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資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大學專業名稱,目的為培 養具備自然資源科學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有一定的綜合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 能夠針對土地、植物、水、土壤等自然資源開展綜合調查與評價、開發與利用、 保護與管理工作,從事土地資源管理、資源經濟、資源信息技術等行業的套用型 與研究型並重的高層次人才。

專業概述

北師大資源科學與工程專業適應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及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培 養具備自然資源科學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有一定的綜合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 能夠針對土地、植物、水、土壤等自然資源開展綜合調查與評價、開發與利用、 保護與管理工作,從事土地資源管理、資源經濟、資源信息技術等行業的套用型 與研究型並重的高層次人才。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資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修業年限:四年
授受學位:理學學士
專業代碼:081105

課程設定

專業課程

資源科學導論、經濟學原理、地質與礦產資源學、測 專業方向課程主要有 量與地圖學、地貌學基礎、氣候與氣候資源學、土壤學、水文與水資源學、植物 與植被資源學(含實驗) 、土地資源學、普通生態學、遙感原理、數據統計分析 與實踐、地理信息系統(含資料庫原理) 、管理科學原理、系統工程。 資源經濟與管理方向: 資源經濟學、生態系統管理學、國民經濟管理、城 資源經濟與管理方向 市規劃與管理、生態環境評價與規劃、資源測算的理論與方法、循環經濟學、資 源利用影響評價技術、資源政策與法。

土地資源方向

土壤理化分析、土地經濟學、地籍管理、生態系統管理學、土地信息學、土地規劃學、生態環境評價與規劃、資源測算的理論與方法、土地 政策與法。

培養特色

1、加強專業基礎學習 業基礎學習
2、加強專業基礎學習,學生對專業方向的選擇擁有充分自主權 前期不分專業方向打通培養, 大學三年級開始學生可在兩個專業方向自由選 擇其一深入學習。
3、才培養模式的多樣化 本科階段按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專業培養計畫對學生進行專業培養, 人才培養 模式靈活多樣。學生既可完成本科階段學習後即進入社會就業,也可完成本科階 段學習後即通過保送或者考試進入碩士研究生階段學習或直接攻讀博士研究生。 優秀者可公派出國留學。
4、 堅持小班授課,實現因人而異、充分挖掘潛能的精英教育 依託具有從本科生到博士後的完整高級人才培養體系的北京師範大學資源 學院、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及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資源科學 與工程專業師資力量雄厚,80%本科生課程均由教授、副教授親自主講,堅持小 班授課,實現因人而異、充分挖掘潛能的精英教育,構築高精尖人才培養通途。
5、設立本科生導師制,促使學生早期介入科研活動 設立本科生導師制,
6、四年級採取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方式,加強師生交流,實現個別指導、因 材施教。第 5 學期,教師根據各自的科研任務提出接收學生的條件,學生則根據 自己的學習狀況和興趣,與相關教師溝通。師生雙向選擇,確定指導 教師。 第 6-8 學期,學生通過參與導師組織的各類教學、科研活動,鞏固所學 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素養,鍛鍊實踐能力和分析能力,完成畢業論文; 同時參與導師的科研項目,提前進入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階段。
7、拓展學生參與實踐機會,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在本科教學計畫中,安排包含實驗和實習環節的課程。 每學年暑期安排 2 學分的野外實習。各學年的實習內容與理論課程教學 計畫緊密結合。 鼓勵學生積極申請本科生科研基金項目,2004-2010 年期間,資源科學 與工程專業本科生累計主持各級各類項目 49 項,參加人數累計 135 人。
8、積極推進本科教育的國際化 與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馬里蘭大學、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及德國斯圖加特大學 等歐美多所大學在學生聯合培養、人才引進、學術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 設有直接推薦優秀本科畢業生赴德國斯圖加特深造、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 派研究生等項目。
9、設立高額度、高覆蓋率的獎學金 除學校頒發的各類獎助學金外, 招生學院另設有總額高達 200 余萬元的企業 獎學金,學生覆蓋率達到 60%。所有類型的獎助學金覆蓋率則達到 100%。

從業領域

隨著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資源環境問題日益凸顯,資源學科受到 前所未有的重視,資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的社會需求量隨之不斷擴大。 畢業生畢業後可直接就業到國家和地方的資源經濟、土地管理、生態建設、資源保護和利用、 城市和區域發展規劃等各級政府部門、 各類相關研究機構和大專院校及企業從事 行政管理、教學科研、技術研發等工作。

深造領域

畢業生畢業後可繼續深造,公派留學;攻讀本校或其他重點院校的碩士研究生,優秀者可保送攻讀碩士或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