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蜀府將

《贈蜀府將》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詩作。此詩寫一位在抗擊南詔入侵戰爭中建立赫赫戰功但十年不得封賞的蜀將,詩中飽含對這位蜀將的同情和惋惜,也隱含著對朝廷忽視功臣的不滿。全詩從忠心耿耿、文武雙全和出身高貴等不同角度刻畫了蜀將的形象。

作品原文

贈蜀府將

蠻入成都,頻著功勞 。

十年分散劍關秋 ,萬事皆隨錦水流 。

志氣已曾明漢節 ,功名猶自滯吳鉤 。

雕邊認箭寒雲重 ,馬上聽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悵,灌嬰韓信盡封侯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蠻:指南詔國。頻:一作“頗”。

⑵劍關:即劍門關,為蜀地著名關隘。

⑶隨:一本作“從”。 錦水:即錦江,在蜀地。

⑷志:一本作“心”。 漢節:指蜀將效忠國家的氣節。此用西漢蘇武典故。

⑸自:一本作“尚”。滯吳鉤:指未能封侯顯貴。滯,一本作“帶”。吳鉤,泛指利劍,喻指從軍立功之志。

⑹雕邊:即邊雕,邊關之雕。認箭:指雕被射下,蜀將在雕身上辨認出自己的箭。

⑺灌嬰韓信:灌嬰、韓信皆為西漢開國功臣,但二人出身貧賤。

白話譯文

南蠻侵入成都時,蜀將多次立下戰功。

十年前的秋天已經與您在劍門關分別,十年後的現在萬事都隨著錦江水東流。

在南詔入侵時您已經用戰功表明了志氣節操,可至今功名不就還在下位滯留。

在沉重的寒雲下射鵰並辨認自己的箭,在馬上聽胡笳似乎塞草也籠罩著悲愁。

今天與君重逢惆悵之意更濃重了,可知道出身微賤的灌嬰韓信也都已經封侯。

創作背景

此詩原題下有小註:蠻入成都,頻著功勞。“蠻入成都”指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南詔入侵成都之事。蜀將抗擊南詔有功。根據劉學鍇的觀點,此詩約作於唐文宗開成四年(839),此時或蜀將在邊地軍中供職。十年後二人重逢在西北邊塞之地,蜀將猶遲遲未得升遷官職,故作者作此詩以贈。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是為蜀將有功勞而無封賞抱不平之作,寫出了對蜀將戰功赫赫、忠心耿耿、文武雙全又出身高貴卻不能封侯的惋惜和同情,也隱含著對朝廷忽視功臣的不滿。借他人之杯酒,澆胸中之塊壘。

全詩四聯八句。首聯“十年分散劍關秋,萬事皆隨錦水流”,首句點明自己與蜀將十年前劍關分別,次句寫十年中世事變遷,反托“滯”字。“萬事”表明經歷滄桑,下文就是承“萬事”展開。頷聯“志氣已曾明漢節,功名猶自滯吳鉤”兩句是一篇之主,謂蜀將在南詔入侵時已用“頻著功勞”的實際行動表明了忠於朝廷的志氣節概,但十年後功名不立,“猶自”滯居下位。“已曾”與“猶自”構成轉折關係。著一“滯”字,突出了蜀將的有功無賞。頸聯“雕邊認箭寒雲重,馬上聽笳塞草愁”,寫蜀將的文采武功,出句形容蜀將箭法如神,對句表現蜀將文採風流。“寒雲重”“塞草愁”寫出蜀將閒置冷落景況,承“滯吳鉤”而申言之。尾聯“今日逢君倍惆悵,灌嬰韓信盡封侯”,“今日逢君”點明今日重逢,遙應首句“十年分散”;“倍惆悵”者,他人才能功績不及蜀將者均得封賞,獨君猶自留滯不遷也。結句似謂昔日出身、功業不如蜀將者如今居然都已封侯顯貴,而唯獨蜀將一直得不到封賞。

此詩中二聯均貼“蜀將”而言,僅首尾點明昔別今逢。其在藝術上的主要特色是從不同角度塑造了蜀將忠勇雙全的形象。頷聯突出表現蜀將的忠心耿耿,頷聯表現蜀將的文武雙全,結句還說明了蜀將還有高貴的出身。如此將領不得封賞,詩中為蜀將鳴不平的主旨不言而喻。

名家點評

明·陸次雲《五朝詩善鳴集址》:筆壯。

明·楊逢春《唐詩繹》:七八頂“滯吳鉤”申說,妙斥托筆。

清·胡以梅《唐詩貫珠》:言藝精而邊徼淒涼之況(“雕邊認箭”二句下)。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惜其立功而不侯,同於李廣(末二句下)。

清·管世銘《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七律凡例》:凡律詩最重起結,七言尤然。起句之工於發端,如……溫飛卿“十年分散劍關秋,萬事皆隨錦水流”。

清·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不脫蜀地(首二句下)。壯麗(“雕邊認箭”二句下)。

清·延君壽《老生常談》:溫飛卿七律,如《贈蜀將》《馬嵬》《陳琳墓》《五丈原》《蘇武廟》諸作,能與義山分駕,永宜楷式。

作者簡介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溫八吟”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並稱“溫韋”。現存詩三百多首,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箋注》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