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實驗室

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實驗室籌建於1985年;1986年實驗室主樓落成,VAX 11-785超小型計算機系統及Arc/Info、I2S等國際一流的軟硬體系統全部引進並投入運行服務,並啟動了第一個國家級的地理信息系統研究項目--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實驗(國家\"七五\"攻關第73項項目);1987年實驗室通過國家的驗收,對國內外正式開放。

名稱

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實驗室

簡介

一、發展歷史
 
二、實驗室機構組成
1)資源環境信息機理與套用研究室主要開展地球信息的形成原理、特徵及其傳輸的物理過程及模型、地球空間信息認知與空間思維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室主任為劉高煥博士。
2)資源環境科學數據中心主要研究資源環境科學數據的標準、共享體系,建立國家級的資源環境科學資料庫系統。中心主任為莊大方博士。
三、實驗室領導組織體系
實驗室實行學術委員會領導下的實驗室主任負責制。
學術委員會由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組成,負責制定實驗室學術發展方向,審核各項研究計畫,指導博士研究生;全面監督實驗室各項工作,定期考核研究進展,評審科研成果。
實驗室主任由正副主任組成,負責實施和管理實驗室各項研究活動,提出科學研究計畫,促進科研合作項目的形成,推動學科交叉,加強跨學科人才培養;組織各種學術活動,促進國際性學術交流,形成有顯示度的科研成果。
四、隊伍建設
我國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有19年歷史,年長的科學家開拓了這一方向,而它的發展則是青年一代的使命。實驗室自成立以來,一直重視人才的培養,努力加強自身隊伍的建設。以期造就新一代學術帶頭人和高素質的研究群體。
五、學科計畫
 為了有效地促進實驗室運行,集中有限的人力、資金與其它資源,在有限的目標範圍內,形成學科發展的優勢。實驗室推動和執行三項科學發展計畫,包括LreisData、LreisTech和LreisFinding,旨在建設可靠的資料庫、發展新技術、形成理論創新體系。
LreisData計畫:LreisData計畫旨在為教育和科研以及政府部門提供有關中國以及東亞地區的基礎資源與環境資料庫系統,促進地球信息科學的發展。本項計畫將由國家政府以項目方式、國際組織以交流和項目方式以及夥伴合作方式執行。 建成的資料庫系統實行有償服務,並著重支持科學研究與教育。
LreisTech計畫:LreisTech計畫旨在跟蹤國際地理信息分析前沿技術、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技術,形成可進入市場的技術專利與軟體產品。本項計畫將由國家政府以項目方式和高技術企業以股東方式共同支持發展。發展的技術產品由高技術企業開發商品,進入市場服務。
LreisFinding計畫:LreisFinding計畫旨在集中開展地球信息科學的理論基礎理論,尤其是地球空間信息模型的構模理論與方法,形成地球空間信息分析的理論體系與技術系統。本計畫與實驗室所開展的各種研究項目緊密相結合,並由實驗室重點支持,優先發展一些具有創新的基礎研究,為開展較大規模的研究提供前期的基礎
 
六、主要學術活動
"北京國際地理信息系統學術討論會"(IWGIS, Beijing)是實驗室一項重要的定期國際學術會議,每三年召開一屆,第7屆將於2006年召開。這是國際上最早的GIS專業性國際會議之一。
《地球信息科學》雜誌是實驗室創辦的國內外發行的定期學術雜誌,創刊於1996年,現同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中心、地球信息科學聯合實驗室聯合辦刊。該刊經過多項學術指標綜合評定及同行多位專家評議推薦,自2004年第1期起,被評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評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於2005年5月特頒發了證書。此前地球信息科學》學報已被收錄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核心期刊”和“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源刊”。
實驗室是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地理信息系統基礎理論與方法"專業委員會的掛靠單位及中國地理學會"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分會的掛靠單位,也是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委員會的成員單位。
七、實驗室系統設備簡介
實驗室機房擁有強大的軟、硬體資源。主要包括:線上式UPS供電系統、伺服器系統、大型數據存儲系統、高速網路系統、計算機外設、大型軟體系統。
1.線上式UPS供電系統: 機房的供電由兩台APC SL40KH 線上式UPS提供,每台UPS掛接64塊12V、100AH電池,可在外界電力中斷後為整個機房提供2小時的後備電力。
2.伺服器系統: 實驗室的伺服器系統由Unix伺服器系統和微機伺服器系統構成。Unix伺服器系統包括1台SGI Origin2000伺服器、2台Sun v880伺服器、1台Sun Enterprise250伺服器、1台Sun V6800伺服器構成,連線8台SGI O2工作站和2台Sun Ultra60工作站構成。微機伺服器系統由兩台Hp6000伺服器及多台DELL伺服器、聯想伺服器構成。提供用戶大型資料庫和大型地理信息系統及遙感軟體的套用。
3.大型數據存儲系統: 整個存儲系統分為兩個部分:磁碟存儲系統和磁帶存儲系統;磁碟存儲系統做為一級存儲系統(線上數據);磁帶存儲系統作為二級存儲系統(離線數據)。構成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儲區域網路已分享檔案系統。 磁碟存儲系統由Hitachi(日立)公司的HDS 9200磁碟陣列和HDS 9570V磁碟陣列組成,總容量為30TB。磁碟存儲系統採用RAID-5劃分方式,在保證硬體系統的冗餘性的情況下,提供了較高的讀寫性能。HDS磁碟陣列採用雙控制器,提供4個光纖接口,每條通路可達到200MB/S 傳輸速度 。 磁帶儲系統存儲採用了美國ADIC公司的Scalar 10K磁帶庫,磁帶庫的存儲配置採用8個LTO-1驅動器,整個磁帶庫的存儲容量是270TB(非壓縮)。目前的硬體配置其存儲容量可以擴展到395TB (非壓縮),該磁帶庫最大容量可擴展到924TB (非壓縮)。單台磁帶機的傳輸速度為15MB/s或更高;單機械手平均每小時可交換磁帶450次以上。 由一台Sun V880和一台Sun V6800伺服器組成的伺服器集群系統,安裝Oracle RAC大型資料庫管理軟體及ADIC SNMS已分享檔案系統和遷移管理軟體和Veritas Cluster Server高可用群集管理軟體等,實現大型空間數據的管理和數據遷移及備份的功能。
此外還有一台JVC DVD光碟庫,由350片雙面容量為9G的DVD糟片組成,可提供用戶3TB左右容量的DVD光碟數據共享及存儲空間。
4.高速網路系統: 實驗室網路主幹為千兆,支幹交換機採用千兆上連到核心交換機,交換到用戶桌面的速度為百兆。 核心交換機由一台Cisco 6509交換機組成,Cisco 6509交換機背板頻寬達到720Gbps,而且採用雙引擎和雙電源,充分保證網路交換的安全。Cisco 6509交換機擁有32個千兆光纖接口和48個千兆乙太網口。 二級交換機採用DLink公司的3624I交換機構成,該交換機背板頻寬達到21GB,採用千兆上連到Cisco 6509核心交換機。 實驗室的Cisco 6509交換機和所內Cisco 4506交換機採用雙千兆通道相連,構成雙機容錯互備的網路結構,充分分擔全所網路負載,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 實驗室採用內外網隔離方式,使用聯想網域2000防火牆通過Cisco 4006交換機連線Internet,充分保證用戶通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實驗室採用Sun Enterprise 250作為DNS域名解析伺服器和Web伺服器發布實驗室網站,Sun V880作為Web Mail郵件伺服器和備份域伺服器。
5.計算機外設: 大型數據掃描系統由一台A0幅面的Contex Chameleon TX彩色掃瞄器和一台Evolution 8黑白掃瞄器組成。 大型數據輸出系統由一台A0幅面的HP 5500大幅面彩色噴墨繪圖儀和一台B0+幅面的Epson Pro 9000大幅面彩色噴墨繪圖儀組成。 此外還有小幅面彩色掃瞄器、彩色雷射印表機、小幅面彩色噴墨印表機、光碟刻錄機等外設。
6.大型軟體系統: 實驗室安裝了250個License的大型地理信息系統軟體ArcGIS和10個License的大型遙感處理軟體PCI,及大型資料庫Oracle,可以提供全所科研人員線上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