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贈敬亭清越上人1
唐 張喬2
海上3獨隨緣,歸來二十年4。
久閒時得句5,漸老不離禪6。
砌木7欹8臨水,窗峰9直倚10天。
猶期11向雲里,別掃12石床13眠14。
作品注釋
1、敬亭清越上人:敬亭山廣教寺始建僧人,唐代著名高僧,又名清教,宣城人。自幼在敬亭山新興寺出家,唐武宗滅佛毀寺,會昌四年(公元848年),新興寺被毀。
2、張喬:生卒年不詳,今安徽貴池人,懿宗鹹通中年進士,當時與許棠、鄭谷、張賓等東南才子稱“鹹通十哲”。因避黃巢之亂,曾在九華山隱居。詩清雅巧思,風格也似賈島。
3、海上:海邊、海島。《呂氏春秋·恃君》:““柱厲叔事莒敖公,自以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則食菱芡,冬日則食橡栗。”新興寺慘遭浩劫後,清越發誓重建,他到處化緣,遠及海南、越南(時屬安南節度)等地,並結交官府名士掛單,名重一時。故有“海上”之說。
4、歸來二十年::從會昌四年(公元848年)開始到廣教寺始懿宗初年(公元860年))復建大殿落成及以後興盛約二十年,故有此說。
5、得句:得,得到的意思。得句,突然想到一個佳句。6、禪:禪又為古印度梵語的漢語譯音詞“禪那”的簡稱,佛教語。可略為“禪”。指靜坐默念。漢語意譯為“思維修”或“靜慮”,也有譯為“棄惡”或“功德叢林”者。7、砌木:砌,動詞,放置磚或石料以及粘結料。古代建築多為木架結構,
不像現在可用混凝土、鋼結結構等,故稱“砌木”。
8、欹:通"倚"。斜倚,斜靠。
9、窗峰:透過窗戶能看到山峰,形若天窗,故名。
10、倚:靠著。如,倚門而望。
11、猶期:猶,還,仍然。期,盼望,希望。猶期,還希望。
12、別掃:別,另外的,還。如,別開生面。掃,掃除。別掃,掃除榻上的灰塵,等待客人到來。喻指熱忱迎客。陸游《案題徐載叔東莊》:“南台中丞掃榻見,北門學士倒屐迎”。唐齊己《寄鄭谷郎中》:“自封修藥院,別掃著僧床。”
13、石床: 石頭壘成的床,又傳出家人用玉壘床。
14、眠:眠,《玉篇》:“眠,寐也。”這裡指“睡眠思慮,夢境遙想。”形容懷念期盼之深。
作品賞析
張喬,晚唐代詩人,約唐僖宗廣明中前後(公元880年)在世。今安徽貴池人,懿宗鹹通(公元860年)進士,當時與許棠、鄭谷、張賓等東南才子稱“鹹通十哲”。後因避黃巢之亂,與伍喬等同隱九華山,多與僧人交往,此時常來宣城,這首五律《贈敬亭清越上人》,就是這時候寫的。
首聯“海上獨隨緣,歸來二十年”,寫敬亭清越上人為復建新興寺(後改叫廣教寺)出家化緣到海南、越南等地,連同回到宣城有二十年之久。會昌四年(公元848年),唐武宗滅佛毀寺,新興寺被毀。而清越上人系宣城人,從小在敬亭山新興寺出家。他眼看寺廟被毀,發誓重建。於是他與眾僧到處化緣,遠及海南、越南(時屬安南節度)等地,並結交官府名士掛單,名重一時,故有“海上”之說。從會昌四年(公元848年)開始到新興寺(廣教寺)懿宗初年(公元860年))復建,大殿落成,以及後期興盛約有二十年光景,故有此說。新興寺(廣教寺)的重建,得益於希運大師與宣歙觀察使裴休。那時,宣宗登基前為避武宗難,從希運出家,隱匿宣城。宣宗皇帝登基後,對希運禮教敬有加。清越懇求希運上告重建該寺,宣宗皇上恩準,而宣歙觀察使裴休一家世代信佛,由他幫助,新興寺得以重現。
頷聯“久閒時得句,漸老不離禪”,寫清越上人閒時坐禪念佛,得到佳句,清越上人曾發現一事。宣城原有一座妙覺寺,寺同樣被毀,但舊址滋生出許多高大的樹木,足能做建寺之材,清越認為是天意,但一次龍捲風,將32株大樹連根撥起,清越悟出“今之立寺,無以易此也。”於是他泊將再營,苦心經營,又靜坐默念,祝天人合福,始終不離禪。詩人揭示出清越上人的靈慧,及其堅守精神。
頸聯“砌木欹臨水,窗峰直倚天”,描寫復建後的新興寺(廣教寺)輝煌與壯麗。“砌木”,古代建築多為木架結構,不像現在可用混凝土、鋼架結構等,砌木,用優質木料壘成。欹,通"倚",斜倚,斜靠。新興寺(廣教寺)被允許復建後,懿宗初年(公元860年))大殿落成,仍選址在水陽江邊,詩人刺使盧肇立寺碑並作銘、序,文中曰:“弈弈新興,敬亭南麓。巨構崇基,崢嶸煜煜。”透過窗戶能看到山峰,形若天窗,叫“窗峰”。清越對廣教寺的興建也有記事:“維時冠祠剎尊貌,踞極敞千戶,比其有階陛,得無堅強耶?”這具體描寫新興寺(廣教寺)重建後的情形。這聯具寫復建後的新興寺(廣教寺)的高聳與峻峙。
尾聯“猶期向雲里,別掃石床眠”,寫敬亭清越上人對新興寺(廣教寺)更高的嚮往,並為聚集更多的名僧作準備。新興寺(廣教寺)重建之初規模不大,人數不多,只有30多僧人,但清越上人有更多的向住,“向雲里”,是佛家一種更高的境界。“猶期”,是特別希望。“別掃石床眠”的別,是“另外的”、“還”之意,千方不能理解為“不”。這句話的意思是,還要掃除榻上的灰塵,等待客人到來睡覺,喻指熱忱迎客。果然,新興寺(廣教寺)建成後,僧人越來越多,唐代詩僧元孚也來協助清越。清越上人在廣教寺住持40餘年,僧舍達近千間,香火盛旺,高僧大德輩出,終於實現了自已“海上隨緣建新寺”的願望。
這首五律是一首贈詩,實際上寫了清越上人為復建新興寺(廣教寺)所作的貢獻,對清越上人的讚頌。時間跨度雖大,但語意精巧濃縮,層層推進,整個詩意清雅流暢,風格似賈島。詩的描寫前後推進,並寫清越上人由外界轉向內心,由萌發初念寫到堅守,由儒的一元轉到三教的多向,不但歌頌了清越上人的功德,也抒發了其美好的願望,這種思想當然也是詩人自身觸禪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