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斯汀格

費斯汀格

Leon Festinger:費斯汀格(1919-1989),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負和決策,並用實驗方法研究偏見、社會影響等社會心理學問題。他提出的認知失調理論有很大影響。1959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72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Leon Festinger(1919-1989),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繼Kurt Lewin之後,將完形心理學原理套用於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學者。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負和決策,並用實驗方法研究偏見、社會影響等社會心理學問題。1959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72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他最著名的貢獻即是在1957年提出「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其理論建構的主要來源起先是和他的學生隱身在一群信眾之中,研究他們的認知失調。這些信眾相信在某一日會有大洪水到來,他們的守護者會駕著飛船來解救他們,帶他們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對此Festinger和他的學生提出一個假設:假設有某人十分相信一件事,並假設他受到信仰的約束,因而採取不可挽回的行動。如此一來,假如在最後他有無法否認的證據顯示自己信仰之錯誤,那么這個人不會消沈下去,反而會產生更堅定不遺的信念。而Festinger他們的觀察結果也正如之前假設一般,當預言會有大洪水的日期到來了,沒有飛船也沒有洪水,一些堅定不移的信眾(可能辭了工作、變賣家產),反而更相信這樣的信仰,以此來彌補信仰與現實之間的差異。
之後又和Merril Carlsmith進行一項認知失調的實驗,他們要求受試者做一件無趣的工作,結束後告訴他們實驗的目的在於「對於工作有趣與否的預期,是否會影響之後的工作效率?」而這些人士屬於「無預期組」,並請他們告知下一位受試者這個實驗很有趣,以形成他們的預期。在這些受試者中有些被給予1美元,有些給予20美元,並被問到這件工作是否有趣?這個研究想要了解的是:事後所給予的酬金,會不會減少認知失調(一件無趣的工作,卻被要求告訴別人這是有趣的工作)的衝突,而認為這件事是有趣的。研究結果出人意料,得到1美元的人之中,較多人認為工作是有趣的,根據解釋:在那些得到20美元的人之中,他們會認為是因為20美元,而有合理的藉口說謊;而得到1美元的人,只能改變自己的想法,告訴自己這個工作是有趣的,以減少認知失調的情形。
根據上述的一些實驗結果,Festinger歸納出人類在處理自己信念受到挑戰時,我們的認知系統會進行一些處理。簡言之,「認知失調理論」主要在解釋當個體知覺有兩個認知(包括觀念、態度、行為等)彼此不能調和一致時,會感覺心理衝突,促使個體放棄或改變認知之一,遷就另一認知,以恢復調和一致的狀態。

1919年 5月8日:出生於紐約市,父親為刺繡工廠廠主。
1939年 畢業於紐約市立學院,進入愛荷華州立大學,在Lewin指導下,從事心理學研究。
1940年 取得愛荷華大學碩士學位。
1942年 取得愛荷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應聘為愛荷華大學副研究員。
1945年 任羅徹斯特大學飛機駕駛員甄選訓練中心統計專員。
1945年 參與Lewin於麻省理工學院所主持的團體動力研究工作。
1945-1955年:擔任密西根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史丹佛大學、以及紐約美國社會研究院新學院教授。
1955-1989年:榮任美國科學院院士。
1959年:獲頒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
1989年:病逝於紐約,享年70歲。

著名理論

Festinger在心理學上的貢獻,主要來自於在社會心理學上兩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社會比較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此理論為Festinger於1954年「論社會比較」論文中所提出,指出團體中的個體具有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以從中確定自我價值的心理傾向,受到社會情境之影響,個體時而與條件勝於自己者相比較,有時將與條件劣於自己者相比較,旨在追尋自我價值。
(二)認知失調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此理論為Festinger於1957年的「認知失調論」一書中所提出,認知失調論的基本要義為,當個體面對新情境,必須表示自身的態度時,個體在心理上將出現新認知(新的理解)與舊認知(舊的信念)相互衝突的狀況,為了消除此種因為不一致而帶來緊張的不適感,個體在心理上傾向於採用兩種方式進行自我調適,其一為對於新認知予以否認;另一為尋求更多新認知的訊息,提升新認知的可信度,藉以徹底取代舊認知,從而獲致心理平衡。此理論於性質上為解釋個體內在動機之主要理論,故而被廣泛用以解釋個體態度改變之重要依據。

著作專書

1956年:WHEN PROPHECY FAILS年: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認知失調理論》ISBN:7533842671.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9,
22頁,248頁. 開本:, 20cm. 中圖法分類:, B842.1. 讀者對象
1962年:Deterrents and Reinforcement:The psychology of insufficient reward
1964年:Conflict, decision, and dissonance《衝突、決策和失調》
1980年:Retrospections on Social Psychology《社會心理學回顧》 ,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年:認知不協調理論 譯自 《FORTY STUDIES THAT CHANGED PSYCHOLOGY》

人物貢獻

你是否曾經陷入過這樣一個處境,你不得不做一些或說一些與你態度或個人觀點相悖的事?很有可能你確實經歷過。每個人在某些時候都會經歷。當你那樣做的時候,你的真實態度或觀點發生了什麼變化呢?什麼也沒有嗎?好吧,也許真的沒有。然而,研究表明,在某些情況下,當你的行為與你的態度相反時,態度會有所改變以和行為保持一致。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出於實驗要求被迫發表一篇演說,而所要求的觀點或立場恰與他(她)自己的意見相左,那么演說者的觀點會轉向被迫接受的立場。
在20世紀50年代初,各種不同的研究將這種觀點的轉變解釋為兩個過程的結果:第一,在腦中演習演講過程;第二,試著往有利於給定立場的方向考慮。早期的理論認為,為了完成這項在腦中進行的任務,被試會使自己確信那種將採取的觀點。為了使這種推理更進一步,補充的研究被處理為提供被試金錢回報以讓其作出與自己觀點相反的令人信服的演說。他們預期,回報越豐厚,演說者的觀點轉變也會越大(這聽起來很合邏輯,不是嗎?)。然而,就像很多常識難以預測人類行為一樣,研究結果剛好相反。比起微薄的利益,報酬越多,所產生的態度改變越小。若用當時流行的學習理論(如操作性條件反射,強化理論等等)來解釋,這類結果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幾年之後,一個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研究者萊昂.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提出了深具影響力的著名的“認知不協調”理論,才解釋了以上的矛盾結果。認知指任何心理過程,如思想,主張,知識單元,態度或者信念。不協調就是指不一致。因此,費斯汀格指出,當你同時持有兩種或多種在心理上不一致的認知時,你就會感到認知不協調。此時,它會在不同程度上產生不適和壓力,其程度取決於這種不協調對你生活的重要性。由於你無法改變你的行為(因為你已經完成了,或者當時的形勢壓力太大),於是你只好改變你的態度。
費斯汀格的理論來源於緊隨1934年印度地震後廣布全印度的謠言報導。謠言預測,在災區之外還會有地震,而且規模更大,波及範圍更廣。這些傳言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費斯汀格很奇怪,人們為什麼要傳播如此具有毀滅性的聳聽危言。過了一段時間,他突然想到:也許謠言並非增加焦慮而是確認焦慮。也就是說,即使住在危險區之外,這些人仍然非常恐懼。這樣就產生了認知不協調:對自身恐懼的認知與缺乏恐懼科學證據相牴觸。所以散播將有更大地震的謠言就能確證他們的焦慮,減少他們認知的不協調。他們是先有感覺和行為,然後再設法將他們看待世界的眼光與之相吻合。

費斯汀格創立了一種理論,認為在我們的社會中你的公開立場通常會與你的個人觀點或信念大體一致。所以,如果你相信“X”,而公眾立場為“非X”,你就會感到認知不協調的不適。然而,假如你知道支持“非X”的理由顯然由壓力、報酬的許諾或者懲罰威脅所確證,這種不協調就會有所削減。你越將不一致的行為視為出自己願,你的不協調程度就越深。
有一種方法可以減少這種認知不協調的不快,就是改變你的個人觀點以使它和行為一致(即改變立場)。費斯汀格認為當不協調較大時,態度和觀點的改變也越多。考慮一下,假如有人給你一大筆錢,讓你在公眾面前發表與你真實觀點相反的立場,並且你同意了,然後假定其他人也對你作出同樣要求,但是給你很少的酬勞,儘管此事不值得一為,你仍然同意了。哪種情況下你的認知不協調更大呢?按照邏輯,在酬勞較少的條件下你的認知更不協調。因為你態度的前後矛盾缺少充足理由。因此,按照費斯汀格的理論,你的個人觀點在這種情況下會改變更多。我們來看看費斯汀格(在助手詹姆斯.卡爾史密斯James.Carlsmith的協助下)是如何檢測這個理論的。

假想你是一個報名參加了心理學入門課的大學生,其中課程要求你本學期作為被試參加多小時的心理實驗。你核對了公告欄,上面貼有眾教授和學長們正在從事的各類研究,然後你選中了一個持續2小時有關“行為測量”的實驗。如同其他心理實驗一樣,這項由費斯汀格與卡爾史密斯設計的實驗的真正目的是不能泄露給被試的,否則會使被試的行為發生嚴重偏差從而導致結果無效。原來的被試組包括71名心理學專業低年級男性學生。
你在約定時間來到實驗室(在這裡,實驗室是只是一個普通房間),你被告知這項研究耗時1小時多一點,所以在日程表上只能定為2小時。由於還有一點剩餘時間,主試告訴你一些研究心理學的人在訪問被試在實驗中的感受,然後要求你在實驗結束後與他們談談,然後你被授予第一個任務。
在你面前放了一隻內裝12個線軸的盤子,你被要求將盤裡的東西全都轉移到桌上,接著把線軸重新放入盤中,再弄空,再重裝,以此類推。你必須單手操作,速度自便。當主試一邊掐秒表一邊記錄時,你就一遍又一遍地反覆做半小時。然後盤子被移走,主試給你一塊釘有48個小方釘的木板。你現在的任務是把每個方釘順時針轉1/4圈,然後如此重複長達30多分鐘!如果這聽起來枯燥得令人難以置信,那么這剛好就是研究者的意圖。用作者的話來說,這部分實驗的目的在於讓每個被試產生統一的消極觀點。你也許同意這個目的毫無疑問已經達到了。在這項任務完成之後,實驗才真正開始。
被試被隨機分配到三個組中。在控制組,被試在完成任務後被帶到另一個房間中被問及他們關於剛完成的實驗的反應。其餘被試則被引誘入實驗更玄妙的操縱中去。在那個任務之後,主試假裝解釋實驗目的似的告訴他們,他們每個人都屬於被試組A,在操作前沒有任何提示信息。而B組中的被試在進入實驗室之前都會收到一個描述信息。他接著說道,B組中的被試所獲悉的信息是任務很有趣,而且要由一個本科生作為已完成任務的被試來傳達信息。必須記住,以上這些都是幌子,以使隨後研究中更關鍵的部分看起來真實可信,也就是說,這只是“故事的引子”。
然後主試離開房間幾分鐘。回來後,他繼續說道,發生了一些意外的麻煩事,他有些尷尬地解釋道,那個通常給B組傳達訊息的本科生剛好病了,B組有個被試正在等待,而他們很難臨時找個替補。接著他很有禮貌地問該被試是否願意加入研究,向正在等待的那個被試傳達信息。
研究者為了感謝他們的幫助會給其中一些被試每人1美元,而另一些被試則有20美元。被試同意後,主試給他一張標有“給B組”的紙條,上面寫著“這很有意義,我得到了許多樂趣,並且過得很愉快,這很有趣,很令人興奮。”然後被試得到1美元或20美元,並被帶到接待室去會見所謂新來的“被試”。他們被獨自留在接待室20分鐘,隨後主試返回,感謝他的幫助,並把他帶到訪問室,就像控制組的被試一樣,問他關於那項任務的真實想法。
這整個過程聽起來有點兒複雜,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根據預算共有3組,一組為了1美元關於任務的態度撒謊,一組為了20美元撒謊,而控制組則如實相告。由於程式錯誤,其中11名被試沒有列入最終的統計分析,所以每組共有20個被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