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業單位又根據事業單位的性質分為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三種類型。一部分非營利性機構(如醫療衛生機構)屬於差額撥款類型,差額撥款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這些單位的人員工資構成中固定部分為60%,非固定部分為40%。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差額撥款單位要根據經費自主程度,實行工資總額包乾或其他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辦法,促使其逐步減少國家財政撥款,向經費自收自支過渡。隨著我國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一些事業單位的經費已經開始逐步向實行自收自支過渡。而那些有產品和創收能力的事業單位國家財政則不撥款,採取自收自支的財政管理形式。
相關詞條
-
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是指有一定數量穩定的經常性收入,但還不足以抵補本單位的經常性支出,支大於收的差額需國家預算撥款補助的單位。
-
財政全額撥款
財政全額撥款是一種政府財政分配形式,中國主要撥款單位有圖書館、文化館、各級公辦學校、黨校、檔案局、文化中心、農業局下屬的森防管理事業單位、動物疫病控制中...
定義 辨析 主要單位 最新資訊 -
撥款轉入
撥款轉入是指企業收到國家撥入的專門用於技術改造,技術研究等的撥款項目完成後,按規定轉入資本公積和部分。按照《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收到國家撥入的具有專...
賬務處理 對所得稅的影響 會計處理 形成資本公積 -
財政透明度
財政透明度是良好財政管理的一個方面,但財政透明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促進效率、保障政府和官員負起責任的一種方法。財政透明度由此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簡介 預算 效應 與反腐敗關係 與財政績效關係 -
差額預算單位
差額預算單位的管理方法差額預算單位的管理方法有三種:(1)全額管理、定額補助:就是財政部門對單位的收支進行全額管理,收支之間的差額,按照確定的定額由預算...
差額預算單位和全額預算單位的區別 差額預算單位的管理原則 差額預算單位的管理方法 -
差額事業
差額事業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其目的是為了社會公益,如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等。
差額事業基本信息 差額特徵 -
財政補助收入
是指事業單位直接從財政部門取得的和通過主管部門從財政部門取得的各類事業經費,包括正常經費和專項資金。在我國傳統的預算體制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制度下,該...
概念 歷史發展 核算 確認與計量 區別 -
差額事業編制
差額事業編制,是事業編制的一種,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鈎,如醫院和部分景點等。
事業編制 分類 -
北京市政府採購資金財政直接撥付管理實施細則(試行)
第十條 第十一條 第二十條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