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澗回族鄉

賽澗回族鄉

賽澗回族鄉,位於潁上縣城東南23公里,原為潁上縣至古鎮壽縣正陽關的過路店孜,南鄰霍邱縣,東毗壽縣,均以淮河為天然界限,北臨潁河,其地理特徵是個三面環水的地方,潁正公路貫穿全鄉,水陸交通方便,轄14個村,42自然莊,76個村民組,總人口23277人,5563戶,其中回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3%以上耕地面積29836畝,轄區總面積48.5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賽澗回族鄉賽澗回族鄉

賽澗回族鄉,位於潁上縣城東南23公里,三面環水,水陸交通方便,屬典型農業鄉鎮,地勢低平,主要農作物有大蒜、小麥等,是遠近聞名的“大蒜之鄉”。

歷史沿革

賽澗回族鄉賽澗回族鄉

賽澗原為潁上縣至古鎮壽縣正陽關的過路店孜,相傳原河下有泉眼72眼,鋪中祖師廟有3眼,其餘多部分在穆台子至彭台子村後河內,天旱水淺時可見,大小如拳頭、雞蛋不等,其中有一大泉眼,噴射泉水,如山澗飛瀑倒懸,故有“賽澗流泉”之美稱,乃“潁上八景”之一,清代曾於此設定驛鋪,故名賽澗鋪,現稱賽澗,據“縣誌”載:明初屬正陽關鄉,清代乾隆年間屬東六郡所,民國時期曾於此設鄉,1949年建賽澗鄉,1958年人民公社時,本鄉撤銷,轄區劃為垂崗人民公社,1961年建區劃社時,成立賽澗公社,1969年撤區並社,本社同時撤銷,1973年成立賽澗管理區,1979年建區劃社時復建賽澗公社,1983年體制改革中,更名為賽澗鄉,隸屬王崗區公社,1992年撤區並鄉時為原王崗大鎮的一個總支,1996年11月,成立賽澗鄉,1998年經省政府批准,成立賽澗回族鄉。

科教文化

全鄉初級中學一所,國小6所,幼稚園3所,適齡兒童入學率99.8%;教育普及率達99.8%;成人脫盲率98%;每村都有醫療室,鄉衛生院門診大樓2003年已投入使用,現共有醫生15人,科室8個,住院部面積110平方米,病床30多張,現有設備B超機一台,X光200毫安一台,半自動生化儀等,解決了全鄉人民看病難問題。

經濟情況

賽澗回族鄉賽澗回族鄉

該鄉屬典型農業鄉鎮,地勢低平,屬行蓄洪區,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豆、大蒜、蔬菜等,主要外銷農副產品有大豆、大蒜蒜苔、牛、養、雞、鴨鵝、豬和禽蛋和牛羊皮等,1996年11月建鄉以來,1997年全鄉糧食總產13153噸,農產業值1008萬元,工業總產值4758萬元,財政收入16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20元,至2002年全鄉糧食總產值17250噸,農業總產值4760萬元,工業總產值1400萬元,財政收入1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73元,2003年,因非典疫情和特大洪澇災害給該鄉帶來各種損失9000多萬元。

鄉鎮特色

賽澗回族鄉賽澗回族鄉原創先鋒獎

1、特色農業賽澗是遠近聞名的“大蒜之鄉”

該鄉人民種植大蒜已有幾百年歷史,這裡種植的蒜苔以粗大、白長、脆嫩著稱,遠銷山東、河北、內蒙、黑龍江、新疆等地,近年來,隨著種植業結構的調整,該鄉每年大蒜種植面積達6000畝以上。

2、高科技、反季節的“白色工程”

近年來,賽澗回族鄉人民積極進行種植結構調整,在種好常規作物的同時,注重經濟作物,目前,全鄉較為集中的大棚蔬菜生產周台、黃台兩村已達千畝以上,他們種植的反季節蔬菜除當地市場供應外,還銷往霍邱、壽縣、淮南、蚌埠等地。

3、利用水草資源優勢大量發展養殖業

賽澗人民尤其是賽澗回民民眾有著較豐富的養殖經驗,加之得天獨厚的水草資源優勢(有兩萬多畝外灘地)給賽澗畜牧養殖和水草提供了最佳條件。

特別是回民較集中的清真、周台、王台、賽澗等村民眾,家家戶戶搞養殖,形成了牛、羊、兔、雞、鴨鵝綜合飼養格局,走出了一條以農養牧,以牧促農的路子。

目前該鄉黃牛年底存欄數7千頭以上、山羊2萬隻以上,雞、鴨、鵝15萬隻以上,生豬5千頭以上,為了加快該鄉人民奔小康的進程,該鄉計畫大力推進農村科學實用技術,發揮少數民族的傳統優勢,逐步建立一批皮革、牛羊肉、蔬菜、大豆、大蒜等生產加工基地,在堅持擇優發展的同時,加大對少數民族的幫扶力度,促進賽澗民族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旅遊資源

賽澗回族鄉原為潁上縣至古鎮壽縣正陽關的過路店孜,相傳原河下有泉眼72眼,鋪中祖師廟有3眼,其餘多部分在穆台子至彭台子村後河內,天旱水淺時可見,大小如拳頭、雞蛋不等,其中有一大泉眼,噴射泉水,有“賽澗流泉”之美稱,為“潁上八景”之一。

安徽潁上縣的鄉鎮

潁上縣地處黃淮平原南端,淮河、潁河在潁上交匯。全縣面積1859平方公里,有151萬人口、160萬畝耕地,轄31個鄉鎮、24個居委會,有27個民族,漢族占99.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