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全書共分6章,系統介紹了資源
環境監測與評價的國內外動向、理論、方法、技術及其在林業上的套用。內容包括網路及多資源;生物數學方法及套用;監測系統與設計;評價系統與組織;森林資源和環境監測與評價系統;林業工程項目管理的監測與評價。全書從資源環境監測評價理論切入,以組織監測評價系統的理論體系,設計專業、專項的系統驗證分析模式為線索,建立了監測、評價、控制、實施的監測評價理論及套用層次體系。
目錄
第1章 網路及多資源監測
1.1 全球性及國外網路
一、全球性自然資源監測網路
二、區域或國家網路
1.2 我國網路建設
二、我國環境監測的現狀與能力建設
1.3 森林環境監測及影響評價
一、環境影響評價因子及篩選
二、森林環境因子監測及方法
三、水土保持監測
四、森林生態系統健康及監測
1.4 多資源監測
一、森林遊憩資源監測與評價
二、水利漁業濕地資源估測
試讀部分章節
第1章 網路及多資源監測
1.1全球性及國外網路
人對自然界的態度應該是保護自然,即保護人類生活其中的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使之免遭破壞。自然環境是指環繞著人類的空間中可以直接、間接影響到人類生活生產的一切自然形成的因素和物質、能量的總體;而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條件下,自然界中對人類有用的一切物質和能量都稱之為自然資源,如:土壤、水、草地、森林、野生動植物、礦物、陽光、空氣等。自然資源是自然環境的組成部分,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保證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不使其遭到掠奪式的經營和破壞,也就是保護了自然環境。自然保護的目的是為了給當代和後代建立最舒適的生活、工作和生產條件,以保證社會的持續發展和經濟的繁榮進步。但必須指出,保護自然並不意味著保持自然的原始狀態,不許人們去觸動它;保護資源是為了最有效、最充分地利用自然資源,使可更新資源達到永續利用。而自然資源監測工作是保護自然的基礎和關鍵環節。
20世紀60年代以後,人類逐漸意識到由環境危機帶來的生存危機,人類看清楚生態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之後,就要尋找問題的出路,來協調人與生物圈的關係,遵循自然規律,維持生態平衡,保護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國際自然保護組織對自然保護事業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一、全球性自然資源監測網路
目前,幾個較突出的全球性自然資源監測網路有:國際自然保護監測中心(CMC),人與生物圈計畫(MAB),全球環境監測系統(GEMS)等。CMC和GEMS分別隸屬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同盟(IUCN),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IUCN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法國政府於1948年在法國的勞坦諾布連創立,其性質是為有效保護自然和自然資源而建立的國際性領導機構;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理事會,理事會下設生態、環境教育、規劃、政法、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區、物種保存等6個委員會和自然保護監測、環境法律、自然保護開發等3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