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奴隸貿易發生在資本主義進行原始積累的時候。資本主義的發展,使資產階級需要大批的廉價勞動力和巨額的財富或貨幣資本。要達到這個目的,資本家除了殘酷壓榨、剝削工人外,就是掠奪海外殖民地的大量財產。後來,美洲被發現,英國等殖民主義國家又把美洲作為巨額財富的來源地。大量土著居民如印第安人被成批地趕往礦井,當他們被榨乾最後一滴血汗時,他們又被成批成批地埋於廢棄的礦井之中。
黑奴工作
數以千萬計的非洲黑人背井離鄉,漂洋過海,被販賣到美洲以及印度洋、亞洲由殖民者開辦的種植園和礦井中工作,另一些黑人在捕奴、掠奴戰爭及販運途中死去。
上岸之後,這些奴隸在甘蔗種植園工作。當時的種植園是勞動力密集的產業,並沒有什麼機械化操作。英國商人選擇非洲黑人作為奴工,是因為他們認為黑人適宜於在炎熱條件下工作。還有一些奴隸,被帶到倫敦和愛丁堡這樣的城市當傭人。
歷史評價
馬克思曾指出,非洲變成商業性獵獲黑人的場所,是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之一,標誌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後來,黑奴貿易以及美洲的黑人奴隸制又為工業革命積累了資金。因此可以說,資本主義從頭到腳沾滿了非洲人民的鮮血。
所以有人說,一個個黑奴的軀體就是一塊塊磚,無數黑奴的血肉就是無數的鋼筋水泥,極度繁榮的歐美城市倫敦、阿姆斯特丹、馬德里、紐約等,都是靠這些磚塊一層層壘起來、靠這些鋼筋水泥一點點澆灌而成的。
發展過程
1、概況
黑奴貿易大約經歷了四個世紀。除奧地利、波蘭和俄國等少數國家外,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以及美國都先後參與了這一罪惡活動黑奴貿易的過程,大體可以分成三個時期。
2、第一時期
5世紀中葉至17世紀中葉為第一時期;1441年,由安陶·貢薩爾維斯和努諾·特里斯陶率領的一支葡萄牙探險隊,在布朗角附近沿海劫掠了10名非洲黑人,帶回里斯本出售,是為黑奴貿易的開始。
在15世紀後半葉,葡萄牙人從西非沿海販運黑奴去本國充當家務和農業勞動力,或販運至馬德拉群島、加那利群島和維德角群島等大西洋島嶼新辟的甘蔗種植園中工作,每年販奴大約500—1000名。但是,直到16世紀初,葡萄牙人在西非的黑奴貿易,其價值遠遠趕不上黃金、象牙、胡椒等非洲產品的貿易。
16世紀,西班牙人在向西印度群島及美洲大陸進行擴張掠奪的過程中,對土著印第安人進行了滅絕人性的屠殺,並企圖奴役印第安人,但沒有成功。西班牙人發現,印第安人不適宜於繁重的田間勞動,一個黑人奴隸頂得上四個印第安人。為了滿足那裡發展熱帶作物種植園及開發礦藏對勞動力的需求,他們決定從非洲運進黑人。1501年,即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不到10年,伊斯帕尼奧拉島就從葡萄牙運進了第一批黑奴。這是向美洲販賣奴隸的濫觴,也是美洲實行黑人奴隸制的開端。
從16世紀末17世紀初起,美洲奴隸來源從西非迅速轉向剛果安哥拉地區。其中至少有兩個因素值得提及:第一,聖多美的甘蔗種植園面臨巴西的競爭,到16世紀末17世紀初逐步衰落,這意味著幾內亞灣本身對剛果安哥拉奴隸的需求減少了;第二,從17世紀初起,葡萄牙人開始在羅安達內地訴諸軍事行動,或通過直接掠奪,或通過同當地非洲人的貿易而獲得了新的奴隸來源。
3、第二時期
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為第二時期,由於美洲種植園的發展,黑奴貿易在這一時期走向高潮;17世紀中葉起,歐洲由於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例如,咖啡成為主要飲料、蔗糖消耗量激增等),對熱帶產品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從而促使西印度及美洲大陸生產熱帶產品的奴隸種植園獲得巨大發展。這成為黑奴貿易興盛的原因。
1625年第一批英國移民來到巴貝多,種植菸草、棉花、藍靛等作物。
1641年首次引種甘蔗,巴貝多因而被稱為“西印度糖島之母”。這裡運進黑奴數量便由此成倍增長。
17世紀末18世紀初,牙買加種植園的發展逐漸取代巴貝多的地位,其運進黑奴的數量也超過巴貝多,奴隸與白人的比例高達10比1。17世紀末,種植園奴隸制已經成為西印度群島的經濟基礎。因此,僅在17世紀後半葉的50年間,非洲大西洋沿岸賣給歐洲人的奴隸數量就超過以前200年的總數.
巨大利潤
把非洲黑奴販賣到美洲,可以得到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益,所以,不少資本家紛紛把精力投入到販奴活動中。1730年,拿四碼白布就可以在非洲換取一個黑奴,把這個黑奴運到牙買加,可以賣60至100英鎊。18世紀末,一艘販奴船往返一趟,運300多名黑奴就可獲利一萬九千多英鎊。
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尤其是最先壟斷奴隸貿易的葡萄牙,都在販奴運動中發了橫財,為本國的資本主義發展準備了十分充足的條件。販奴貿易為許多英國創造了大量財富,為現代資本主義制度奠定了一塊基石。英國的一些城市,比如布里斯托,倫敦,利物浦,就藉助販奴貿易而繁榮起來。
販奴方法
1、掠捕
最初奴隸販子親自去非洲大陸掠捕,在掠捕過程中,有不少販子被打死打傷。所以,他們不久就改變策略,自己只端坐一方,讓非洲本地的黑人頭目去捕捉自己的同胞,這樣更加安全、更加有利可圖。捕獲到奴隸之後,為了防止他們逃跑,奴隸販子把黑奴一個個用鐵鏈鎖起來,甚至用鐵絲從黑奴的肩胛骨處穿起來,然後囚禁於牢籠之中,等待運往美洲。
2、運輸
一般的販奴船從歐洲起航以後,直接從歐洲各地開往非洲西岸距美洲最近的內亞灣,在這裡,用船上的商品換取奴隸。奴隸上船後,在每一個奴隸身上都要烙上所屬奴隸主的姓名,之後,戴上腳鐐手銬後串上鐵絲,就象運送一頭豬、一隻大象那樣把奴隸塞進擁擠不堪、污濁熏天的船艙之中。奴隸們的大西洋之旅條件非常惡劣。船上缺乏淨水,食品也少。許多人在船上死亡。
運送過程中,經常是各種疾病兇猛肆虐,還不時流行瘟役。疾病和瘟疫奴隸主非常關心,他們害怕這樣會影響利潤,所以,只要發現患病黑奴,尤其是奄奄一息者,他們就會立刻把他們扔入大海之中。儘管如此,奴隸的殘廢率仍達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五十。
對於敢於反抗或不聽從他們擺布的奴隸,奴隸販子會施加他們能夠採取的任何處罰,輕者以皮鞭抽打,重者被砍頭、挖心、斷其手足、以繩索活活勒死以及扔到一望無際的海水之中等。這些手段殘忍、毒辣,令人觸目驚心。不少奴隸不堪忍受這種非人待遇,一有機會他們就奮然反抗奴隸主,毆打奴隸販子,或者是逃亡,有些奴隸則寧願跳海自殺!奴隸們在用種種方式方法表示著他們對這種殘忍的販奴制度的反抗。
3、販賣
1769年,殖民主義者貼出了一張販賣黑人的廣告,原文是這樣的:1769年7月24日,查爾頓,下月3日,星期四,將拍賣94個年輕、健康的黑奴。其中,成年男子39個,成年女子24人,男孩15人,女孩16人。這些奴隸是由戴維和約翰·狄亞斯公司剛從獅子山運達的。由此我們可以略窺當年奴隸貿易的一斑。這張廣告仿佛在展示著當年殘無人性的掠奪者的赤裸裸的兇惡本質。
廢除過程
1、奴隸起義
從1700年到1845年,僅在英國和美國販奴船上就發生了五十五次奴隸起義,而在美洲廣大奴隸遭受奴役的殖民地區,這種反抗就更加激烈。光是美國黑奴就舉行過250多次起義!奴隸起義影響最大者,要算1790-1803年的海地黑奴起義,這次起義極大地震動了整個世界,敲響了拉美殖民地奴隸反對殖民統治者的警鐘。其領導者杜桑雖然受到法國殖民者背信棄義的欺騙,被捕而死,但海地人民仍然堅持鬥爭,最終於1804年建立了獨立的海地國,這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由奴隸創建的國家,他極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國人民反對殖民主義的鬥志,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2、發展需要
販奴運動的起因是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的需要,同樣,販奴制度的廢除也是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必須。由於奴隸經常反抗、怠工、罷工、逃亡,甚至起義等,奴隸主感覺到光靠壓榨奴隸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另外,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家需要的是自由勞動力,這種自由勞動力隨著大工廠的出現,其需求量越來越大,所以,客觀上為奴隸自身的解放提供了條件。
3、1861年
俄國直到1861年才徹底廢除農奴制。同樣在1861年,美國的林肯當選總統,在美國為了廢除農奴制,甚至爆發了南北戰爭,這是人類近代史反對奴隸制的一次最重要革命。整個戰爭進行了四年,林肯發布了解放黑人奴隸的法令,隨著南北戰爭的勝利,奴隸制在美國才得以廢除。法國大革命後1784年成為第一個宣布廢除奴隸貿易的國家,但是由於政治經濟因素,直到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後,奴隸貿易才基本中止。
可以說1861年具有世界反對奴隸制的紀念意義,正是由於林肯、格蘭特、斯坦頓、謝爾曼領導的解放戰爭,不僅實現了美國的統一,更重要的是,摧毀了世界上最大的奴隸市場,為最終廢除奴隸制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直至1890年7月布魯塞爾會議作出廢除非洲奴隸貿易的決議,黑奴貿易才算正式終止。
現今影響
第一,對非洲社會生產力起了極大的破壞作用。損失了大量人口,黑奴貿易大量毀滅了生產力的首要因素——勞動者本身,並在非洲內部造成連續不斷的政治紛爭和軍事動亂,致使社會動盪,農村凋蔽,田園荒蕪,直接破壞了農業生產。
第二,奴隸貿易客觀上使非洲東西沿海和近海地區的社會經濟關係開始發生某些變化。以奴隸貿易為主的大西洋貿易的發展擴大了西非同外部世界的聯繫,使西非對外聯繫的主要渠道由撒哈拉商道轉向大西洋海上,開始逐漸形成對外依賴的經濟布局。使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陷於崩潰,文化遭到混滅性破壞,擾亂了政治穩定,掠奴戰爭造的恐怖造成了社會的極端混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非洲長期落後,受壓迫的窘境。
第三,種族歧視是黑奴貿易帶來的直接惡果。在古代和中世紀,世界上並不存在種族優劣論。種族歧視是奴隸貿易時代最醜惡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