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健全應急預案體系。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堅持符合實際、職責清晰、簡明扼要、可操作性強、齊全配套的原則,加強應急預案的修訂完善工作,建立健全全市應急預案體系。對已印發的專項預案、部門預案,涉及的單位和部門要全部編制完成配套預案。全市所有社區、企業、學校、農村等基層單位要完成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積極推動基層應急預案全覆蓋。
二是加強應急預案管理。各級各類應急預案備案管理單位,要依法督促預案編制單位加強應急預案管理,嚴格審核預案內容,確保預案之間的有機銜接。
三是抓好預案演練。各地各部門要從實際出發,有計畫地組織開展民眾參與度高、應急聯動性強、形式多樣的演練活動。結合應急預案演練,開展應急管理救援隊伍集結、演練、培訓。對一些針對性強、切合實際、組織較好的演練,要組織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應急管理工作人員觀摩學習,積極推廣有益的經驗,鍛鍊隊伍、磨合機制、教育民眾,不斷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操作性,在實踐中建立和完善應急處置的有效工作機制。
(二)強化應急保障,提高突發事件處置效率
一是抓好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積極整合各類救援力量,依靠基層警務人員、醫務人員、民兵預備役人員、物業保全、企事業單位應急隊伍和社會志願者,充分發揮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作用,吸收有關專家和有相關救援經驗的人員,建立基層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加大資金投入,配備必要裝備,強化隊伍訓練,不斷提高基層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先期處置能力。
二是統籌應急資源管理。建立鄉(鎮、辦)和基層單位應急資源儲備制度,加強鄉(鎮、辦)物資儲備建設,統籌調度應急處置物資和規劃緊急避難場所。加強對儲備物資的管理,確保各類應急資源始終處於良好的狀態並能科學合理地使用。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在應急物資生產和儲備方面的作用,實現社會儲備和專業儲備的有機結合。
(三)強化平台建設,提高突發事件應對信息化水平
加大投入,依託市鄉視頻會議系統和各專業網路系統,按照重在集成、貴在實用的原則,加快建設連線各地和各專業指揮機構的應急平台體系。水利、衛生、教育、林業、公安、交通等部門要繼續抓好各自應急平台的規劃建設工作,努力實現網路對接、信息資源共享,為突發事件的及時處置提供保障。
(四)強化宣傳培訓,提高應急知識普及率和應急隊伍管理水平
一是廣泛開展宣傳教育。以拓展宣傳形式為重點,多形式、多渠道開展宣傳工作,不斷提高應急法律法規的普及率和應急知識的知曉率。採取宣傳日(周、月)、開播專題欄目、網站宣傳、散發宣傳冊(畫頁)等多種形式,充分利用活動室、文化站、文化廣場大螢幕以及宣傳欄等場所,廣泛開展應急知識和公共安全宣傳活動,提高民眾公共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部門要加強中小學生公共安全知識教育,積極推進應急知識進校園。
二是切實加強培訓工作。加強對應急管理人員和救援隊伍的培訓,不斷提高應急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救援隊伍的救援能力。協調市委黨校,分期分批對黨政領導幹部和應急管理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組織安排人員參加上級安排的專業培訓。各類企業特別是高危行業企業要加強重點崗位職工崗前宣傳教育和培訓再培訓工作,做到持證上崗。圍繞基層開展應急管理工作的需要,結合實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效果明顯的培訓活動,培養一批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行家裡手,形成分層次、分類別、多形式、重實效的培訓工作格局。
(五)強化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提高基層應對保障能力
一是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組織體系建設,形成網狀工作結構。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要明確相關人員承擔應急管理工作的職責和任務;居委會、村委會等基層民眾自治組織,要將應急管理作為自治管理的重要內容,明確社區或村級組織負責人在應急管理工作中的職責;社會團體、企業、學校(幼稚園),特別是大中型企業、高危行業、城區中國小和鄉鎮寄宿制學校要設定或明確應急管理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配備人員,確保應急管理工作機構到位、人員到位、職責到位,確保應急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乾。
二是擴大基層應急預案覆蓋面。所有社區、村和各類企事業單位都要編制應急預案。基層的應急預案要切合實際、真正管用、職責明晰、簡明易懂、一目了然,明確誰來做、做什麼、怎么做。要做好預案管理和銜接工作,加強預案演練,針對發現的問題和不足,及時修訂和更改預案,讓基層預案進到民眾心裡去。
三是加快基層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在農村,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點加強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農村民居防震保全能力建設;在城市社區,要重點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將消防安全與其他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同步規劃和實施,努力從根本上改善社區防火條件;在學校,要結合隱患排查整改,重點做好教室宿舍等建築、設施的安全加固工作,不斷完善校園安全監控體系。
四是抓好基層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要採取多種形式,加強社區、鄉村、企業和學校有關公共安全知識的宣傳力度。加強基層應急管理人員崗位培訓,使他們熟練掌握應急管理知識。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應急演練,在演練中檢驗預案、鍛鍊隊伍、磨合機制、教育民眾,強化全民公共安全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五是切實發揮基層組織和單位的作用。把應急管理融入到基層防災減災、安全保衛、衛生防疫、宣傳教育、民眾思想教育工作及日常生產、生活等各項管理工作中去,在基層應急管理工作中實現常態管理與非常態管理的有機結合與轉化。
(六)強化日常管理,提高決策執行率
一是加強隱患排查監管。堅持早發現、早控制、早處置和預防與應急、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促進應急工作從被動應對轉向源頭管理。要按照國家和行業系統的要求,組織力量積極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全面掌握各類風險隱患的種類、數量和狀況,對各類風險隱患實行分類管理,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加以整改。暫時不能消除的,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同時要密切監測,確保風險隱患處於可控狀態,逐步建立健全隱患及時發現、定期排查、實時監測、有效整改的動態監管機制。各部門可通過新聞媒體發布適宜公布的風險隱患,動員人民民眾參與隱患監管和排查。對山洪、滑坡、土石流等災害和危化品倉庫、消防安全等重大隱患,要做好應急避難場所的規劃、建設,完善疏散示意圖。
二是加強預測預警和信息報告工作。要按照我市關於加強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送工作的有關要求,進一步拓寬信息來源渠道,通過建立社會公眾報告制度、強化基層信息員等多種方式採集信息,落實信息報告責任制,規範信息報送要素,暢通信息報送渠道,確保報送信息快速、真實、準確,為應急處置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建立預警信息通報和發布制度,充分利用媒體和手段,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掌握防範風險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主動權。
三是建立完善預測分析、總結評估機制。建立和完善突發公共事件的監測、預測、預報、預警體系,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早處置;加強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災害、災情的預測、發布工作。氣象、衛生、林業、交通、水利、國土、公安、農業等部門要建立並完善各自的預警體系,通過手機簡訊、宣傳車、電視等各種途徑向社會公眾告知災害預警信息。各專項應急指揮部要加強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分析、評估工作,要將發生的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在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及時總結評估,並上報總結材料,不斷積累經驗,完善應急處置工作機制。
二、認真做好應急管理其他工作
一是抓好規劃編制與實施工作。按照遵義市加強“十一五”規劃的要求,結合實際,及時抽調人員成立專門班子,在全面調研、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抓緊編制完成我市“十一五”期間應急體系建設規劃,確保全市應急管理工作全面向前推進。
二是抓好學習總結和調查研究。應急管理是一個新生事物,要不斷加強學習、積極探索、善於總結、不斷創新。對於基層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要積極認真地總結、完善和推廣。要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不斷發現新情況,掌握新動向,解決新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強和改進工作的辦法和措施,增強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把工作做得更加主動,更加紮實,更加有效。
三是要加大督查力度,完善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把應急管理工作納入單位、部門年終考核內容,不定期對各單位應急管理工作進行檢查,每月編髮《應急管理工作》。建立應急管理責任追究制度,凡是對突發公共事件反應不及時、處置不得力的,要依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推進應急管理工作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