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國際化

貨幣國際化

貨幣國際化是指一國貨幣被該貨幣發行國之外的國家或個人、機構所接受,在國際範圍內貨幣的主要職能。它隨著世界市場的形成和國際貿易的發展而形成。在國際貿易中,商品的價值突破了地方的、國家的界限,普遍地形成國際價值。與此相應,貨幣一越出國內流通領域,便失去了在這領域內獲得的價格標準、鑄幣、輔幣和價值符號等地方形式,又恢復原來的貴金屬塊的形式。

四個階段

貨幣國際化 貨幣國際化

第一階段

經常項目下的國際收支實施自由兌換,即政府不對私人部門因商品和服務貿易等的交易需要,而進行的本外幣兌換進行限制,僅僅對私人部門的交易真實性進行檢驗。

第二階段

資本項目可兌換,即政府不對私人部門因投資和金融交易等的需要而進行的本外幣兌換進行限制,迄今除比利時等屈指可數的小型開放經濟體之外,絕大多數國家達成本幣的資本項目可兌換和政府對資本流動有少量限制並不矛盾。

第三階段

政府推動本幣的國際化,使其成為其他國家可接受的交易、投資、結算和儲備貨幣,至今最主要的國際貨幣顯然是美元和歐元。

第四階段

政府對並不發生跨國交易的、境內居民的本外幣自由兌換也不進行限制,即充分的可兌換階段。

目前人民幣已經走完第一階段,正向下一階段努力。

需求因素

經濟規模

貨幣國際化 貨幣國際化

一國貨幣的國際化,從本質上說是經濟國際化的產物,是該國總體經濟實力在貨幣形態上的反映,因此經濟規模決定了該國貨幣在國際市場的潛在使用情況。美國的情況尤其顯著,其占全球GDP的比重由20世紀初的10%上升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20%,帶動美元地位於上世紀20年代超過英鎊。日本占全球GDP的比重從1970年的7%上升至1988年的16%,也帶動日元於上世紀80年代成為儲備貨幣之一。China and Frankel 2005的研究表明,主要貨幣發行國在世界總產值中所占比例每上升1%,短期來看會相應地造成該貨幣在各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中所占比例上升約0.1%,長期則會上升2.2%。

貿易規模

國際貿易是貨幣國際化的基礎,貨幣國際化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客觀要求。其主要衡量指標是進出口量占世界貿易規模的比重。除了貿易總量,在進出口貿易中對計價貨幣的選擇和使用也會直接影響到一國貨幣的需求量。按照國際慣例, 在已開發國家之間, 大部分貿易都是以出口方貨幣計價;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之間的貿易更多地採用已開發國家的貨幣或者是美元這樣的世界貨幣。

通貨膨脹率、匯率波動程度

良好的國際貨幣體系必須具備三個特性:調整性、流動性和可信性。可信性指的是國際儲備貨幣的保值程度,而能夠衡量貨幣可信性的指標主要包括貨幣發行國的通貨膨脹率(通脹越高,則該貨幣的實際購買力損失越大)以及其名義有效匯率波動程度(波動性越大,則持有該貨幣的風險也越大)。

金融結構的完善和貨幣的可兌換性

要取得國際貨幣地位,一國的資本市場與外匯市場必須開放且高度發展。以日本為例,其政府為提升日元地位而採取的措施中,放開歐洲日元市場和建立東京離岸金融市場(如降低準入限制, 實行永久性租稅政策) 是至關重要的步驟。為了適應日元國際化的需要,日本政府先後放開了政府短期債券市場和貼現短期國債市場。日本於1986 年建成東京離岸金融市場, 到1990年,非居民的日元交易量就從192億美元飛速增加到2150 億美元, 占非居民貨幣交易量的比重也從21.6%上升到43.4%。

因素分析

國際貨幣的職能分析

貨幣國際化 貨幣國際化

國際貨幣是在價值尺度、交易媒介和儲藏手段三個職能上的延伸。國別貨幣要成為國際貨幣,其貨幣職能必須國際化:一是價值尺度職能 ,即個人交易中作為記賬單位,用於賬面資產的標價,在國際貿易中作為計價貨幣,用於商品勞務和金融資產的標價;在官方機構中執行貨幣錨或基準貨幣,供政府在制定貨幣平價或外匯交換時所使用。貨幣對內、對外價值的穩定是影響該職能的主要因素,其中對內價值一般指國內的物價水平,對外價值則一般指實際有效匯率水平。二是交易媒介職能,即在個人商品與勞務交換中作為交易貨幣;被官方機構作為干預貨幣,用於政府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和為國際收支逆差進行融資。此時影響該職能的主要因素就是交易的規模,包括實物貿易規模和金融交易規模。三是價值儲藏職能,在個人交易中作為資產貨幣,即個人在持有對外資產時使用的貨幣;在官方機構中作為儲備貨幣,是政府在持有官方對外資產時使用的貨幣。該種貨幣價值的穩定性和收益性是影響價值儲藏職能的主要因素。

基於貨幣職能的國際化因素分析

按照“新貨幣經濟學”(New Monetary Economics, NME)的理論,國際貨幣的各種職能在自由市場的條件下會相互分離。據此,研究一國貨幣在國際交易中執行價值尺度、交易媒介和價值儲藏職能,成為具有國際影響的國際貨幣,可以分別從國際貨幣不同職能的角度出發,來探尋實現各職能所應具備的條件。

一、影響價值尺度職能的因素

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作為記賬單位使用。根據前面的分析,一國貨幣要想從不具有國際網路效應的國內貨幣發展到國際貨幣,最重要的是完善該國貨幣的內在價值,使得市場上的交易個體願意放棄原來使用國際貨幣所享用的外部性,並願意承擔轉換貨幣時的轉換成本,來選擇該國貨幣進行國際交易。其中內在價值主要指它的使用價值,即作為記賬單位來說所具有的便利性和流通性,以及由此為交易個體帶來會計成本上的節約。第二是作為計價貨幣使用。按照傳統的定義,計價貨幣是指在民間交易中用以表示國際間商品與勞務的買賣價格,以及進行國際投資表示債權債務金額的貨幣。具體來說,就是不經貨幣發行國家管理當局批准,不能自由兌換為其他國家貨幣的外匯,只能根據有關兩國的協定,在相互之間使用。一國貨幣在國際交易中用於計價貨幣的比重,實際上是一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貿易結構和對外貿易流向以及該國貨幣在國際上被接受程度的一個綜合反映指標。

根據上面對國際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的分析可以看出,國際貨幣對交易個體來說是作為計價貨幣和記賬單位存在。交易個體在選擇何種貨幣作為計價貨幣時,會充分考慮該種貨幣的幣值和計量單位的大小:首先,價值穩定的貨幣有利於交易個體核算成本與收益,也減少了為防止外匯風險的套期保值成本。另外,被用於金融資產標價的計價貨幣,或被其他國家居民所持有的,在貨幣發行國之外流通使用的替代貨幣,都需具有幣值穩定的特點。其次,由於在國際交易中一般是大宗商品交易,因此傾向於使用面額較大的交易媒介,如美元、歐元和英鎊等,日元由於其面額較小,因而在國際交易的計價貨幣中所占份額相對較小。

貨幣國際化 貨幣國際化

除此之外,對於官方機構來說,貨幣價值尺度職能的體現是選擇何種貨幣作為釘住貨幣。一種貨幣被其他國家釘住,除了兩國經濟關係密切程度外,貨幣的穩定性是重要條件。只有一國貨幣穩定,釘住該國貨幣才有助於增強釘住國國內的貨幣的穩定和政府政策的信譽,起到穩定釘住國國內經濟發展,促進貿易與投資的目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元仍然是主要的釘住貨幣,法郎由於其歷史的原因,是另一個主要釘住貨幣。其他貨幣,主要是歐元和日元作為釘住貨幣的地位一直在上升。

二、影響交易媒介職能的因素

國際貨幣作為交易媒介的存在,可以大幅度降低貨幣間的交易成本。交易貨幣不存在時,每一種貨幣都需要進行兩兩交換,才能實現所有貨幣之間的兌換。當交易貨幣存在時,則每一種貨幣只需要與這種交易貨幣相交換,就能實現所有貨幣之間的兌換。目前世界上存在180多個國家的150多種計價貨幣,如果每一種貨幣都兩兩交換,那么需要交換n(n-1)/2=150×(150-1)÷2=11175次;但如果選擇其中一種計價貨幣作為交易貨幣,所有的貨幣都以這種交易貨幣來報價,那么需要交換的次數就變為:(n-1)=149次,交易成本減少了99%。由此可見,交易貨幣的存在可以大幅度減少市場上的交易成本。

在國際經濟往來中,影響交易貨幣選擇的因素主要是交易的規模,主要包括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和實力、實物貿易的規模和金融市場的廣度與深度。

1.經濟的總量和實力

一國的經濟實力往往決定了該國貨幣的國際地位,一國貨幣的國際化從根本上是該國經濟實力的一種反映。首先,一個總量較大的經濟實體可以為本國貨幣提供較堅實的經濟基礎,而且有實力抵禦經濟的外部衝擊,不易受到經濟波動和各種外部風險的影響。其次,國家經濟規模越大,經濟實力越強,其貨幣的競爭力也相對較強,給交易者帶來的信心越足。另外,規模大的經濟實體在國際交易中的網路外部性越大,交易成本減少的也越多,因而給貨幣使用者帶來的收益也越大。經濟的總量和實力一般用國內總產出來衡量。對美元、歐元和日元三種主要國際貨幣進行計量可以看出,三種貨幣與其貨幣發行國的經濟規模成正相關關係,按經濟總量排名的世界前三名,其貨幣的使用也分別為世界前三名。其中美國和歐元區的經濟規模基本占世界總產出的20-25%左右,與之相應,美元和歐元在交易貨幣中所占的份額也穩居於前兩名。

2.實物貿易規模

對於交易成本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但最為主要的就是交易的規模。交易規模的大小與交易成本的高低成反向變動關係。交易規模越大,交易成本越低;交易規模些小,交易成本越高。從實體貿易在世界所占的分額來看,世界上主要三種國際貨幣的發行國及地區:美國、歐元區和日本,三個國家或地區的貿易份額分別是世界前三名,其中歐元區和美國的貿易份額始終在7%以上,美元和歐元的在世界計價貨幣中的市場份額也始終居於世界前兩名。由此可見,貿易的規模對世界交易貨幣的影響具有直接的作用。

3.金融市場的廣度與深度

一種貨幣要想成為國際貨幣,該貨幣發行國必須擁有一個較為開放的、交易規模巨大、體制健全的金融市場,也就是金融市場應具有相當的“廣度”和“深度”。其中,金融市場的廣度是衡量一個國家金融發達程度的重要指標,在國際經濟活動中,主要包括金融市場的交易,特別是外匯交易總額,金融工具和交易的產品種類等;金融市場的深度則指擁有發達完整的二級市場。發達的金融市場提高了國際社會對本國貨幣的信心,擴大了交易者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同時,金融市場越發達,市場參與者越多,交易量就越大,這樣也有助於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另外,發達的金融市場還可以為中央銀行及各國投資者提供成本低、安全性高、流動性強的金融工具,有利於交易商對國際貿易活動中的外匯風險進行管理。除了廣度和深度外,金融市場的彈性是其發達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所謂彈性是指應付大的突發事件和經濟衝擊的能力,即當市場上發生大規模的交易而後價格能迅速做出調整,對供求的突然改變和失衡能夠迅速靈活的通過市場機制使其恢復正常或均衡,從而不致引起市場上大的波動。只有高度發達的金融市場才能為交易者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務,才能吸引更多的貨幣和資金吸引到該市場上,從而為該國貨幣的國際化創造條件。歷史上紐約、倫敦發達的金融市場對樹立美元、英鎊的國際地位都起過巨大的推動作用。歐元誕生後,法蘭克福將成為歐元區的中心,對推動歐元的國際化具有重要作用。

三、影響價值儲藏職能的因素

作為價值儲藏的國際貨幣,主要被交易個體用來作為資產貨幣,並被官方機構用來作為儲備貨幣。無論用作哪一種方式,價值的穩定都是首要條件。這是一國貨幣國際化的內在基礎,因為只有穩定的貨幣才能為世界其他國家的交易個體和官方機構所信任並被廣泛接受。價值穩定的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該國貨幣的對內價值穩定,表現為該國國內的物價水平的穩定;二是對外價值穩定,表現為該國貨幣的匯率水平的穩定。

1.對內價值的穩定

對於交易個體而言,按照交易的疊代模型,交易個體持有貨幣是為了與其他交易個體交換貨幣來維持自己的需求和消費。這時,維持貨幣的購買力是貨幣內在價值的體現,是實現價值儲藏職能的必然要求。一國貨幣如果成為國際貨幣,其目前及未來的價值應該保持足夠的穩定。幣值穩定,人們對其價值往往有一個基本穩定的認識,而且對其也會有足夠的信心。在國際交易中使用這種貨幣,可以減少人們獲取和傳遞信息的時間和費用。一國貨幣如果其幣值變化大,通貨膨脹率高,或物價變動幅度較大,都會給交易個體帶來的收益的不確定性,會使該幣很難成為國際貨幣。

2.對外價值的穩定

對外匯市場的交易者來說,持有外國貨幣是為了個人進行投資的需要。因此維持貨幣對外價值的穩定型、盈利性和成長性是提升國際貨幣地位的重要因素。這就要求貨幣發行國首先套用明確的目標,有實現這種貨幣價值穩定的意願,從而增強交易者的信心。其次,要求貨幣發行國努力維持匯率的穩定。這就要求貨幣的發行國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其國際收支經常項目保持順差,或者不能出現持續的巨額的逆差。

對官方機構而言,持有國際貨幣是為了實現防範危機和對外支付的需要,其表現主要是各國的外匯儲備。作為一項資產儲備,應在危機來臨時能夠滿足政府干預和防範的需要,為政府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當進行國際經濟往來或其他國家交流時能為政府隨時使用和轉移,這些都需要保持該種資產的價值穩定。同時各國中央銀行選擇國際儲備貨幣,還將該儲備貨幣作為一種金融資產,希望實現該資產的增值,因此需要考慮其收益性儲備貨幣的收益性一般包括貨幣市場的利率水平、匯率的波動性和通貨膨脹率等因素。以美元和日元為例,選取1982年到2005年的貨幣年平均收益率進行比較。我們用美元的貨幣市場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可以得出美元的年平均收益率;同理可以得出日元的年平均收益率。將收益率進行比較可以看出,1994年到2001年,美元的平均收益率要大於日元的平均收益率,這可以部分的解釋從1994年到2001年美元在世界外匯儲備中所占的份額明顯上升的原因。

好處

享受國際鑄幣稅

每一個發行法幣的政府都可以不需任何補償地用紙制貨幣向自己的居民換取實際經濟資源,從中攫取發行貨幣所產生的特定收益。這部分由貨幣發行主體壟斷性地享受“通貨幣面價值超出生產成本”的收益,就被定義為鑄幣稅。而當一種貨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以後,貨幣當局所獲得的鑄幣稅收益不僅來自於居民的貨幣持有額,也包括非居民貨幣持有部分。貨幣發行國的通脹越高,這一國際鑄幣稅的收益就越高。人民幣成為國際化貨幣,就意味著中國可以從國外儲備國獲得無息貸款。

擁有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

擁有了國際貨幣發行權,可提高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甚至可利用發行權來影響儲備國的金融經濟,並提升發行國自身抵禦金融衝擊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國際貨幣發行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具有較大的話語權。這種話語權意味著制定或修改國際事務處理規則方面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

為外貿和對外投資活動提供便利

當本幣成為國際貨幣以後,對外經濟貿易活動受匯率風險的影響就將大大減少,國際資本流動也會因交易成本降低而更加順暢和便捷,因此貨幣國際化也將給發行國居民和企業的對外交往創造方便條件,使得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的運作效率都不同程度地提高。

改善貿易條件

IMF的研究曾指出,當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接受某一國際貨幣,每一單位的該貨幣能購買的商品數量也隨之上升,使得國際貨幣發行國的貿易條件得到實質改善。

為本國金融機構帶來新業務收入

國際貨幣所執行的交易媒介等職能,必然通過發行國銀行體系所提供的結算和支付服務來完成,這也為本國相關金融機構帶來了佣金收入。

為該國建設國際金融中心起到推動作用

無論是19世紀的倫敦、上世紀20年代的紐約,還是80年代的東京,在其貨幣國際化的過程中,本國股票等金融產品市場規模迅速擴大,進而樹立了該城市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將極大推動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努力,也會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國際路徑

美元是當今世界第一大貨幣,在國際經濟、貿易和金融活動中普遍使用,是國際上使用最廣泛的貨幣計量單位。美元成為國際貨幣依賴的是一個全球性的貨幣匯率制度安排,也就是二戰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支持這一體系的基礎是美國強大的政治經濟實力。

美元國際化的路徑可以概括為:依託全球性貨幣匯率制度安排成為唯一的國際計價單位和與黃金相同的國際儲備貨幣;與黃金脫鉤、失去制度基礎後,依賴先入為主的存量優勢在世界信用貨幣體系中處於優勢地位;國際政治經濟實力的強大鞏固和發展了這種優勢,繼續充當國際貨幣的“領頭羊”。

美元國際化的模式具有歷史的特殊性,它是國際金屬本位制度向現代信用貨幣制度發展的過渡環節,歷史選擇了美元,經歷了將近30年的美元時代,賦予了美元許多“先天”的優勢,這是其他任何貨幣都“望塵莫及”的。20世紀上半葉的兩次世界大戰,成就了美國超越英國的夢想,同時也就奠定了美元國際化的政治經濟基礎。今天,任何其他貨幣想通過國際制度安排實現國際化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歷史不會倒退,事物發展的路徑依賴總是具有連續性的,除非這種連續性被人為破壞。

歐元國際化經歷了三個階段,1994—1998年的法律制度準備階段。1999—2002年為歐元國際化的初級階段,歐元作為轉賬貨幣流通,歐元區各國官方開始統一使用歐元計價和支付,各國證券交易所實現單一貨幣標價和交易,從而形成統一的資本市場。2002年以後是歐元國際化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2002年1—6月歐元迅速取代了區域內原12種貨幣,成為區域內唯一合法貨幣,在世界範圍內,原12國貨幣也成為只有收藏價值的貨幣,歐元以合法的身份成為國際貨幣。依靠貨幣主權聯邦制的強制力,通過取代原12國貨幣,歐元在10年內完成了國際化過程。

歐元作為信用貨幣其國際化進程是最短的,其給世界各國其他貨幣的基本啟示是:讓渡貨幣主權形成區域共同體單一貨幣必須以共同的政治、經濟利益為基礎,以相近的文化為紐帶,區域經濟在世界經濟體系中具有較大的影響。

日元國際化走過的是一條金融深化與發展的道路,通過外匯自由化、貿易自由化、經常賬戶自由化、資本流動自由化、利率與金融市場自由化使日元成為國際經濟活動中普遍使用的貨幣。而境外日元的增加,尤其是歐洲日元市場的發展又加速了國內金融制度的自由化改革,金融制度的調整與改革是金融發展深化的具體表現,金融自由化進一步促使日元國際化。日元國際化道路的基礎采自日本經濟實力和國力的提升,在謹慎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作用下,日本的貿易和經常項目在大多數年份保持了順差,國際儲備的積累成為日元國際信譽的堅實基礎。20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日元幣值穩中趨升,正是日本經濟與儲備實力上升的體現。日元國際化的歷程表明,對於大多數國際貨幣,實現國際化只能依託本國經濟發展、政策穩定,在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達到一定水平之上時推進金融深化改革與發展,其中,擁有充足的國際儲備是重要的前提條件。

國際選擇

三大貨幣國際化模式綜合比較

當今世界三大貨幣的國際化道路各不相同,但依託的基礎是相同的,即雄厚的經濟實力。美元國際化模式是特定歷史條件下世界政治、經濟力量對比嚴重失衡的產物,歐元的國際化模式是實現區域政治、經濟均衡,提升經濟金融國際競爭力的產物,日元國際化模式則是在新的世界貨幣與經濟體系中謀求國際地位和國際利益的產物。二戰後的美國是世界的一極,是超級大國,它有能力主宰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國際規則與制度的形成處處體現了美國的利益,這種優勢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所不具備的。歐洲各國在自然條件上屬於小國,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完全主宰歐洲事務,為了區域內共同的利益,確保區域政治、經濟穩定,提升本地區在國際政治、經濟體系中的影響,通過共同的制度將分散的力量凝集在一起,降低內部無謂的消耗(如多重匯率的兌換成本),達到提升本地區政治、經濟實力,擴大本地區的國際影響力的目的。這種區域性制度,在貨幣上表現為聯邦制,在政治上只是鬆散的邦聯制。歐元國際化模式為世界其他地區的區域經濟聯合體實現貨幣一體化、國際化進程提供了可以借鑑的經驗。日元國際化是在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形成過程中,依靠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為謀求國際貨幣與金融利益,從自身金融的深化、改革和發展中完成的。日本在自然條件上屬於小國,而在經濟上卻屬於大國,其原因在於日本堅持開放的發展戰略,充分利用國外資源和市場,在國際分工體系中處於有利的位置,對外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帶動了貨幣金融的國際化。加之,日本政府採取了謹慎的財政貨幣政策,保證了國際收支的平衡,在大多數年份實現對外收支盈餘。這樣,日元有了充足的外匯儲備作保障,國際信譽提高,在國際經濟貿易金融活動中的影響擴大。20世紀七十年代是日元國際支付能力提升的時候,也正是美元的國際地位下降之時,日本政府抓住了這一歷史機遇,在金融自由化改革中不斷深化,最終實現了日元的國際化。綜合比較看,歐元國際化模式是區域經濟聯合體推進本地區貨幣國際化可以借鑑的路徑,日元國際化模式是主權國家貨幣國際化可以借鑑的路徑,美元國際化對大多數國家而言沒有借鑑的意義。

人民幣可兌換進程與國際化程度

一國貨幣的可自由兌換是指在該國在對外經濟交易中,所有性質的交易引發的對外支付,本國的交易主體可以用本幣兌換其他任何國際貨幣。境外交易主體也可以將持有的該國貨幣向該國貨幣當局兌換為任何其他國際貨幣。貨幣可自由兌換是其實現國際化的基礎條件,只有實際可自由兌換的貨幣才有可能成為國際貨幣。貨幣的兌換程度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完全不可兌換、經常項目下可自由兌換、國際收支所有項目下可自由兌換。貨幣實現自由兌換的進程往往首先推行經常項目有條件兌換、經常項目下自由兌換工資本項目有條件兌換、資本項目自由兌換。

1994年1月人民幣實現經常項目下有條件兌換,1996年12月實現了在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標誌著人民幣國際化邁出了關鍵一步。在邊境貿易和境外旅遊服務活動當中,人民幣已經成為“受歡迎的貨幣”,我國與俄羅斯、朝鮮、蒙古、越南、寮國、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緬甸、阿富汗、不丹、錫金、土庫曼斯坦、吉爾吉茲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的貿易中廣泛使用人民幣結算。我國居民的旅遊目的地國中,韓國、日本、東南亞各國、土爾其、埃及、德國、法國等歐元區國家都歡迎直接使用人民幣消費。在港澳地區,人民幣更是與其他國際貨幣具有同等的流通效力。可以說,人民幣已經是區域性國際貨幣。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可兌換成為對外開放的客觀要求。隨著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範圍的擴大,B股市場對境內投資者開放,合資證券機構的出現,資本的流出流人規模在不斷擴大,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自由兌換進程也將加快。不過,無論是WTO協定,還是IMF的協定,都沒有明確要求成員國做出貨幣完全自由兌換的承諾。如基金組織協定第六條第三節中規定“成員國對國際資本運動採取必要的控制,但是任何成員國對這類管制的實施不得限制經常性交易的支付或過分延遲資金轉移以及各項承諾的交割”基金組織對成員國資本項目下可兌換並不具有直接管轄範圍內的利益,對資本項目下可兌換沒有提出具體的義務。人民幣自由兌換應視我國金融深化與發展的進程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而決定。

人民幣國際化的選擇

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實際上已經選擇了日元國際化的模式,這種模式符合中國的國情。近年來,穩定快速的經濟成長、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良好的國際收支狀況、雄厚的國際儲備成為人民幣堅挺和國際信譽的基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大大加快。在當今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社會中,人民幣只有依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國際地位的提高來實現國際化,這一進程需要較長時間,需要幾代人的努力。隨著祖國實現完全統一,大陸、香港、澳門和台灣成為強大的經濟統一體,在條件成熟時,四種貨幣完全可以融合為單一貨幣:中國元。單一貨幣將採取歐元國際化路徑模式實現國際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