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內

《贈內》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詩詞之一。

作品原文

贈內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作品譯文

一年三百六十日,我每天都爛醉如泥。
你雖然是我的夫人,卻和漢朝太常卿周澤的妻子一樣。

作品評析

作為盛唐時期有“詩仙”之稱的才子,李白在詩歌上的成就是斐然的。後人一般是這樣評價李白詩的:清新自然,飄逸浪漫,豪放不羈,仙氣滿卷。按理說,詩樣的才情,詩樣的浪漫,自然也會造就詩樣的愛情。但與蘇軾、陸游、李商隱等人相比,李白的詩里似乎很少涉及到情誼,更別說兒女情長了,甚至有人說李白是不屑於談情說愛的。
其實不然,在唐代,“贈內詩”寫得最多、內容最為豐富的就是李白和白居易。元人方回曾評論李白:最善贈答篇,肺腑露情愫。
“贈內詩”,顧名思義,就是寫給妻子的詩。在李白流傳於世的大量詩篇中,“贈內詩”所占的分量並不多,只有十餘首。但即便是這為數不多的十餘首詩,還是可以從中看到李白對妻子的一片深情。
這一首《贈內》,顯得活潑輕鬆、情趣盎然,讓人讀了會心一笑。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另,唐代詩人白居易亦作有《贈內》(五絕):
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
他人尚相勉,而況我與君。
黔婁固窮士,妻賢忘其貧。
冀缺一農夫,妻敬儼如賓。
陶潛不營生,翟氏自爨薪。
梁鴻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雖不讀書,此事耳亦聞。
至此千載後,傳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間,不能忘其身。
所須者衣食,不過飽與溫。
蔬食足充飢,何必膏粱珍。
繒絮足禦寒,何必錦繡文。
君家有貽訓,清白遺子孫。
我亦貞苦士,與君新結婚。
庶保貧與素,偕老同欣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