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北宋末年(約公元1119年),以山東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軍——水泊梁山好漢,被宋徽宗皇帝招安後,奉令攻打山西太原府,軍隊路過山西上黨沁縣時,與另一夥以田虎為首的農民起義軍發生了一場惡戰,雙方將士死傷無數,屍骨堆成山,血流成河。宋江部下有一炊官名叫宋哥,受傷後不願意再往太原進發,經過宋江同意,只好流落沁縣故村鎮落戶入贅。為了養活家小,他在鎮上開了一個“燒餅鋪”。因為宋哥是山東人,從小在周村學得一手打“燒餅”的絕技,所以在鎮上他製作的燒餅一出爐則售完。
一天宋哥出門討債,可巧小鋪進來幾位過路的客商要買燒餅吃,宋哥的夫人鐵姑說,我家掌柜不在,你們想吃燒餅,只好我做,可是我做得不好吃。大夥說:“只要能吃就行。”實際上,鐵姑早有心想親自做燒餅顯顯自己的本領。結果他在眾人的觀看下,一著急,把糖水當油抹在了每個燒餅的底部,往鏊盤上一放,都貼在了上面取不下來,急得她滿頭大汗,束手無策。這時正好宋哥討債回來,一進門則聞到燒餅的焦煳味,他上前一看,燒餅的面上鼓鼓的,就是取不下來,也不能往鐺里擱。宋哥只好將鏊盤豎起來轉動著烤餅的上面,待烤成金黃色時,他將鏊盤再放在鐺上,用鐵鏟將燒餅一個一個地鏟起讓客商們吃。由於客商們飢不擇食,狼吞虎咽地吃了個光。其中有一位客商說:“雖然餅子的底部有點煺但吃起來味道不錯、質感不錯、顏色也不錯。”客人走後,宋哥想,這種做法也好,既省油,又省火力,還省時間。後來他經過多次琢磨、試驗,演變成“貼餅翻鏊”的烤法。鐵姑問丈夫宋哥:“這種燒餅是我創製的,你得給他起個好名字。”宋
哥說:“這種燒餅是貼在鏊上烤熟取下來的,你又叫鐵姑,我看就叫他‘貼(鐵)鏊餅’吧!”後來歷代打燒餅的專業戶,就改成了現在的新型做法,為山西上黨燒餅系列增添了一個新產品。
相關詞條
-
夾砂褐陶鏊
最原始的烙餅工具這件河南省滎陽市青台遺址出土的鏊,平面圓形,周邊有經過捏塑的泥條形成的附加堆紋。三條瓦形足下部稍有內收,三足間形成的空間就是置薪燒柴的火...
名稱 使用情況 相關條目 -
麥油脂
—“鏊”上作業,“糊拉拖”就從半球形成為平面圓形。這就叫“餃餅皮”了。在它...的風味佳肴—“餃餅筒”了。餃餅皮一般是用麥粉做的,也有用粽絲刷把稀米漿刷在鏊...簡介 麥油脂 麥油脂 麥油脂 麥油脂又稱食餅筒,餃餅筒,五虎擒羊,錫餅...
簡介 烹製方法 風味特點營養價值 節日風俗來源 -
《唐祝文周四傑傳》
菊花枝,雪片紛飛大如手。安排暖閣擁紅爐,敲冰煮茗烘牛酥。寸齏餅兮...
-
鍋盔
分成每塊重約600g的面劑,推擀成直徑約22cm,厚3cm的圓形餅,上鏊...用木槓邊壓、邊轉,製成圓直徑八寸, 厚六分的菊花式圓形餅,上鏊烙制。第一...鍋盔到了秦代更是被發揚光大、普及推廣。秦人製作的鍋盔,個兒大、餅厚、瓷實...
食品淵源 製作原料 製作工藝 相關傳說 特點 -
仙桃鍋盔
直徑約22cm,厚3cm的圓形餅,上鏊勤翻轉,俗稱“三翻六轉”,烙得火..., 厚六分的菊花式圓形餅,上鏊烙制。第一鏊是上下火,火 候要小而穩,主要是...推廣。秦人製作的鍋盔,個兒大、餅厚、瓷實。據說鍋盔最初不叫鍋盔,因其外形...
簡介 相關傳說 鍋盔 鍋盔分類 -
麥焦
起源於黃岩,地方志上記載說是紀念戚繼光的。食餅筒又稱麥餅筒。用麥粉放貼鍋...加熱的平底鏊盤上,或順時針或逆時針拭勻上一圈即成,手藝好的攤成的拭餅不但...簡介這是台州的一特有小吃。食餅筒,又名五虎擒羊,顧名思義就是把各種...
簡介 做法 來歷 五黃 -
鍋魁
,厚六分的菊花式圓形餅,上鏊烙制。第一鏊是上下火,火候要小而穩,主要是給饃...、把面塊分成每塊重約600g的面劑,推擀成直徑約22cm,厚3cm的圓形餅,上鏊勤翻轉,俗稱“三翻六轉”,烙得火均勻,皮色微鼓時即熟,周圍並有菊花...
簡介 相關傳說 製作原料 製作工藝 風味特點 -
油酥餅
全部餅坯擀制好;6、鍋內放油,用旺火燒到六成熱時,將鍋端離火,用手勺攪動使油麵旋轉,然後將餅坯分批投入(每鍋炸5隻左右為宜);7、將鍋置中火上...,儘量的拉長。 12.將長條盤起。成餅狀。 13.全部是這個樣子的,漂亮...
菜品特色 製作方法 工藝要點 歷史傳說 營養價值 -
濰坊小吃
是安丘傳統名吃,始於景芝,歷史久遠,與三頁餅堪稱景芝白案佳品的孿生姊妹,為販...里煮爛,讓趕集的人們圍鍋而坐,用荷葉餅卷肉吃,喝湯不收錢,人們因為鍋子...,由廚師根據客人要求將原料切碎用荷葉餅卷好給客人食用,客人可根據自己的口味...
簡介 全羊宴 金絲面 棒棒雞 辣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