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近代以來,新淦出土的青銅鼎、餘干出土的陶器、靖安挖掘出的古劍古扇這些在江西現已出土的文物表明,江西或許在殷商時期,就應經擁有了一個獨立於中原的文明體系!而現在贛鄱文化的研究者們也普遍認為:贛鄱文化的主軸是古越文化,她不斷地融合了南下的中原移民帶來的華夏文明,從而形成了江西特色的贛鄱文化體系。
歷史
贛鄱文化在上古時代脫胎於百越文化、吳楚文化,在兩千多年中不斷接受華夏文化的浸染,最終發展出獨特於世的江西本地文化。她是以江右人民的生產實踐為基礎、以贛鄱農業文明為核心,歷經數千年發展起來的一種特色文化。萬年仙人洞文化見證了江西上萬年的水稻耕作歷史,自然條件的優渥使得江西農業非常發達,隨著人口的繁盛也就有“萬點青山萬戶煙”的江南景致。但也因為如此,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面臨江的江西地理使得贛地人民戀於溫飽、安分守故,江西人的“官本位”意識濃重,但又好於爭訟。北宋袁州(今宜春)知州楊侃就說,如果官員不“自紊其法”,那么“民知法是易治”。這也得利於江西書院教育興盛、科舉文化強勢的歷史傳統,“耕讀傳家”被公認為處世準則。
思想
注重自身修行是江西人的重要思想。儒學的綱常道德歷來都是最為江西人的標準價值取向。秦漢之際吳芮,以百越王而進奉漢朝,即便劉邦寡義也仍得善終。東漢徐稚不與世合污,公舉為南州高士。歷史上江西官吏一經上任,即刻便要禮祀孺子祠、祭掃孺子墓。南宋文人李道傳就評價說:“竊觀國朝文章之士,特盛於江西,如歐陽文忠公、王文公、集賢殿學士劉公兄弟、中書舍人曾公兄弟、李公泰伯、劉公恕、黃公庭堅……此八九公所以光明俊偉,著於時而垂於後者,非以其文,以其節也。蓋文不高則不傳,文高矣,而節不能與俱高,則雖傳而不久。”
炙求
江西文人一生都以研究品學道德為炙求。朱熹愛“道問學”,陸九淵好“尊德性”。鵝湖寺一辯後,二
者都覺悟到要“去短集長”,在書院講書以開曉世人。而優良的道德情操在亂世表現的尤為突出,晉朝的陶淵明便不為五斗米而折腰。唐朝的盧肇即便熟識當朝宰相李德裕也不願在科場上走後門。北宋王安石在阻力重重的政治壓力下依然執著施行變法改革。南宋永新八子弟(劉、顏、張、段、吳、龍、左、譚)在抗元兵敗的情形下毅然率3000隨眾跳潭殉節。明初朱棣奪政,黃子澄等江西士人“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如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清初“易堂九子”、星子的“髻山七子”持節堅不出仕。
隋唐以來,江西的書院教育昌盛,儒學研究盛行。曾鞏便說世人慕學發憤,讀《詩》《書》六藝,“其
人入之深,則雖更衰世而不亂”,“君夫正心修身,為國家天下之大務,則在其進之而已”。而對於哲學道理,陸九淵更有見解,他強調“自立、自重”,主張“人當先理會所以為人”,一生立志“求道、明道、踐道”。他認為讀書人應該與師友問難辯詰,但個人主見就“思則在己”,同時一併指出“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滿心而發,充塞宇宙,無非此理。”以陸九淵為首的江西心學如此發達,黃宗羲便指明說“姚江之學,惟江右得其正傳”。
人物
江西文人的哲學思想帶動其他學術領域的一併強盛。陶淵明開創中國田園詩的新天地,歐陽修領軍古文
革新運動,王安石率先倡導道德性命之學,劉敞等帶動宋人評議漢儒之風,黃庭堅的“脫胎換骨、點石成金”之詩風更發展出江西詩派的驚然出世,楊萬里文采活脫之特色使其遠超同輩,湯顯祖的戲劇更是建立元曲之基礎。治史方面,江西人更是卓有巨功,歐陽修獨撰《新五代史》、合撰《新唐書》,編寫《集古錄》。樂史的《太平寰宇記》、徐夢莘的《三朝北盟彙編》、馬端臨的《文獻通考》都是開創治史新風重要典籍。劉恕、劉攽更是同時貢獻了史學巨著《資治通鑑》的編撰工程。地理學方面,汪大淵的《島夷志略》是中西交流史上的史詩巨篇,朱思本繪製的《輿地圖》精確度遠勝前人。科技方面,張潛的《浸銅要略》是中國古代唯一的煉銅專著,曾安止的《禾譜》是驚世的水稻品種巨作,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成為當世最全的農業手工業百科全書,趙友欽的《革象新書》把天文曆法知識投入人類生活試驗中,科學說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此外洪遵的《泉志》、周德清的《中原音韻》,雷發達(樣式雷)的建築工藝,董奉的藥學理論,都在不同的領域詮釋了江西文化的多元性。
明中後期以後,贛鄱文化開始逐漸衰弱。儘管如此,仍然誕生了如八大山人、蔣士銓、陳寅恪這樣的文
化大家,更有著一批產生了相當影響的文化流派。現北京大學、南昌大學、江西師範大學等高校均設有贛鄱文化研究機構,南昌紅谷灘新區的秋水廣場有展現贛鄱文化煌煌千年的贛鄱文化長廊。
得名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由於京九鐵路的建設與21世紀的臨近,江西學界發生了一場對本土文化的熱烈討論,討論引起了社會各界乃至海外贛人的熱切關注。那場討論的結果是誕生了“贛文化”一詞,從那以後人們頻繁地使用“贛文化”這種表達方式,來抒發“愛我江西”的桑梓情懷與“興我江西”的殷切願望。
然而對於“贛文化”這個詞,有的學者認為,它還不足以構成對江西文化的全面代表與概括。漢語的辭彙以雙音節為主,成語則以四音節為主,因為這個原因,“贛文化”這個三音節詞讀來稍嫌拗口。而國內其他地域文化大多都有朗朗上口的四音節表達方式,如巴蜀文化、齊魯文化、吳越文化、燕趙文化、湖湘文化等。過去人們也曾試圖使用過雙音節詞,擔任過江西省歷史學會會長的姚公騫先生提出過“贛江文化”,學者周文英的一部著作名為“江西文化”,但前者只指代贛江流域,我省境內其他水系沒有包括在內,後者徑用始於唐代的行政區劃為名,未能體現贛地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厚重博大。不僅如此,省外其他地域文化的表達方式,還顯示出它們是內部兩個“地域子文化”的集成,如巴蜀文化意味著它是由“巴文化”與“蜀文化”集合而成,齊魯文化是由“齊文化”與“魯文化”集合而成,吳越文化是由“吳文化”與“越文化”集合而成,這類“雙子星座”式的名稱顯示了地域文化具有的豐富內涵和強勁動力:兩個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地域子文化”集合在一起,既相輔相成,又呼應激盪,正是該地域文化生氣勃勃的表現。
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提出,為我們尋找更具概括性的地域文化表達方式打開了新的思路。省委、省政府建設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戰略決策,引起了人們對鄱陽湖地區的高度關注,煥發了該地區人民建設家鄉的熱情,也使得鄱陽湖這個名字成了吸引眼球的新焦點,鄱陽湖承納贛、撫、信、饒、修五河來水,其流域面積幾乎覆蓋江西全境。因此,除了“贛”字之外,“鄱”字是最能指代江西的辭彙。從多年來報章上使用的“贛鄱大地”一詞,也可以看出“鄱”字最具與“贛”字相提並論的資格。由於媒體對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大力宣傳,“鄱”字近期的“出鏡率”更為頻繁,當前應是推出“贛鄱文化”這種表達方式的最佳時機。而且“贛鄱文化”比“贛文化”更具地域代表性,“贛”字在這裡指代發源於贛南的千里贛江,“鄱”字則指代位於贛北的中國最大淡水湖,在“贛文化”中嵌入一個“鄱”字,避免了只提“贛”字帶來的單一性,使人產生贛南贛北比翼齊飛的生動聯想。毋庸諱言,當前人們對“贛鄱文化”這種表達方式還有陌生感,但假以時日,“贛鄱”一定能夠與“巴蜀”、“齊魯”和“吳越”一樣,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常用詞語。
五行功夫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當我們的目光掠過中國地圖時,或許會忽略這樣一塊圖形:它像一片樹葉,綻開些許春意;又像一輪帆船,勃發些許英姿——這塊版圖,它落在我們視野下方,只有移動目光才能把它仔細端詳。
這塊署名為“江西”的土地,自古號稱“文章節義之邦”,歷史悠久綿長,文化異彩紛呈,人才層出不窮,是一個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有著豐富文化資源的文化大省。“初唐四傑”之冠王勃的千古絕唱,毫無保留地描繪出它所散發的無窮魅力。
近年來,江西省立足本省與“金”、“木”、“水”、“火”、“土”相對應的資源優勢,結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以推介“銅都”、“綠都”、“洪都”、“紅都”和“瓷都”為契機,把江西打造成自然環境好、休閒品位高、生活質量優、文化氛圍濃的中部“生態休閒旅遊勝地”,推動江西文化不斷行遠播廣。
掘“金”打造“銅都”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20年前,一座沉睡3000多年的商代大墓在江西省新乾大洋洲被發現,可與安陽殷墟商王墓媲美,被譽為“江南青銅王國”,出土青銅器、玉器等多達2000多件,以其數量眾多、種類繁雜、特點鮮明,享譽海內外。這一重大發現,不僅彌合了江南文明歷史的斷層,也與四川三星堆青銅文化交相輝映,譜寫鑄就了中國商周青銅文明輝煌的篇章。
江西德興銅礦,有“中國銅都”之稱,是亞洲最大的露天銅礦,也是亞洲第一大斑岩銅礦,已探明儲量並開發礦產30多種,年產銅居全國之首。在此可以領略燦爛的銅文化,感受歷史悠久的華夏文明。
2009年2月7日,江西省省長吳新雄來到江銅工業園,視察生產經營情況。吳新雄高度讚揚江銅對江西工業的貢獻,強調江銅是江西工業的重點骨幹企業,對經濟影響大、貢獻大。今年,江銅努力保持滿負荷生產,按照最大產能安排生產任務,就是保增長,保就業,保穩定,就是為江西經濟作貢獻。作為全省工業的領頭羊,江銅要繼續保持爭先的銳氣,在挑戰中奮進,在競爭中突圍,為實現江西在中部崛起作出新的貢獻。
立“木”建設“綠都”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江西是旅遊資源大省,又是生態資源大省,森林覆蓋率達60.5%,位列全國第二,青山綠水在旅遊業中唱主角。全省擁有廬山、井岡山、三清山等11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其中廬山、三清山先後作為文化和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鄱陽湖、井岡山等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36處國家級森林公園,與“中國最美鄉村”的婺源都成為國內外遊客熱捧的對象。2008年江西全省接待遊客8103萬人次,同比增長15.6%,旅遊總收入559億元,同比增長20.6%。
贛鄱大地巧奪天工的江山勝景,孕育出美麗的江南美景,可謂“山水皆美景,滿目收不盡”。為實現從旅遊資源大省向旅遊強省邁進,江西省採取一系列措施,並取得明顯成效,其中生態旅遊表現出強大的發展後勁與勢頭。
2009年1月17日,“2009中國生態旅遊年江西啟動儀式”在撫州舉行。今年是國家旅遊局確定的生態旅遊年,主題為“走進綠色旅遊,感受生態文明”。江西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加大市場行銷力度,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提高旅遊通達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大旅遊資源保護和開發力度,著力打造一批生態旅遊精品工程,全面提升江西生態旅遊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揚“水”再現“洪都”
“鄱陽湖上都昌縣,燈火樓台一萬家。水隔南山人不渡,東風吹老碧桃花。”
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是我國重要濕地,在長江流域發揮巨大的調蓄洪水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是我國十大生態功能保護區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劃定的全球重要生態區之一。
作為江西的“眼睛”,它因“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的濕潤季風型氣候,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每年秋末冬初,成千上萬隻候鳥從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及中國東北等地飛來,直到翌年春離去。如今,保護區內鳥類已達300多種,近百萬隻,其中珍禽50多種,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尤其可喜的是在這兒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白鶴群,它被譽為“白鶴世界”、“珍禽王國”。
2008年7月,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文化建設高峰論壇在南昌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作了《文化視角看江西》的主旨演講,來自省內外的領導、專家和社會各界人士共謀文化建設大計,共襄科學發展盛舉。
江西省文化廳廳長李玉英說,推進鄱陽湖生態文化建設正逢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就是國內外注重文化發展的大勢和江西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和有力保障;地利,就是江西豐富而彌足珍貴的文化資源,獨特而色彩斑斕的藝術品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取之不竭的源泉;人和,就是全省乾群一心一意謀發展濃厚氛圍的形成,全省上下注重科學發展理念的確立,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旺“火”共創“紅都”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
江西是著名的紅土地,是革命戰爭時期全國最重要的革命中心,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舊址、故居及紀念建築物數量多、分布廣,紅色資源在數量和層次上都位居全國前列。憑藉豐厚的紅色資源,江西率先在全國提出“紅色旅遊”,首個推出省一級的紅色旅遊規劃,推出紅色旅遊線路,精心打造紅色品牌。如今,紅色旅遊正以星火燎原之勢燃遍贛鄱大地。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發展紅色旅遊,成立了紅色旅遊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推進紅色旅遊發展的政策措施,協調解決了紅色旅遊發展的重大問題。近年來,江西完成了重點紅色旅遊景區建設方案,投入上百億元加強旅遊交通、景區景點的保護和建設等。其中,投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以及革命文物修繕、保護、開發的資金多達10多億元。紅色資源開發在創新、探索、實踐中健康發展,旅遊品位也不斷提升。
為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傳承紅色經典和先進文化,江西省組織創排了大型情景歌舞《井岡山》和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前者自2005年公演以來,演出近300場;後者於2008年10月1日首演,反響強烈,好評如潮,被譽為紅土地又一部藝術經典。它由《印象·劉三姐》的創作班底傾力打造,總投資1億元,以井岡山自然景觀為背景,在環山與水庫中建造與自然、人文環境相協調的建築景觀作為舞台,演員多達600多名,均為井岡山地區普通民眾。《井岡山》共分為序幕《血》和《旗》、《燈》、《情》、《火》、《路》五幕,精心製作的舞台、絢麗的燈光、宏大的場面以及演員們的完美演繹,為觀眾奉上了視聽盛宴。
塑“土”重振“瓷都”
“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
江西景德鎮素有“瓷都”的美譽,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其瓷器源遠流長,聞名中外。世界也因瓷器而認識中國。
“新平冶陶,始於漢世”,景德鎮制瓷已有1700多年歷史。它集各地名窯之大成,匯聚制瓷技藝之精華,形成獨具特色的景德鎮瓷器,以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造型優美、製作精良而著稱於世。
景德鎮制瓷在清朝達到歷史高峰,技術更趨嫻熟精湛,品種尤為豐富多彩,高溫顏色釉“晶瑩純全”,琺瑯彩、粉彩精細秀雅。康熙時期的青花、三彩、五彩風格別致,雍正時期的墨彩樸素清逸,乾隆時期的青花玲瓏和仿古瓷雕等特種工藝瓷巧奪天工,出神入化,令人驚嘆。
而今,瓷器已成江西在全國乃至世界最具識別性的風物之一,千年以來形成的瓷文化更可謂是江西文化里精緻華美的一章。2008年5月,作為北京奧運會主要文化演出活動之一,大型原創舞劇《瓷魂》在北京天橋劇場上演。由江西省歌舞劇院、省軍區文工團演繹的《瓷魂》以景德鎮一個家喻戶曉的“以身塑瓷”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展陶瓷藝術之精靈。
江西省歌舞劇院院長徐向東說,《瓷魂》以景德鎮陶瓷文化為題材,通過特點鮮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舞蹈,結合現代舞蹈元素,表現了中國千年陶瓷文化的精粹,高品位的文化底蘊在大氣、絢麗、現代的舞台藝術中演繹出陶瓷文化“日新不弊”的創造精神。
自古以來,江西以其秀麗的山水、豐富的物產羈絆著無數騷人墨客的視線。在詩人的眼中,江西的山河是如此美麗,江西的文化是如此燦爛。循著詩人的詩句,遊走在贛鄱大地之中,眼前展現一道道耐人尋味的人文景觀,讓人不得不痴迷於深厚悠久的贛鄱文化,也看到了贛鄱文化崛起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