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聖母廟

贛州聖母廟

贛州聖母廟 是客家區域最著名的人文景觀之一,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贛縣梅林鎮梅林村的贛縣城南開發區白鷺灣境內,背靠縣城,腳踏貢江,坐北朝南。初建於明末崇禎年間,至今有360多年歷史。其歷史和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基本信息

聖母廟,原名天花宮。天花,是世界上傳染性最強的疾病之一,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這種病毒繁殖快,能在空氣中以驚人的速度傳播。相傳,歷史上贛閩粵地區常常爆發天花,無數的客家人因此殞命。為了戰勝人類歷史上這一最大的疫難--天花,客家人民進行了長期的不屈不撓的鬥爭,其中包括梅林客家人興建天花宮,祈禱祛病消災這一特殊形式。據傳,天花宮建成後,非常靈驗,故出現了香火不斷的景象。每年的農曆四月二十,來自江西、福建、廣東、湖南等地方圓近千里的百姓都會雲聚到梅林鎮梅林村的聖母廟來趕廟會,這一風俗聖母廟落成流傳迄今,已有數百年歷史了。甚至在貢江、贛江流域從事水上販運的南昌、九江以及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一帶的生意客,在遇到下雨河水猛漲時,都會熙熙攘攘的來到天花宮燒香祈福或棲息投宿。可惜文化大革命破迷信、破四舊後,已經只剩下贛縣周邊如贛州市的南康、信豐、於都、興國、章貢區和吉安市的遂川、萬安、泰和等方圓百里內的百姓來趕廟會了。

歷史信息

聖母廟裡唱採茶 聖母廟裡唱採茶

歷史上,天花宮有過三次修繕。第一次修繕是清代乾隆年間;第二次修繕是民國丙辰年(1916年);第三次修繕是21世紀的2002年。而每次修繕除了梅林鎮的鄉親還有眾多的四方鄉民自願捐款捐物。每年農曆四月二十長達半月的廟會上除了唱民間採茶戲,還會玩龍燈。新中國成立後消滅了天花,村民們便將天花宮改名為聖母廟,用以祭拜為民辦事消災的“銀宵娘娘”。

聖母廟,是革命紀念地,紅軍指揮所。 1932年3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開會研究制定第四次攻打贛州城的戰鬥方案。

聖母廟裡看採茶戲的開心場景 聖母廟裡看採茶戲的開心場景

近年來,隨著贛縣經濟發展和城市化規模的不斷擴大,傳統的客家歷史文化資源愈加顯得彌足珍貴,加大保護力度也顯得更加刻不容緩。所以,贛縣人民政府和梅林鎮人民政府,對保護聖母廟這一不可再生的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十分重視,認為聖母廟擁有數百年歷史,承載著客家先民的精神,能夠傳承客家民俗文化,且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史跡、實物和代表性建築。認為“此廟沒有註冊登記”是政府有關部門的管理失職,要求有關部門及時進入程式,立即保護。

聖母廟裡看採茶戲的人們 聖母廟裡看採茶戲的人們

現在我們看到的聖母廟是座連體建築,分前中後三棟,總占地面積700餘平方米,地盤上還保留著3棵樹齡千年的榕樹及一口池塘。贛縣梅林鎮梅林村的老年協會也設在這裡。

聖母廟裡舉行聚會慶典的情景 聖母廟裡舉行聚會慶典的情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