增進了中西方兒童劇演劇藝術的交流。2000年榮獲中國話研會“金獅獎”。《音樂劇“美女和野獸”藝術特徵分析》、《音樂劇“悲慘世界”藝術特徵分析》、《美國百老匯音樂劇巡禮》、《新舊世紀交替時分的美國百老匯音樂劇》、《論音樂劇創作特徵》等學術論文達數十萬字,對音樂劇的創作特徵和創作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
黃海威,男,1988年畢業於北京中央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1992年-1994年獲法國政府文化部、外資部獎學金,入法國斯特拉斯堡國立高等戲劇學校學習;現任教於中央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主要創作活動:歌劇《牛郎織女》、輕歌劇《皮格馬里翁》、話劇《小野豬》、希臘悲劇《巴凱·RACHAE》歷史劇《商鞅》、歌劇《圖蘭多》和布景及道具、話劇《古玩》全本崑曲《牡丹亭》、現代京劇《駱駝祥子》、大型連台本戲《宰相劉羅鍋》、韓國唱劇《春香傳》、蒙古音樂劇《滿都海斯琴》等設計布景及道具。黃海威在近年裡進行了一系列有很大社會影響和藝術價值的創作活動,受到文學藝術界以及專業界和廣大觀眾的廣泛關注和選舉,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在舞台設計的專業領域裡,黃海威有不少大膽的、有開創性的建樹,他的設計創作充分展現了作為一個接受過現代西方戲劇美學和技能系統訓練的當代中國舞台設計師,對於中國傳統的戲劇審美觀和傳統的戲劇思維方式和感受方式及表達方式的理解和掌握。他的舞台作品風格優雅,具有深刻的藝術感染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如為歷史劇《商鞅》所做的舞台設計大氣磅礴,發掘了戲劇舞台的巨大藝術表現力,產生了令人震撼的藝術效果,戲劇評論界認為,這是近若干年來難得的一出能代表中國話劇專業水平的優秀演出。黃海威設計的話劇《商鞅》、京劇《駱駝祥子》、《宰相劉羅鍋》、蒙古音樂劇《滿都海斯琴》均進入2002-2003年度國家精品工程初選劇目。
宋祖英,當代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現任中國文聯全委,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曾任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現任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十幾年藝術實成就:兩次獲國家級聲樂比賽民族唱法金獎。多次獲中國音樂電視作品評比金獎。連續三年獲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舉辦的“觀眾喜愛的歌手評比民族唱法金獎”和“成就獎”。演唱的作品連續五屆獲中宣部頒發的“五個一工程”獎。獲第六屆、第七屆全軍文藝調演一等獎。獲中央電視台和港、澳等媒體頒發的“中國民歌推進獎”等各種獎項。曾在2000年被中國文聯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同時獲全軍“十大明星”稱號。演唱錄製了近千首作品,其中《愛我中華》、《越來越好》、《辣妹子》、《大地飛歌》、《東南西北兵》等十餘首作品在國內外廣泛流傳,出版演唱專集VCD、CD多盤。出版了“樂海真情”宋祖英演唱歌曲集、書刊,多次代表國家和軍隊出訪亞、歐、美、澳等國。2002年12月,作為中國和澳大利亞建交三十周年紀念文化使者,在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舉辦了“好日子”宋祖英獨唱音樂會;2003年11月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了個人獨唱音樂會,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呂繼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西安音樂學院聲樂系畢業,獲學士學位,師從金鐵霖教授,曾獲中央電視台舉辦的第五屆“五洲杯”全國青年大賽民族唱法第二名,第六屆全軍文藝調演一等獎,第七屆全軍文藝調演特殊貢獻獎,文化部民族聲樂比賽第一名,廣播新歌政府獎、演唱金獎,最佳演唱獎,金唱片獎。演唱的主要作品:《再見了大別山》、《媽媽的歌謠》、《咱老百姓》、《左鄰右舍》。為《三國演義》、《唐明皇》、《燕子李三》、《楊家將》等多部影、視劇錄製主題歌及插曲。曾在歌劇《紅珊瑚》中成功扮演了男主角王參謀的形象,多次參加中央電視台及地方舉辦的各種大型文藝晚會,多次代表國家和軍隊出訪德國、俄羅斯、菲律賓、泰國、美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和地區,深受國內外觀眾喜愛,被譽為“中國最具實力的男高音”。
儲智博,在十餘部影視劇中成功地扮演了軍人,塑造了軍中硬漢的形象,於1992年調入海政電視藝術中心,後進入解放軍藝術學院進修,畢業後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軍人形象,並二次榮立三等功,多次受到嘉獎。在電影《雷場相思樹》中,獲八一廠“小百花獎”。在《神龍車隊》中,獲八一廠“小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以及在《閃電行動》、《女剌客》、《青銅狂魔》、《啊!中國戰俘》、《來吧!用腳說話》、《獵豹出擊》、《兵臨絕境》、《大戰寧瀘杭》、《大決戰》、《北緯三八線》等片,《西藏風雲》、《不惑之年》、《波濤洶湧》等電視劇中飾演重要角色。獲中國電視“金鷹獎”十佳男配角候選提名、獲中國電視報“觀眾最喜愛的演員”十佳男配角候選提名。
霍勇,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四川音樂學院畢業,獲學士學位,師從於黎信昌教授,曾獲文化部聲樂大賽一等獎,中國音協金鐘獎聲樂大賽金獎,“卡耶夫”國際聲樂選拔賽中國區第一名,MTV《巴山之路》獲全國金獎。主要藝術作品:個人聲樂專集《鬥牛士》、《馬車夫之歌》、《小夜曲》、《魔王》、《跳蚤之歌》等。多次深入部隊、邊疆、海防慰問演出,參加各種大型文藝晚會演出,曾出訪法國、義大利、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被稱為“激情澎湃的男中音”。

綜述:《赤道雨》拓展中國原創音樂劇新路

金秋10月,海軍大型原創音樂劇《赤道雨》,在海軍禮堂成功演出,可謂是給首都的文藝舞台增添了一道亮麗絢麗的風景。
《赤道雨》這台激情洋溢的音樂劇受到了觀眾和專家的一致好評。認為這是一出讓人振奮的好戲,是近期中國音樂劇創作的重要收穫。李準(原中國文聯副主席):看音樂劇《赤道雨》很過癮,視聽都是一種享受,確實是探索中的中國音樂劇創作的一個重要收穫。整個戲很昂揚、很大氣、很亮麗、很深情、好看、好聽又很動人,這部戲很巧妙地從一對地跨大洋兩岸的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上,來揭示我們中國改革和強大之後,人民海軍走向世界這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揭示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感召力,從精神內涵上看,愛國主義主鏇律和中華民族的這種民族情結,改革開放的時代風采,都表現的很好。
廖奔(中國戲劇家協會黨組書記):看了這個戲很振奮,它大氣磅礴,令人耳目一新,不僅題材抓得相當好,現在的創作已經達到了相當的藝術水準,看起來很震撼人,舞台場面恢宏,舞美很出色、很突出,給人的感覺是很強烈。
左青(總政宣傳部藝術局局長)特別感謝海軍又為全軍、全國的文藝舞台推出了一個好的作品。站在中國原創音樂劇發展、探索的基礎上,音樂劇《赤道雨》確實是一個成功之作,不僅思想性強,時代感、觀賞性均超出我的想像,是目前國內原創音樂劇中最好的作品之一。怎樣在藝術性和觀賞性上下功夫?用市場的方式讓老百姓愛看,讓觀眾喜歡,我們軍事文藝正在進行研究,音樂劇《赤道雨》值得借鑑。
姚欣(國家文化部藝術局原副局長、巡視員):音樂劇《赤道雨》是一個主題非常好的作品,我們的文藝作品應該反應我們綜合國力的增強和海軍現代化的建設,這部戲裡滲透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很可貴。
黃奇石(中國歌劇舞劇院原副院長、劇作家):《赤道雨》的選材現代意識很強,它是中國音樂劇能夠走向世界的選材。這部作品很新。表現出的愛國主義情懷是很讓人激動的。劇作三個春天、三次出航的結構,構思很巧,全劇的唱詞也很美。辟如女主角肖可悅在海邊大段的詠嘆調,沁人心俯全劇舞台充滿動感,難能可貴。
黃維若(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劇作家)很喜歡這個戲,非常好。因為它有一種陽剛之氣。海軍的環球出訪把我們的自豪、把我們的表達和平、美好的願望,送到了世界的各個地方去。它引起的震撼,是非常巨大的。這部劇是在一個愛國主義的主題之下,來表達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很有意義。劇中肖可悅對潘天雨艦長的愛情背景是海外遊子們的愛國情懷,是他們對祖國的嚮往和留戀,音樂的結構非常完整。
劉彥君(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這個戲好看、好聽。舞台的視覺衝擊力很強,螢幕和投影疊加使人產生新的聯想,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集體舞很有朝氣,讓人感覺樂觀,節奏感很強,創作者把其它藝術元素融進來,整個演出很活躍。
馬維乾(總政宣傳部藝術局副局長):作為軍旅文藝作品,能出這樣一部優秀的音樂劇,是我們軍隊創作的一個很大的成就。第一海軍組織合力攻關,展示了我們海軍的現代化英姿和精神風貌;二是軍地文藝工作者所選擇的海軍艦艇編隊環球出訪題材,也是全軍創作的一個探索;第三這個劇是題材好,文本好,結構方式好,在題材的把握和深度開掘上,都充滿新意;四是舞台的二度創作形式很美,看了很振奮,青春亮麗。
歐陽逸冰(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中國戲劇觀眾的觀賞心理是對故事性要求較高,即使在音樂劇中也不例外,這勢必給編劇帶來更高的難度。《赤道雨》的文學劇本做到了可貴的幾點:第一它追蹤著時代的步伐,什麼叫做時代的步伐?是把握住這個民族的歷史進程在特定時期的心理情緒,創作的時間和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同步的,這是很難做到的; 第二,體現了民族心理與劇作家的關係,當今世界,異國的軍艦到另一個國家的港口去,是悉常慣見的事情,但對於我們這樣一個開發中國家,有今天卻是不容易的,《赤道雨》的編劇非常熱誠地表現了對國家命運、對自己民族的自信和自豪感,表現了昂揚向上的民族情緒,這樣一種獨特的心理活動;第三,作者沒有停留在我國的海軍到外國去這樣一個盛事的喜悅氛圍里,而是努力探求故事發生的那個深厚遙遠的歷史背景,在現實的天平上到底有多大的分量。其中有兩個重要人物的設定,一個出場的,一個沒有出場的,就是女主人公的外公和母親,這兩個人物可以追溯到中國海軍的命運,使得《赤道雨》雖然表現的是大背景下的兒女情長,但它所說的是一個民族的歷史,有深厚的歷史感,標誌著這個劇本的厚度。作為部隊的劇作家,能把那種獨特的歷史使命和個人內心洋溢著的民族情感結合起來,是非常難得。
丁曉里(總政歌舞團作曲)由衷感嘆“非常好看,非常漂亮,震撼人心”。溫大勇(劇本月刊副主編)也認為戲很好看,展現了實力。閻肅和曹其敬同志也都讚揚整體“不錯”,曹其敬還特別提到,“舞台設計、導演處理、演員表演都很好,在近期的音樂劇創作中,是最接近音樂劇的成功的一個”。
姜秀生(總政宣傳部藝術局幹事):音樂劇《赤道雨》是用好歌、好舞演繹的好故事,給人帶來極大的愉悅,看了之後很興奮。劇作文學劇本主題鮮明,主要人物的塑造很成功。
王慶(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副院長):《赤道雨》第一是主題非常好,第二是這是強大海軍題材獨一無二的優勢,是吸引別人來看的先決條件,第三是劇中的一些唱段都非常不錯,一般樂團很難做到。
黃會林(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教授):這部音樂劇是一般歌劇院做不出來的,很有軍隊的特質,看了感到震撼,衷心地祝願它能成為一部精品,成為一部傳世之作。全劇舞台有一種恢宏昂揚的張力,還有一種建築的意韻在裡頭,追求詩意,有文化的底蘊在裡面,這點對我們的大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全劇把多元的創作風格整合在一起,十分難得。
王曉嶺(國家一級作曲):音樂劇的選材應該是青春的、都市的,海軍出訪的題材,恰恰符合了這一點,選材非常好,《赤道雨》的立意,也是超乎想像。
蔡體良(中國舞台藝術研究會會長):這個戲很氣派、很有精氣神,有保留價值的藝術分量。音樂劇《赤道雨》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尤其舞台上很有形式感、很有視覺的衝擊力,包括導演的處理、包括舞台的二度創作等等。舞台布景用結構性裝置來統一舞台空間、調度,效果也不俗。音樂劇確實是一個高難度的藝術品種,這些年來部隊文藝工作者連續不斷的搞出歌劇、音樂劇,確實令人敬畏。
胡宗琪(總政歌劇團導演):海軍能排出這樣的戲,非常難得。海軍作為一個特殊的兵種,比較瀟灑。將“旗語”這樣的特殊軍事“語言”搬上舞台,非常新穎好看。具體到舞美設計方面,非常大氣漂亮又很巧妙,充分體現出了音樂劇的特色。舞美也有音樂劇特色,特別是編輯室和軍艦上的電腦房燈光的交替,非常漂亮。
王樹增(武警政治部文工團團長):劇本溝通了人思緒的三個階段:老外公的設定,實際上是暗含了百年國恥的感覺,是歷史的感覺。溝通了歷史、現在、未來,整個戲看起來很厚實,能引起很多聯想。《赤道雨》第一是主題非常好,海軍題材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這個是別人必須來看的;第二是演員和一些唱段都非常不錯,一般樂團很難做到。舞台非常漂亮、非常大方。尤其是這個戲突出了海軍本來的色彩,就是藍色、白色這兩種乾淨的色調,也是純淨的色調、青春的色調。全劇的整個流程當中,沒有哪一場是比較灰暗的感覺,即使是主人翁在心裡“狂風怒號”的時候,我們還是看到了一種比較透明的藍色。這裡面包含了主創人員的精心設定,使我們的整台晚會看起來比較協調,使文學劇本奠定的風格和舞台呈現的風格比較統一,沒有剝離、硬加的感覺。主要演員完成的非常好,尤其是宋祖英的大段唱,真是有點西洋歌劇詠嘆調的感覺。雖然還是民歌體的,但是覺得還是很動人。全劇關鍵性的幾個點,男女主人公也都很好地完成了,尤其中間狂風暴雨那一段,完成的非常好。
劉和平(總政歌舞團舞美設計):從專業的角度評價,舞美設計還是很成功,很大氣的。舞台用的很巧,幾個高低的平台既代表了艦艇上的東西,又用在城市樓房建築、碼頭那種高低的感覺,手段都很巧。而且舞台的展現也是很亮麗的,一開場以後典型的環境,但是又不累贅,給人很漂亮、很吸引人的感覺。同時又給演員提供了很多的高低不平的表演支點,為演員的調度和劇情的發展都提供了很多的、很好的支點。這個戲的舞美很難設計,因為它既有艦艇上的,又有城市裡的,不同的地點,怎么樣在風格上既統一大方又有變化?這部戲的舞美確實是下了很多的功夫,大場面很漂亮,舞台手法很多,很豐富,整體來講舞美很成功。音樂和舞台表演方面,音樂上整體上很氣魄、很華麗。
黃定山(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主任):如果我們的獨唱演員或者是晚會的獨唱演員,能夠在音樂劇中達到《赤道雨》這樣一種程度,這是上了一個很高的台階,這是一個質的變化,音樂劇這個藝術形式,無論是音樂的元素也好、戲劇的元素也好,在體現上都極為重要。海軍的這個題材,是最適合音樂劇的素材。因為海軍出訪,能呈現出大氣和優美。
王 儉(空政文工團編劇):評價《赤道雨》不能就這個戲論這個戲,也不能單純放在軍事體裁戲劇的創作體系里觀照,而是應該把它放在中國原創音樂劇的起源、進程、探索這樣一個大範疇裡面去考察論證,這樣的定位一放,這個戲就價值無比,因為它對中國音樂劇所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同時,又因為軍事題材創作自身的局限非常大,音樂劇對中國來說又很陌生,從軍事題材上找這樣的突破口,非常不容易。因此《赤道雨》的成功意義,在我軍的軍事題材戲劇創作上來說又是非常突出的。從軍事題材的開放性方面來看,《赤道雨》不光走出軍營,還融入了現代,讓軍事生活和社會生活交叉,去挖掘軍人的社會價值、社會意義和社會本身對軍人的認同、理解和融匯。因此,《赤道雨》是開放性、現代感、時尚化的統一。它的精神領域具有現代感,是非常時尚化的,我們軍事題材戲劇,往往是迴避時尚化的,強調弘揚主鏇律、強調它的政治含義。它的時尚化、它的觀賞性是我們的弱項。而《赤道雨》恰恰在這上面,它進行了有意的探索,進行了成功的突破,也彌補了我們軍事題材的作品在這方面的缺憾。尤其它以音樂劇的形式出現,它的時尚性、它的觀賞性,就更有了深刻的印象和烙印。
總而言之,專家們認為《赤道雨》第一是“新”,它拓展了軍事題材領域,拓展了中國原創音樂劇的新路子。它的這個領地是很新鮮、很陌生,未曾表現過的,撲面而來的是一個新的生活畫面,嶄新的包括物質畫面和精神畫面;第二是“奇”,極具中國傳奇色彩,把觀眾抓住;第三是“壯”,從視覺、聽覺感官上來看,都有很壯的感覺;第四是“美”,有些音樂段落很美,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在目前國內其他音樂劇都批評聲較多,認為中國不能搞音樂劇的情況下,《赤道雨》的出現可喜可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