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縣赤水鎮
宋明時代,赤水屬集賢鄉新化里,清代分屬湯泉里和新化里,民國時期為赤水鄉。建國後,1950年赤水設立第五區公所,1956年8月改為赤水區;1958年成立赤水人民公社,轄今赤水、美湖、大銘、春美等鄉鎮;1961年,佛嶺、美湖、大銘、雙翰從赤水公社分出,單獨建社;1984年,改為赤水鄉,1992年10月撤鄉建鎮。赤水含有以錦水制赤火之意。相傳宋紹興三年,曾有客商在赤水街北二里之牛棚格下建店鋪,但生意蕭條。當時有位陰陽家陳朗贊此地鍾靈毓秀,只嫌雙髻山丙向屬火,恐有火災之虞,遂發動居民開“樓梯嶺”、鍥“石龜”、修“水巷”、砌“七星火”、建“德水殿”以制火邪。明隆慶年間正式遷移現址,稱錦水街,清設赤水格市,後改稱為赤水街。
赤水街早在400多年前就是尤溪、大田、永春商賈來往的主要通道和商業要地。民國以來,商業營業額占全縣四分之一。建國後,集鎮建設又得到了很大發展,郵電、金融、商業網點配套齊全,設有郵電支局,開通了程控電話。街道商店鱗次櫛比,尤其是五日一集市,來往旅客絡繹不絕,貿易更為繁榮。
氣候條件
赤水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鎮地勢較高,夏天涼爽,冬季有霜或下雪,年平均溫度17℃。霧期每年在140天左右,有霜期達165天左右。雨量充沛,濕度大,年相對濕度平均在80%以上。常年陰雨較多,日照較少。
自然資源
赤水鎮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全鎮森林覆蓋率51.5%,擁有杉、松和毛竹等林竹資源,林地面積97099萬畝,林木蓄積量60萬平方米。泉水資源得天獨厚,優質礦泉水甚多,九仙山永安岩邊“法水流香”處,水質純淨,清甘爽口,是生產飲料的理想水源。主要礦藏有鐵、鉛、鋅、石膏、耐火土、瓷土、泥煤等。
交通便利
赤水鎮是德化西部交通中心樞紐,公路四通八達,運輸方便。晉江——永安幹線自鎮內猛虎村穿入,經湖嶺、赤水、西洋出境,縣城通往西半片8個鄉鎮的公路,都從境內通過。近年來開通了九仙山、戴雲山、東里、吉嶺、福全、蘇嶺村公路,現已實現村村通公路,猛虎至戴雲的水泥路將要開通。農業發展
赤水鎮以水稻、甘薯、馬鈴薯為主要農作物,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柑桔、酸梅、柿、桃、蘋果、油茶、佛手瓜、蔬菜等,反季節蔬菜已成為赤水民眾的重要經濟作物。1999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7255萬元,農業產值3540萬元,工業產值3715萬元,企業產值6955萬元,鎮財政收入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10元。
旅遊景點
赤水鎮境內有著名的戴雲山和九仙山,是閩南的旅遊勝地。戴雲山是福建省第二大山脈,素有“閩中屋脊”之稱。諸峰矗立,有大戴雲海拔1713米,小戴雲高達1856米,蓮花池峰1665米。大戴雲山腰有一片腹地,名曰“七里洋”,異草奇花常年吐芳。1999年,一台灣客商在戴雲山腳修建戴雲寺,是目前我縣建築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一座寺廟。戴雲山有很多稀有動植物,1985年,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了戴雲山自然保護區。九仙山聳立於赤水西北側,主峰“尺五天”,海拔1658米。眾山爭聳,奇峰矗立,怪石嶙峋,洞穴深邃,峭壁崢嶸,終年雲纏霧繞,有九峰並峙故名九仙山。山有石雕石刻,摩崖石刻詩詞字跡40多處。廣昌縣赤水鎮
赤水鎮位於廣昌縣境中南部,為南高北低的山丘陵,總面積136平方公里,東與尖峰、塘坊二鄉相連,南與楊溪鄉、驛前鎮毗鄰,西與頭陂鎮、新安鄉緊靠,北與旴江鎮接壤,鎮政府所在地赤水圩距縣城24公里。古稱銀溪,亦稱白水,取旴水流經此處,“清澈如銀,眉須可鑑”之意。蘇維埃時期,改“白水”為“赤水”。耕地面積18764畝,其中水田16942畝,下轄13個行政村(分別是章甫村、楊坊村、大禾村、留田村、沈坊村、回辛村、清潭村、天咀村、古源村、龍水村、石良村、楓嶺村、上坪村)、1個街道居委會,125個村民小組。鎮內山多田少,素有“七山一水一份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說,石良、上坪、天咀三村竹木資源豐富,大禾有釉土,古源有雲母,姚家坊為板栗生產地,楓嶺李子質好、粒大、味甜帶酸,回辛生薑肥壯、肉厚、辣味好,留田、沈坊一帶石山形狀奇特,風景優美,大禾定心寺聲名遠播於閩西、贛南,蓮神太子廟會為蓮文化重要內容,古源大片摩崖石刻的古文字元號吸引著大批觀光遊客,具有重要的考古、科研價值。
開平市赤水鎮
赤水鎮是香港利國偉先生的家鄉,位於開平市南部,北距市區40公里,為丘陵地,多河涌。東與台山市白沙、三合鎮相鄰、南、西、北分別與東山、金雞、蜆岡鎮接壤。轄2個居民委員會,22個村民委員會,211條自然村。總面積145平方公里,人口3萬人。主種水稻、兼種木蒔、甘蔗、花生等,是開平市的主要產糧區之一。有優質糧基地1萬畝,優質水果基地地8000畝。優質塘魚魚基地地2400畝,優質花生1.5畝,甘蔗6000畝,木蒔8000畝,"三鳥"飼養基地21個,年上市量25萬隻,造林6萬畝。有四級企業558家,其中水泥一廠、水泥二廠、鑄造廠、經工廠等9家鎮辦企業。兩家水泥廠是骨幹企業,主要生產普通矽酸鹽(425#、525#)和火山灰(325#)水泥,稱之"赤牛牌"水泥,年產量達15萬噸。1999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4.84億元,其中工業產值4.15億元。農村人平均收入3800元。境內有中等技術職業1所,初級中學3所,國小23所。長沙至東山水泥公路貫穿全境。開通程控電話及數碼、模擬行動電話和圖文傳真業務。有華僑、港澳台同胞2萬多人,華僑、港澳同胞扣資興辦80多項公益事業,是著名僑鄉之一。1998年11月份鑽控開發了林屋超田(地方名)溫泉水源。請省757地質隊打了三口井,深度150米,水溫近70°C,日湧泉量260立方米,理信紙上強抽水量每日1500立方米,水質無色透明,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偏矽酸、氟等含量達到有關醫療標準。而且水質還是良好的熱礦泉飲食水,具有極高的開採價值。
華縣赤水鎮
赤水鎮位於北緯34°12′—34°39′,東經109°39′—110°2′之間。地處渭南市東部,西與臨渭區程家鄉交界,北臨渭河,境內有遇仙河,西有赤水河縱貫南北。西潼高速公路、310國道、隴海鐵路橫穿而過,水利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全鎮共15個行政村,92個村民小組,5482戶(其中農業戶5082戶),20780人(其中農業人口20078人),人口密集,250人/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24660畝,其中水澆地20000畝,旱地4660畝。土壤類型主要有淤綿土、黃綿土為主的農業土壤,沙粘適中,透氣性好。自明朝隆慶年間以來就是“赤水大蔥”的主產地。由於赤水鎮北臨渭水有渡口,南靠鐵路、公路,成為省東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素有“東府首鎮”之稱。
在產業結構調整上始終堅持“穩糧、優果、興加工、重養、促商、”發展思路的同時,提出了東果園,南加工,北養殖,中商貿的產業結構布局,東片形成萬畝地膜洋芋基地,白菜、蓮花白10000畝,酥梨、優質桃4300畝,民眾人均收入在達3000餘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南片借著有利的交通條件,在政府的引導支持下,已建成南會免燒磚廠,江村木材加工廠,水城鏵廠,煤炭轉運站,配合縣紀檢委對矽炭棒廠實行了掛牌保護,確保了投資環境,並扶持其擴大再生產能力。北片四個行政村屬渭河夾槽地帶,多年來以糧食種植為主,結合實際鎮政府引導當地民眾發展養殖業,且形成養宰一體化生產線,赤水、喬家以集市為中心,鼓勵經商和從事服務業,民眾收入也較以前有大的增長。
漳平市赤水鎮
總體概貌:在漳平的西北部,玳瑁山東南坡。鎮政府駐地赤水村。設赤水、田頭、嶺兜、香寮、安坑、大坑、黃山、羅坑、石寮九個村委會和樟東居民社區委員會,全鎮共44個自然村,7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75戶8121人。香寮村、嶺兜村為少數民族村(畲族)。地理概況:赤水鎮地處北緯25°36′,東經117°17′,東與雙洋毗連,西南和新羅區視為畏途,北和永安市接壤。全鎮總面積187平方公里,距市區59公里。境內公路共58公里,村村通水泥路。氣候宜人,年均氣溫20°C,最高海拔1636米,最低海拔360米,立體氣候明顯。
經濟概要:2005年,全鎮社會總產值4.08億元;工農業總產值2.06億元;財政預算內收入767.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06元。
資源概要: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有鐵、煤、鉛鋅、石灰石等。鐵礦儲量1300萬噸,以掛山鐵礦為龍頭企業,年產精礦粉9萬多噸,產值5000萬元;煤儲量1600萬噸,主要分布在赤水、香寮、石寮等村,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年產煤5萬噸,產值1200萬元;石灰石2.3億噸,主要分布在嶺兜、香寮,是紅獅集團在漳平投資興辦年產400萬噸水泥廠的原料基地;鉛鋅礦分布在香寮村;石英石分布在羅坑村。森林資源豐富。全鎮森林覆蓋率達95% 以上,林用地27萬畝,木材蓄積量110萬立方米,毛竹面積3.2萬畝。水力資源。已建成的有嶺兜、西溪、天台山、蓋竹溪、黃山等水電站,在建的有風溪、石寮水電站,全鎮水電裝機容量已超過超過1萬千瓦,年發電3000萬度。旅遊資源。天台山森林公園總面積3950公頃,中心景區天台山風景區位於香寮村。該景區是2000年5月福建省旅遊局主持審定的《漳平市旅遊發展規劃》重點開發項目,已列入龍巖市旅遊重點開發項目。自然植被和人文景觀保存完好,具有開發生態旅遊景區價值。景區內保存著大片原始森林,有珍稀植物1000多種。核心景區天台山是歷史文化名山,保存著大量名勝古蹟。漳平天台山森林公園,於2003年12月獲省級森林公園正式批准,並於2004年9月底通過國家級評估驗收,正式列入國家級森林公園。主要景點還有:大涵溪峽谷、嶺兜古樟樹林、穿雲洞摩崖石刻等瀏覽區。
人文概要:王景弘,我國明代著名航海家、外交家。出生於赤水鎮香寮村,是一個百姓村、少數民族村。
政治概要:赤水鎮明代分屬龍巖縣集賢里、大田縣聚賢里。隆慶元年(1567年)寧洋建縣劃屬之,改稱集寧里和聚寧里。清代清代及明國初期因之。1934年分屬寧洋縣第一區赤員鄉聯保(後稱赤員香鄉、赤水鄉)、第三區羅溪聯保(後為羅溪鄉、羅山鄉)。建國初沿用舊稱。土改後,分屬第一區赤水鄉、田兜鄉、香寮鄉和第三區安坑鄉。1955年由第三區(羅山)安坑鄉劃出安坑、石寮二村與第一羅赤水片(含赤水、田兜、香寮)合併成立第四區(駐赤水)。1956年寧洋撤縣抽出原屬寧洋縣第三區安坑張之東瓜盂、羅坑、黃山頭、尾村、麻畲頭等村併入第四區。然後一、四區(雙洋、赤水)劃屬漳平縣合為雙洋區。1957年撤區並鄉,屬雙洋督導片稱安坑鄉(駐赤水)。1958年公社化,屬東風公社(轄雙洋、赤水)。1961年體制縮小,由東風公社析出成立赤水公社(轄原第四區轄地)。1984年體制改革,改為赤水鄉。1995年3月,撤鄉建鎮。1971年設墟,以農曆二、七為墟期。赤水、羅坑、黃山、石寮等村為革命老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