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1927年11月至1928年3月,中共黨員賴傳珠、鐘聲樓、蕭鳳鳴、古柏、劉維蘆、劉維鄂等先後發動了贛縣、於都、南康、信豐、興國、尋烏等縣的農民起義。起義隊伍改編成工農革命軍第十五、第十六縱隊。1929年初,由這兩支部隊組成江西紅軍獨立第四團,在贛南地區開展游擊戰爭,為後來贛南根據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初期中共贛南特委根據中共江西省委指示在贛南地區發動的一系列起義。
1927年11月至1928年3月,中共黨員賴傳珠、鐘聲樓、蕭鳳鳴、古柏、劉維蘆、劉維鄂等先後發動了贛縣、於都、南康、信豐、興國、尋烏等縣的農民起義。起義隊伍改編成工農革命軍第十五、第十六縱隊。1929年初,由這兩支部隊組成江西紅軍獨立第四團,在贛南地區開展游擊戰爭,為後來贛南根據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贛西贛南起義是中國共產黨贛西特別委員會和贛南特別委員會,根據中共中央“八七會議”精神和中共江西省委員會秋收起義計畫,分別在贛西、贛南地區農民運動基礎較好...
贛西贛南起義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平江起義,於1928年7月22日湖南省平江縣爆發,是滕代遠,彭德懷領導的一場反政府暴動,是湖南農民運動的中心地區之一。
起義簡介 起義背景 起義過程 起義領導人 起義評價“贛南三整”,是指朱德同志在江西南部山區,領導南昌起義軍餘部進行的三次整頓:天心圩整頓、大庾整編、上堡整訓。南昌起義軍的“贛南三整”,和秋收起義部隊的“...
背景 天心圩整頓 大庾整編 上堡整訓 “贛南三整”的意義客家是漢民族的一支系統分明的民系。他是中原漢人南遷過程中,與當地族群、當地文化不斷融合、發展的產物。客家人主要聚居於贛南、閩西和粵東三角地帶,一般認為,...
贛南綜述 形成與發展 特色與傳統 贛南客家民居 客家文化城贛南客家民俗地理位置在江西省贛州。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已經是文化遺產。
基本信息 民俗概述 所在區域及其地理環境 分布區域 基本內容贛南客家民居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即“廳屋組合式”民居和“圍屋”民居。“組合式”民居分布於全區各縣市,是贛南民居的主流形態。“圍屋”則主要分布於河西片的定...
廳屋組合民居 圍屋民居 產生背景 圍屋文化平江起義第一團是人民軍隊歷史上第一支摩托化步兵部隊和第一支機械化步兵部隊。平江起義第一團從平江起義的硝煙戰火中走來,歷經4000多次戰鬥的洗禮,先後為共...
事件經過 團隊簡史 事件背景 著名將領在當時軍力的分布和對峙中,單就國民黨軍隊來說,反蔣投共的軍力之比還是很有限的。 1949年12月9日,是國民黨統治徹底在大陸垮台的忌日,大西南北有“劉、...
概述 歷史背景 起義歷程 通電文稿 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