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貴州剛竹(P.guizhouensis C.S.Chao et J.Q.Zhang)【別名】:白節斑(貴州土名)
【描述】:稈高16m,徑8cm,新稈綠色,疏被短刺毛,略粗糙,老稈灰綠色,節下具白粉;節間長30~41cm,稈籜紫黃色,具紫色脈紋,疏被棕褐色刺毛,無斑點;籜耳鐮刀狀(下部的較小),紫色,遂毛紫色,稀疏;籜舌微弧形或截形,高2mm,紫色,紫色,先端密被白色流蘇狀毛;籜葉窄帶狀,紫褐色具綠色條紋,直立或開展。每小枝2葉,葉鞘無毛,鞘口疏生直立遂毛,易落,葉片披針形,長8~11cm,寬1.1~1.6cm。稈形較大,竹材優良,為當地重要材用竹種,可供竹器家具、建築等用。
【分布】:貴州。
【命名來源】:[Bull.Bamb.Res. 1982(1): 3. 1982]
【中國植物志】:9(1):288
【組中文名】:剛竹組
【組拉丁名】:Sect.Phyllostachys
【亞族中文名】:剛竹亞族
【亞族拉丁名】:PHYLLOSTACHYDINAE
【族中文名】:倭竹族
【族拉丁名】:SHIBATAEEAE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亞科中文名】:竹亞科
【亞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