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離子發生儀

負離子發生儀

空氣負離子發生儀是能產生一定濃度的負離子,以改善局部環境空氣品質的保健電子儀器。當空氣分子電離產生的電子絕大部分被氧分子俘獲後,即可形成負氧離子。它在未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前,可通過呼吸、神經和血液系統作用於人體,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激發內分泌腺功能,增進食慾,消除疲勞。據光明日報和新華社報導人工負離子生成技術已經達到生態級,是一種套用生態負離子生成晶片技術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的負氧離子生成機,可以生成等同於大自然的生態負離子,即小粒徑負離子。

基本信息

介紹

負離子發生儀是一種通過生成空氣負離子,套用產生的空氣離子治療和預防疾病的負離子生成機,空氣離子對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外界物理因素。大氣中的

65負離子發生儀

各種氣體成分不完全是以分子方式存在,其中一部分是以離子狀態存在。空氣負離子就象食物中的維生素一樣,對人的生命活動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所以又稱空氣維生素由於空氣中天然存在的離子數量易受地理和氣象等因素的影響,而無法廣泛加以利用,所以研究出多種人工的空氣負離子生成技術,並製成各種類型的空氣離子生成器,廣泛用以治療和預防疾病。據光明日報和新華社報導人工負離子生成技術已經達到生態級,是一種套用負離子轉換器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的負氧離子生成機,可以生成等同於大自然的生態負離子。

作用

空氣中含有氧,這個氧是不帶電的中性氧分子,可是1889年德國科學家Elster發現空氣中不僅有不帶電的中性氧分子,還有帶電的氧離子存在,這就是空氣負氧離子。可是它有什麼意義呢,當時並不知道,直到1902年,美國學者Aschkinass明確了它的生物學意義以後,人們才逐漸認識到空氣負離子的四大功能。他們通過大量的實踐、探索、積累,建立了一系列臨床模型,逐步形成了這一學科的理論基礎,並於1996年研製成功了全球第一台醫用負離子治療儀。可使破環生命體健康的酸性、氧化、活性氧、乳酸等因素逐漸減少,激活細胞組織的新陳代謝,給生命體內部創造良好的環境,造就健康的身體。從而加強生命體自身的恢復力與自然治癒能力,進而克服疾病。

衛生保健

空氣負離子是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的一種物質。當人們通過呼吸將空氣負離子送進肺泡時,能刺激神經系統產生良好效應,經血液循環把所帶電荷送到全身組織細胞中,能改善心肌功能,增強心肌營養和細胞代謝,提高免疫能力,促進健康。人吸入一定濃度的空氣負離子能調節神經系統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使人精力充沛,健康長壽。如吸入相當量的空氣負離子,還能驅除哮喘、高血壓、神經衰弱、肺氣腫、冠心病等疾患。由於這種負離子對機體的明顯作用,故它將成為一項重要的室內衛生狀況的評價指標。

保護環境

由於環境污染產生了大量的正離子,而負離子數在明顯減少,人們希望改善居室和工作環境的空氣品質,享受到大自然濃度的空氣負離子。人體的自然防衛只能對付大顆粒的煙塵,而對低於1~2μm的顆粒就無能為力了。因而這些微粒能順利進入肺內而引起各種疾病。負離子纖維中的負離子在空氣中呈“Z”字形移動,很容易給細菌、灰塵、煙霧微粒以及水滴等輸送負電荷,電荷能中和空氣中的塵埃、細菌、病毒等物質,與這些微粒聚集成球後落到地面,使污濁空氣轉化成新鮮清淨的空氣,從而淨化空氣。

作用機理

據專家觀察研究認為,負離子對人體主要有以下作用:是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可使大腦皮層功能及腦力活動加強,精神振奮,工作效益提高,能使睡眠質量得到改善。負離子還可使腦組織的氧化過程力度加強,使腦組織獲得更多的氧。是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據學者觀察,負離子有明顯擴張血管的作用,可解除動脈血管痙攣,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負離子對於改善心臟功能能改善心肌營養也大有好處,有利於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患病人的病情恢復。是對血液系統的影響。研究證實,負離子有使血液變慢,延長凝血時間的作用,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加,有利於血氧輸送、吸收和利用。負離子對呼吸系統的影響最明顯。這是因為負離子是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的,它可以提高人的肺活量。有人曾經實驗,在玻璃面罩中吸入空氣負離子30分鐘,可使肺部吸收氧氣量增加2%,而排出二氧化碳量可增加14.5%,故負離子有改善和增加肺功能的作用。

負離子是致癌活性氧的剋星!實驗證明負離子常用來清新空氣,在充滿負離子的房間生活會讓人感到心情愉快。日本富山醫藥大學田澤賢次教授等人發現,負離子還可以增加人體內的抗氧化物,降低活性氧對人體的傷害。據《讀賣新聞》晚刊24日報導,人體內過量的活性氧會對細胞蛋白質造成傷害,從而誘發癌症。因此,如何減少人體內的活性氧一直是專家關注的課題。田澤教授等人為此做了這樣的一個實驗:在一個房間內安裝負離子發生裝置,離裝置3米以內的區域每平方厘米負離子數可達到約2.7萬個,是另一個不安裝該裝置房間的27倍。研究人員將進行劇烈運動、體內產生活性氧的11名運動員分成兩組,分別讓他們在這兩個房間入睡,然後檢查他們的血液和尿液。結果發現,睡在有負離子發生裝置房間的運動員,其體內對抗活性氧的抗氧化物質泛醇約增加5倍,促進被活性氧傷害的細胞核和細胞膜再生的物質也增加了三分之一。研究人員由此認為,負離子可降低甚至抵制活性氧對人體細胞的損害。

負離子是鹼性物質,而正離子則是酸性物質。正離子的增強,是體內活性氧增多,使得血液、體液傾向於酸性,降低了對生命活動發揮重要作用的免疫力。由於免疫力降低,體內攝取不到營養,蓄積的代謝產物、二氧化碳無法得到排泄,導致毒素在體內堆積,容易導致各種組織和自主神經的功能失調,引起風濕、神經痛等各種慢性疾病。相反,負離子可以中和氧化物質,使之傾向於弱鹼性,將氧化的細胞間液導向弱鹼性,因此,氧、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進細胞內,使得細胞機能加強,提高自身的自愈能力。

工作機理

在城市居住環境中,高濃度的負離子只有人工才能產生。只有高效而又簡便的負氧離子產生方法才能套用到負氧離子發生儀中。顧名思義,負氧離子發生儀就是運用負氧離子的發生機理,將機械能、熱能、電能等轉化為化學能即產生負氧離子的裝置,它可以使人們在自然作用之外隨心所欲的製造高濃度的負離子,由於不同的負氧離子發生器採用了不同的負氧離子產生機理,我們來了解一下負離子發生儀產生負氧離子的原理。

生態級負離子

1.負離子轉換器技術(Negativeionconverter)

負離子轉換器技術(Negativeionconverter)可以將人工生成的負離子轉換成等同於大自然的生態級小粒徑負離子。生態級負氧離子粒徑小、活性高、遷移距離遠,可在4—5米的範圍內形成負離子浴環境,無需安裝風機,真正實現了“零”噪音。(負離子轉換器專利號:2010101677961)

2.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Nanofuiierenenegativeionrelease)

富勒烯是採用納米技術製造的電觸媒材料,是一種接近超導的材料,電阻幾乎等於零。在電離子通過該材料時,會產生強大的共振效應,因此極利於電離子的游離析出,所以不像傳統的離子釋放材料(普通碳纖維金屬等)需要很強的電流。只需比較微弱的電流即可釋放大劑量、高純度的負氧離子。可在空間形成純淨的生態負離子浴環境。同時沒有臭氧、超氧化物、氮化物、輻射等衍生污染物產生。是與大自然最接近的生態級負離子生成技術。(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專利號:2010202632997)

3.生態負離子生成晶片技術(Ecologicalanionchip)

生態級負離子生態級負離子

生態負離子生成晶片專利號:2012204339016

離子變換器專利號:2011101469588

4.生態負離子生成系統介紹

生態負離子生成系統由生態負離子晶片(Ecologicalanionchip)及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Nanofuiierenenegativeionrelease)構成。生態負離子晶片將壓電陶瓷負離子發生器及離子變換器(Ionconverter)高度集成,不僅實現了生態級負離子的生成,而且極大的減小了負離子產品的體積,是目前全球最為領先的生態負離子生成技術。離子變換器是負離子轉換器的升級版,其實質是套用於負離子生成系統的脈衝頻率增強器。脈衝頻率增強器能有效提高負離子的脈動能量,使利用此技術的空氣負離子功能電器產生小粒徑、高活性的生態級負氧離子。富勒烯是採用納米技術製造的電觸媒材料,是一種接近超導的材料,電阻幾乎等於零。在電離子通過該材料時,會產生強大的共振效應,因此極利於電離子的游離析出,所以不像傳統的離子釋放材料(普通碳纖維金屬等)需要很強的電流。只需比較微弱的電流即可釋放大劑量、高純度的負離子。可在空間形成純淨的生態負離子浴環境,沒有臭氧、超氧化物、氮化物、輻射等衍生污染物產生。是目前解決負離子生成系統產生衍生物最為有效的技術。

傳送到

電暈放電法

它是利用針狀電極與平板電極間,在高壓作用下產生不均勻的電場,使流過的空氣電離化。圖中細金屬線上加有負的高壓脈衝,把細線旁的空氣離子化。正離子被吸收在細線上,負離子則向金屬網電極移動,在風力的作用下,負離子被從金屬網孔間帶走。發生的離子量與風速有關,通常採用的風速小於10m/s,脈衝電壓一般為50kV,脈衝頻率為50Hz。當輸入功率為50W時,發生的離子數約為5x1010-5x1011個/s。

類技術還停留在早期的研究基礎上,創新不大,負離子濃度一般不高,擴展性能差,而臭氧濃度較高。

電子釋放法

此類技術一般採用直流負高壓作為電子釋放源,電子釋放極採用納子富勒烯等具有超導特性的材料,而周圍物體、大地等對於負極來說具有很高的正電位,就相當於發生器的正極,基於電位差值,電子通過釋放極高速向空間噴射,以30cm距離測定,一般可達106個/cm3,濃度高的可達107個/cm3,負離子濃度一般較高,擴散性能較好,沒有臭氧、正離子等衍生物。發生器的電極有單個、雙十、數個等不同數目。

產生及發展

19世紀末,德國學者菲利浦•萊昂納德(Philip.lionad)博士第一次在學術上闡述了負氧離子對人體的功效20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大學的A.P.Kragan教授和他領導的研究小組開創了離子生物效應的微觀研究與實驗,Kragan教授做了大量的動植物和人體試驗。發現負氧離子具有延長生物壽命1/3的功能。

1932年美國RCA公司Hamsen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醫用空氣負離子發生器,

我國1978年由伊朗的沙啥瓦特博士引進一台電子儀器——生物濾器(biologicalfilter),即我國負離子發生器的前身;

2010年美國艾歐史密斯公司旗下濟南新活電器有限公司成功研發負離子轉換器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專利技術,突破傳統負離子生成技術瓶頸,可以生成等同於大自然的小粒徑、高活性生態級負離子。開創了負離子生成技術的生態時代。

產品檢測方法

1、儀器檢測:由於小粒徑的負離子具有活性高、遷移距離遠的特點,所以可以通過看負離子的遷移距離來鑑別,具體操作如下:取負離子產品一台,在沒有風機外吹的情況下,用負離子檢測儀檢測,只能在負離子發射口15-30公分處檢測到負離子,在1米以外的地方就檢測不到的屬於大粒徑的負離子。在3-4米的地方仍然能檢測到負離子的屬於小粒徑負離子。特別要注意的是,必須是在沒有風機外吹的情況下檢測,其結果才準確、可靠。 

2、看技術:看是否採用了負離子轉換器技術。目前只有負離子轉換器技術能夠實現人工生成小粒徑負離子。 

3、效果實驗:醫學研究表明:對人體有醫療保健作用的是小粒徑負離子。因為只有小粒徑的負離子才能透過人體的血腦屏障,發揮其生物效應。由於小粒徑的負離子容易進入人體,因此可以通過實驗看負離子是否快速進入人體來確定。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的專家們通過實驗研究發現,剛進入人體還未來得及被人體轉化吸收的負離子可以通過電導率極高的納米級碳素(富勒烯)尖端電極釋放出來。因此可以通過一個實驗裝置將進入人體的負離子釋放到充滿煙霧的玻璃瓶或玻璃杯里,如果能快速清除煙霧,就證明生成的是小粒徑負離子。實驗方法:使人在負離子發射視窗吸入負離子,同時用手觸碰實驗裝置的尖端電極的一端,尖端電極另一端放在充滿煙霧的玻璃瓶或玻璃杯里。如果能快速清除煙霧,就證明生成的是小粒徑負離子。

療養特點

負離子療養的特點編輯本段小粒徑負離子治療是現代醫學療法之一,從小粒徑負離子自身的特性,作用機制和治療作用,結合其長期臨床套用的總結,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述小粒徑負離子治療的特性。

(一)整體性

人們在接受小粒徑負離子治療時,就是使身體置於小粒徑負離子環境空間中,小粒徑負離子進入體內會產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化學變化,從而對神經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消化和代謝系統等產生積極的治療作用。可見小粒徑負離子治療不只是針對某一個組織、器官或某一個系統具有治療作用,因而它是整體性的,產生全身性作用,全面調理,防治疾病。

(二)基礎性

細胞功能狀態的好壞及內環境的恆定是機體各種生理活動的必備條件,也是健康的基礎。小粒徑負離子治療可改善細胞的新陳代謝,恢復細胞的正常功能;小粒徑負離子治療使機體的內環境保持和恢復“恆定狀態”,其作用具有基礎性。

(三)自然性

小粒徑負離子治療是通過人工設備產生小粒徑負離子場作用於人體,小粒徑負離子治療時,治療儀周圍產生的空氣離子流,既改善了機體外環境,同時也調節了內環境,促進了自我抗病能力,提高了“自然治癒率”,達到了內外環境的協調統一,與治療藥物相比,避免了藥物治療的毒副作用,順應了自然治療的先進理念。

(四)便捷性

現代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使治療設備日趨小型化,安全性高,操作簡便,易於掌握,更加適合社區醫療或家庭自我治療,大大方便了患者。

(五)前瞻性

當今許多疾病仍以藥物治療做為主流治療的同時,其給人類帶來的損害卻越來越猛烈,不容迴避的不良反應,極其昂貴的治療用藥等許多現實問題日漸突出,“萬病不離藥”的狀況受到越來越多的否認。選擇既有效,又安全、經濟的方法用於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將成為現代醫療的趨勢,小粒徑負離子治療從作用機制和設備特點,都順應了這種趨勢,隨著臨床實踐的不斷積累和電子工業的日新月異,其前景更被看好。

(六)普及性

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讓人們的健康水平遇到挑戰。全球的一些實證研究表明:社會發展越不平衡,健康問題越突出。我國亞健康人群的急增,“成人病”發病率不斷提高既是佐證。小粒徑負離子療法對亞健康的調節,對“成人病”的預防為這一廣大人群提供了綜合方法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又因其具有保健和治療的雙重功效,使其具備了廣泛普及套用的前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