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試圖對當代資本主義及其引領我們的路向做一社會審視。 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資本主義的未來一直遭到嚴重質疑。今天的情形完全不同了,因為來自社會主義的挑戰已經土崩瓦解。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做過嘗試的地方,社會主義都遭遇了失敗並被迅速拋棄。資本主義儼然成為一種真正全球性的現象。 資本主義在世界範圍內的勝利引發了三個主要問題,這三個問題在不同指向上都關涉現代資本主義作為經濟“增長機器”的本質。第一個問題是,貧窮國家,包括非洲撒哈拉地區、中南美洲、南亞、中國以及東南歐洲等,能否有希望趕上北美、西歐和日本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還能夠像它已經為20%的富裕人們所做的那樣,根本改善世界其餘80%的人口的生活水平嗎?如果能,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的地球能否支撐如此大規模的工業產出擴張?正因為資本主義在控制自然增加產出方面是如此成功,它似乎威脅到地球上脆弱的生態平衡。 這三個問題在本書三個核心章節里予以討論。第二章考慮第三世界的發展問題;第三章關注環境生存問題;第四章涉及資本主義是否最終與人類幸福所需條件根本一致;從前,在第一章里概述了資本主義何以能夠如此成功地促進了技術革新和經濟成長,以及這一社會和經濟組織的革命性體制是如何首先形成的。本書最後(在第五章)簡要討論了,在一個作為替代選擇的社會主義已經衰落、新的分裂和挑戰正在出現的世界上,資本主義的未來將會如何。編輯推薦
當下關於資本主義的討論已經日漸變為一個褪色的話題,雖然作為一個爭執的對象,它已經盛行了一個多世紀。但是,這個話題又是如此威名赫揚,以至於忽略它又是不可想像的。 雖然,作為一部為特定概念下定義的作品,彼得·桑德斯的《資本主義》顯得遠遠不夠充分和完整,但是,如果把它看作觀察西方一些正統自由主義者觀點的窺鏡,那還是非常值得一讀的通過這部著作,我們可以考查到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西方一些學者因為自由資本主義在政治和經濟領域的優勢狀態,而所持有的一些簡單樂觀的觀點,他們把人類現代技術社會的成就武斷地歸於資本主義名下,並對來自於資本主義價值體系外的理論批評橫加指摘,甚至得出了一些關於資本主義未來不恰當的預見,非常明顯,這些觀點讓人難以苟同。尤其是,作者在一些文字中,著力於反駁馬克思主義關於資本主義的理論表述,但是自己卻割裂了經濟制度和其他制度之間的關係,只從經濟制度的運行狀態去描述資本主義,甚至把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等列齊觀,從而得出一些支離破碎的有偏見的結論,這顯然是作者的觀察角度的局限性所致。從作者的一些觀點可以看出,他對於其他價值體系的理論路數並不了解,尤其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缺乏認識和體會,所以其批評也顯得蒼白。而且,作者對於中國、蘇聯等國家的社會主義實踐也持有偏見,把一些挫折和彎路說成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缺陷,這是武斷和錯誤的。這些缺點在文章中是顯而易見的。在此提醒讀者注意,我們在閱讀過程中,一定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判斷,採取拿來主義態度,進行恰當的取捨。
作者介紹
彼得·桑德斯,英國蘇塞克斯大學社會學教授,同時還在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和德國擁有訪問教席。他是七部作品的作者,研究領域涉及政治社會學、城市社會學以及社會分層。在其最近的作品中,他探討了英國政府私有化規劃的社會後果。目前,桑德斯教授正致力於過去三十年間的社會流動模式研究。
目錄
第一章 增長機器
第二章 資本主義與貧窮國家
第三章 資本主義與環境
第四章 資本主義與人類幸福
第五章 資本主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