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貴州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是2004年新貴州大學成立後,由原貴州工業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工業與藝術設計系、原貴州大學建築工程系合併成立。 截止2008年,學院有教職工20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9人,中級職稱75人。從1989年起,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省部級三、四等科技進步獎10項;獲省、校級教學優秀獎13項,發表論文 300餘篇,出版專著16本。在研國家級、省級、校級科學基金項目十餘項。

學院簡介

貴州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是貴州大學學生人數最多、專業設定最多、且具備一定科學研究水平的學院之一。該院教職工辛勤工作,無私奉獻,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銳意進取,做出了卓越的成績。學院開設建築工程水利水電工程交通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基礎與岩土工程、建築學城市規劃、環境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廣告藝術設計風景園林產品設計12個本科專業,截止2008年在校本科生人數達3000餘人;另外,結構工程、水工結構工程、岩土工程、固體力學四個專業是國家教育部授予的碩士學位點,在校研究生65人。
該院結構工程是省級重點學科,結構工程實驗室是省級重點實驗室。
學院有實驗中心和實驗室,總建築面積達4540平方米。校、院對實驗檢驗中心和實驗室建設十分重視,注入大量資金改造5個實驗室,同時,實驗檢驗中心抓住西部大開發帶來的大好機遇,在教學、科研、對外服務等方面取得了較快發展。

歷史沿革

貴州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的前身是貴州工學院土建系,成立於1958年,經過改革、發展、調整、最佳化成為貴州工業大學的重點大系。1999年與原貴州工業大學建築系(成立於1993年)合併成立。2004年11月,新貴州大學整合學科專業,將原貴州工業大學工業與藝術設計系(成立於2001年)、原貴州大學建築工程系(成立於1998年)併入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貴州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建設人才,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已成為中國及貴州省各條戰線上的骨幹力量。

學院專業  

城市規劃專業(本科、學制五年)

培養目標:該專業培養具備城市規劃、城市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規劃管理、決策諮詢、房地產開發等部門從事城市規劃設計與管理,開展城市道路交通規劃、城市市政工程規劃、城市生態規劃、園林遊憩系統規劃,並能參與城市社會與經濟發展規劃、區域規劃、城市開發、房地產籌劃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規劃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城市規劃、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規劃、區域規劃等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城市規劃設計等基本訓練,掌握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和城市規劃管理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城市規劃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與城市規劃學科相關的知識,具有綜合分析城市問題、協調解決城市問題的能力;
3.具有城市規劃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家有關城市發展和城市規劃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城市規劃學科發展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7.具有計算機運用的能力。
主幹學科:建築學
主要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建築設計及原理、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設計、城市規劃理論與城市發展史、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城市地理學、城市經濟學、區域規劃、城市規划行政法規與城市規劃管理。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綜合社會實踐、城市認識實習、城市總體規劃實踐、計算機套用實踐、畢業設計等,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時間安排不少於40周。
該專業畢業生可到建設系統各級建築規劃設計院(所)、政府規劃管理部門、決策諮詢機構、教學科研單位、房地產公司以及與城市開發建設相關的部門和單位工作。  

建築學專業(本科、學制五年)

培養目標:該專業培養具備建築設計、城市設計、室內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在設計部門從事設計工作,並具有多種職業適應能力的通才型、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建築設計、城市規劃原理、建築工程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受到建築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項目策劃、建築設計方案和建築施工圖繪製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語言綜合能力;
2.掌握建築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獨立進行建築設計和用多種方式表達設計意圖的能力以及具有初步的計算機文字、圖形、數據的處理能力;
3.了解中外建築歷史的發展規律,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行為與建築環境的關係,與建築有關的經濟知識、社會文化習俗、法律與法規的基本知識,以及建築邊緣學科與交叉學科的相關知識;
4.初步掌握建築結構及建築設備體系與建築的安全、經濟、適用、美觀的關係的基本知識,建築構造的原理與方法,常用建築材料及新材料的性能,具有合理選用和一定的綜合套用能力,並具有一定的多工種間組織協調能力;
5.具有項目前期策劃、建築設計方案和建築施工圖繪製的能力,具有建築美學的修養。
主幹學科:建築學。
主要課程:建築設計基礎、建築設計及原理、城市規劃理論、室內設計原理、中外建築歷史、建築結構與建築力學、建築構造。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美術實習、工地實習、建築測繪實習、建築認識實習、設計院生產實習,一般安排40周。
主要專業實驗:建築聲學、光學及熱學實驗等。
該專業畢業生到建設系統各級建築規劃設計院(所)、政府規劃管理部門、決策諮詢機構、教學科研單位、房地產開發公司以及各單位基建部門工作。  

水利水電建築工程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該專業方向培養掌握基礎與岩土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工程師基本訓練,能在設計、施工、管理等部門從事地基基礎、工程勘察、房屋建築等技術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該專業方向的畢業生應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岩土力學、基礎與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論:掌握工程規劃、工程材料、結構分析和地基處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有關岩土工程測量與試驗、施工技術與組織的基本技術,具有工程製圖、計算機套用、主要測試儀器使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該專業方向開設的主要課程除公共必修課外有:土力學、岩體力學、工程地質、基礎工程、建築材料、工程測量、結構設計原理、施工技術與管理、地下建築結構、邊坡工程、基坑支護、建築鋼結構等。
該專業方向的畢業生適合在土木建築系統所屬單位,諸如建築設計部門,建築施工和工程勘察單位,從事基礎工程與岩土工程相關的技術和管理工作。  

交通土建工程方向〔本科、學制四年)

該專業培養公路、城市道路及一般橋樑的設計、施工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該專業以公路、城市道路及一般橋樑的勘測、設計、施工組織和管理為主要業務範圍。
該專業掌握工程力學,岩土力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工程規劃與選型,工程材料、結構分析與設計,地基處理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有關建築機械、電工、工程測量與試驗;施工技術與組織等方面基本技術;具有工程製圖、計算機套用、主要測試和試驗食品物基本能力,具有綜合套用各種手段(包括外語工具)查詢資料,獲取信息的初步能力;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規;具有進行工程設計、試驗、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該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公共必修課、計算機套用課、有關基礎理論課及結構力學、土質學土力學、結構設計原理、城市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橋樑工程、公路勘測設計、隧道工程等,以及選修道路交叉樞紐設計,瀝青路面,橋樑結構檢驗等課。
該專業畢業生具備交通及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從事道路、橋樑、隧道、路基路面、市政工程的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開發等部門的技術或管理工作。  

建築工程方向(本科、學制四年)

該專業培養從事工業與民用建築結構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開發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該專業學生掌握建築結構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現代化的施工技術,受到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試驗儀器操作和現場實習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建築工程的規劃、設計、研究、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該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公共必修課,計算機套用課,建築製圖測量學、結構力學、建築材料、土力學及基礎工程,混凝土及砌體結構,鋼結構,房屋落空、建築施工與管理。開設的選修課有:多層及高層建築結構,大跨結構、結構抗震、深基礎及山區地基等。
該專業畢業生可到建築系統所屬單位,省地、縣建築設計部門、施工工程局市政工程局、房屋開發公司,以及各單位基建部門工作。
該專業培養具有水利水電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水利、水電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該專業畢業生應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岩土力學、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工程水文學、河流動力學、管理學等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工程結構設計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掌握大中型水利水電樞紐、河道治理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技術;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套用能力;具有水利水電工程所必需的測繪製圖、運算和基本工藝操作技能;熟悉國家關於水利水電建設和管理方針、政策和法規;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水利水電工程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該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公共必修課、計算機套用課及有關基礎理論課、建築材料、測量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水力學、岩土力學、工程水文學工程地質電工學及電氣設備、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水利水電規劃、水工建築物、水電站、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工程經濟、項目評估與管理。選修課程有:房屋建築學、建築結構、排水工程、土木CAD等。
該專業畢業生適合在水電系統所屬各級設計部門、科研部門、管理部門及施工部門工作,也適合市政、交通、航道、港工、民用建築及房地產開發公司等有關部門工作。  

基礎與岩土工程方向(本科、學制四年)

該專業方向培養掌握基礎與岩土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工程師基本訓練,能在設計、施工、管理等部門從事地基基礎、工程勘察、房屋建築等技術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該專業方向的畢業生應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岩土力學、基礎與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論:掌握工程規劃、工程材料、結構分析和地基處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有關岩土工程測量與試驗、施工技術與組織的基本技術,具有工程製圖、計算機套用、主要測試儀器使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該專業方向開設的主要課程除公共必修課外有:土力學、岩體力學、工程地質、基礎工程、建築材料、工程測量、結構設計原理、施工技術與管理、地下建築結構、邊坡工程、基坑支護、建築鋼結構等。
該專業方向的畢業生適合在土木建築系統所屬單位,諸如建築設計部門,建築施工和工程勘察單位,從事基礎工程與岩土工程相關的技術和管理工作。

交通土建工程方向〔本科、學制四年)

該專業培養公路、城市道路及一般橋樑的設計、施工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該專業以公路、城市道路及一般橋樑的勘測、設計、施工組織和管理為主要業務範圍。
該專業掌握工程力學,岩土力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工程規劃與選型,工程材料、結構分析與設計,地基處理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有關建築機械、電工、工程測量與試驗;施工技術與組織等方面基本技術;具有工程製圖、計算機套用、主要測試和試驗食品物基本能力,具有綜合套用各種手段(包括外語工具)查詢資料,獲取信息的初步能力;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規;具有進行工程設計、試驗、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該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公共必修課、計算機套用課、有關基礎理論課及結構力學、土質學、土力學、結構設計原理、城市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橋樑工程、公路勘測設計、隧道工程等,以及選修道路交叉樞紐設計,瀝青路面,橋樑結構檢驗等課。
該專業畢業生具備交通及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從事道路、橋樑、隧道、路基路面、市政工程的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開發等部門的技術或管理工作。  

建築工程方向(本科、學制四年)

該專業培養從事工業與民用建築結構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開發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該專業學生掌握建築結構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現代化的施工技術,受到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試驗儀器操作和現場實習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建築工程的規劃、設計、研究、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該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公共必修課,計算機套用課,建築製圖測量學、結構力學、建築材料、土力學及基礎工程,混凝土及砌體結構,鋼結構,房屋落空、建築施工與管理。開設的選修課有:多層及高層建築結構,大跨結構、結構抗震、深基礎及山區地基等。
該專業畢業生可到建築系統所屬單位,省地、縣建築設計部門、施工工程局、市政工程局房屋開發公司,以及各單位基建部門工作。

道路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

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滿足西部開發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道路與橋隧工程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基礎理論知識和運算、實驗、測試等基本技能,具有本專業必要的專業知識,對本專業範圍內科學技術的新發展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一種外語,能閱讀本專業書刊文獻,學生畢業後能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科技和文化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能從事道路、橋樑與隧道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工作以及相關的其他領域的工作。
主要課程
土木工程製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鋼結構設計原理、土力學、基礎工程、道路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橋樑工程、鋼橋、隧道工程、橋樑施工及組織管理、隧道施工
師資簡介
道路與橋樑工程系現有教師1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博士4名,碩士研究生4名,另有1名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目前師資隊伍不斷擴大,職稱年齡結構趨於合理,逐步形成梯隊。

系部介紹

建築工程系

本系主要從事建築工程專業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工作,自58年建立,80年恢復招生以來,共為國家培養本專業高級專門人才二千餘人,其中研究生百餘人。本專業教師積極參與國家、省(部)等各級科學項目的研究,參與社會各項重大工程的設計與技術諮詢工作,在國內、省內擁有良好的知名度。
建築工程系現共有專職教師23人,在專任教師中,有教授2人,占9%;副教授11人,占48%;講師10人,占43%;助教0人,占0%。具有博士學位的3人,占13%,碩士學位的13人,占57%。具有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4人,註冊監理工程師2人,註冊造價工程師1人。
作為貴州省示範性專業、貴州大學品牌專業的土木工程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築工程系的全體老師正辛勤耕耘,近三年來教研室老師共發表論文50餘篇,申請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貴州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貴州省省長基金3項,校立基金多項,參與完成了貴州省多個重大工程的設計研究,在教學、科研、生產工作中兢兢業業,為土木工程專業建設和發展、為貴州的土木工程建設領域的發展的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展望未來,建築工程系的全體老師仍會繼續努力,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貴州省、為全國的土木工程專業的發展繼續添磚加瓦。

實驗室建設

貴州大學土木工程實驗室秉承“明德至善、博學篤行”的校訓,本著“加強基礎、注重素質、培養能力、激勵創新”的教學理念,構建了特色鮮明,具有良好示範和輻射作用的實驗教學平台。實驗室現分為力學實驗室、水工實驗室、建築規劃實驗室和實驗中心四部分。

力學實驗室

自2004年起,隨著貴州大學與貴州工業大學的合併,力學實驗室完成了實驗教學資源的重新整合。力學實驗室利用日行貸款、教學評估專向資金等專項以及學校配套經費的支持,總投資約200萬元。中心現有實驗室面積500多平方米。教學設備總資產約300萬元,實驗設備100多台套,其中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實驗設備50多台套。實驗教學人員5人,開出的實驗項目70個。每年參加實驗的學生達6萬人數時,涉及6個學院、31個專業。
(一)、開發創新型實驗教學新內容
力學實驗室一直把教學實驗項目的開發與創新作為改革的重點。在校內率先開展了力學創新教育,先後創建了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創新實驗室。實驗中不斷引入高水準研究成果,開發了一批創新型實驗項目。如材料的疲勞實驗,高強度鋁合金的研製實驗。為營造本科階段濃厚的創新氛圍,力學實驗室支持學生從教學實驗室走向第二課堂,積極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活動,將實驗教學與科研和工程實踐相結合。
(二)、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實驗教學師資隊伍
力學實驗室十分注重人才隊伍建設,採用專職人員和兼職人員相結合,固定人員和流動人員相結合的實驗教師崗位聘用模式,建立了以實驗中心主任為核心的逐層負責制。充分發揮以資深教授在實驗中心建設規劃中的指導作用,吸引了一批高層次人才積極參加力學實驗室的建設,形成了一支職稱、學位、年齡結構合理,理念先進,勇於創新的實驗教學師資隊伍。
(三)、先進的實驗設備和現代化的實驗管理系統
力學實驗室擁有先進的基於網路的儀器使用共享平台、實驗室開放教學管理平台和實驗室諮詢導航系統。各項軟硬體設施和實驗教學環境達到較高的水平,為實驗中心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水工實驗室

排水實驗室成立於2006年(現在仍在建設中),整個實驗室為日元貸款項目,共有199套設備,價值250萬人民幣。實驗室面積280多平方米。主要方向是水質淨化與污水處理。該實驗室擁有大型水處理模擬設備,水質分析設備、水泵特性分析設備。不僅可以指導和完成給排水專業教學及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的實驗,還可以對污水廠,自來水水廠的運行進行檢測、分析;為科研人員提供很好的科研平台。
目前在編實驗人員4人,其中副教授2人(均為兼職),助教1人,考慮到實驗室的發展,以建設成為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為目標,需擴大在編教師隊伍。完善實驗室的配套設施建設。
目前我實驗室計畫開出5個實驗,即混凝實驗光學顯微鏡的使用與水處理微生物形態的觀察、過濾與反衝洗實驗、Carrousel氧化溝、完全曝氣混合實驗。5個實驗均為演示性實驗。
給排水實驗室的建成,將改變給排水專業實驗為零的現狀,理論聯繫實際,讓學生枯燥的專業教學,變得多姿多彩。這樣會更利於學生理解專業理論知識,認識目前較新的處理工藝,為學生畢業後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實驗中心

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實驗檢測中心前身為原貴州工學院土建系實驗室,創建於一九五八年,長期擔任土建、水利、交通工程等專業的教學、科研性試驗,中心下設建築材料、岩土工程、建築結構、水力學、水工結構和交通工程六個實驗室。該實驗室主要配合土木、水利類專業建築材料、土力學地基基礎、土質學與土力學、水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橋樑工程等有關的理論課的教學,完成必須的實踐教學的基本訓練,以獲得適應社會生產、工程建設的基本技能,為後續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前,我國正處於基本建設的高峰期,對土木建築工程類的大學生要求越來越高,要求學生應該具有明確的工程意識,紮實的理論基礎,並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在畢業後能迅速適應其工作環境,為經濟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因此為了培養出合格的人才,加強理論學習,強化實驗教學性環節,重視和統一對實驗教學的認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中心實驗室目前擁有使用面積2429m,主要儀器設備254台(套件),總值約236.0萬元,專職實驗教學人員9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4人、中級4人、初級1人。近年來,在學校、學院、教務處等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通過我中心實驗教師的共同努力,實驗室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實驗條件不斷得到改善,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經有關專家評審,我中心於2000年~2002年先後獲得了由建設廳頒發的《建築施工壹級》資質等級證書和由交通廳頒發的《交通建設工程試驗檢測機構資質等級證書》。

碩士教育

貴州大學“結構工程”碩士點
結構工程是土木工程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學科。我校結構工程學科源於1958年原貴州工學院建校之初即設定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迄今,結構工程學科已累計培養了200餘名碩士研究生,2000餘名本科生。
經50年的建設和發展,本專業已成為貴州大學優勢專業和特色課程的代表,在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取得長足的進步,學科建設成效明顯:(1)2004年“結構工程實驗室”被評為省級重點實驗室;(2)2006年“結構工程”學科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3)2008年土木工程專業被評為貴州省示範性本科專業;(4)2009年土木建築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被評為省級實驗示範教學中心
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科研實力強勁、教學科研設施完備。目前有專職教學、科研人員30餘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貴州省省管專家2人,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對象2人;碩士導師1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8人。
自上世紀80年代,本學科即結合貴州省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致力於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結構工程的研究、開發和工程實踐,碩果纍纍。“預應力鋼格線結構”、“鋼筋混凝土空腹夾層板樓蓋結構體系”、“鋼-混凝土組合空腹板架結構”等大批研究成果不僅有力地推動了貴州省的經濟發展,還廣泛套用於廣東、四川、青海、安徽、吉林等省份,在國內相關領域享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和影響。
近年來,本學科領域教師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上百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省部級課題3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一項,三、四等獎10餘項;獲省、校級教學優秀獎7次;各類專利2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出版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30餘篇。目前承擔科研項目共3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3項,省部級項目6項,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的經費合計350萬元,年均經費在200萬元左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