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
根據負債的特點來看,負債是企業應當承擔的—種義務,其評估與其他資產項目比較具有以下特徵:
1.非實物性。負債無實物形態,不需要現場勘查,但形成負債過程中有明確的會計記錄、契約、借據等,這也是負債評估的依據。
2.審核性。負債的評估實際上是檢驗核實各項負債在評估日對債務人的實際負債額,評估的對象是一種義務。因此其他資產評估常用的現行市價法、重置成本法、收益現值法等評估方法不能適用。
3.確定性。負債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它一般具有明確償還要求。
理論基礎
1.資金時間價值理論
(1)資金時間價值理論的基本內容
資金時間價值是指資金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隨著時間推移而產生的增值。這是商品經濟中的普通現象,主要原因一是由於資金作為生產要素進入生產和流通領域後會產生利潤,從而使資金增值,二是因為資金用於投資推遲消費,是一種福利損失,資金時間價值是對這種福利損失的必要補償。
(2)資金時間價值理論與負債評估的聯繫
由於存在資金時間價值,決定了兩筆發生在不同時期的等額的資金在價值量上是不相等的,或者說其經濟效用是不同,發生在前的資金價值高,發生在後的資金價值低,即現在的1元錢大於一年後的1元錢,或者說與一年後的1.10元錢(假設存款利率為10%)。相應地,企業相同數額的負債在不同的時間,表現出來的價值含量也不一樣,期限越長,價值量越低,因此,評估負債價值時,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負債的價值量與負債的期限有關。
2.投資風險價值理論
(1)投資風險價值理論的基本內容
投資總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投資風險價值是指投資者進行投資所冒風險的一種補償值,這種補償值在量上表現為超過資金時間價值的額外收益,或風險收益、風險報酬,也就是說,資金對外投資時,除了要求得到沒有風險和沒有通貨膨脹條件下的社會平均資金利潤率或利率的報酬外,還要求風險補償。投資風險報酬和投資風險的基本關係是風險越大要求的報酬越高。
(2)投資風險價值理論與負債評估的聯繫
投資風險價值增加了兩筆不同時期的等額的資金在價值量差異,因此,評估負債價值時,應考慮負債受償的風險及風險價值補償,負債的價值量與風險相關。
3.貨幣供求與利率決定理論
(1)貨幣供求與利率決定理論的基本內容
貨幣需求簡單地說就是人們在不同條件下出於各種考慮對持有貨幣的需要,貨幣供給是一個存量概念,是一個國家在某一時點上所保持的不屬政府和銀行所有的硬幣、紙幣和銀行存款的總和,利息率是指一定時期內(通常按年計算)利息量與借貸的貨幣資本量的比例,即是資本商品的價格。
利率既然是資金使用價格,也屬於價格範疇,必須遵循價格由市場供求決定的規律,即在貨幣市場上,利息或利率的決定與商品價格的決定有共同之處,它們都是由競爭和供求關係來調節的,反過來又具有調節貨幣資本供求的作用。
(2)貨幣供求與利率決定理論與負債評估的聯繫
資金時間價值理論和投資風險價值理論說明了兩個不同時點的同量資金的不同內涵,貨幣供求與利率決定理論進一步說明“不同內涵”在量上的反映。負債的價值實質是未來的現金流量換算為現在確定的現金流量或與現在確定的現金流量相交換的數量關係或比例,而利率是這一計算過程的重要參數,其高低將直接影響負債的價值高低。
理解上述理論是理解負債價值的基礎,也是負債價值評估的思路,依從上述理論,負債價值高低取決於下列因素:
履行未來債務的金額:需履行債務的金額越大,負債價值越高,反之,越低;
履行債務的確定性:確定性越高,負債價值越高,反之,越低;
履行債務的期限:期限越短,負債價值越高,反之,越低;
貨幣供求狀況與利率水平:利率水平越低,負債價值越高,反之,越低。
分類
1.流動負債評估
流動負債是指將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流動負債評估可以分為三大類:
(1)應付金額確定的流動負債評估
這類流動負債一般指根據契約或法律規定,到期日必須償付,並有確定金額的債務,其評估可分為以下幾種:
1)短期借款評估。短期借款指企業借入的償還期在一年以內的各種借款。對短期借款的評估,首先應檢查有關借款契約或契約,以確認企業短期借款:然後,根據有關借款憑證和短期借款賬戶,確定評估日短期借款實有金額。如果短期借款金額較大,可以通過向有關債權人進行函證,以確定短期借款實有金額。若企業短期借款利息不採取預提方法,則短期借款評估價值等於短期借款金額加上借款日至評估日期間的應付利息。
2)應付票據評估。應付票據是在商品購銷活動中,由於採用商業匯票結算方式而發生的由收款人或付款人簽發,承兌人承兌的票據。在應付票據評估中,應重點檢查企業應付票據備查薄的詳細記錄,同應付票據賬戶相核對,並可以通過向有關債權人發函詢證的方法,以確定應付票據及其實有金額。對應付票據的估價依據就是票據的票面金額。若是帶息應付票據,且企業不按期預提應付利息,則其評估價值應等於票據面值加上出票日至評估日的應付利息。
3)應付及預收賬款評估。應付賬款是企業因購買商品、材料或接受勞務供應時,應支付給供貨單位的款項。對應付賬款的確認,應作好以下工作:①查找未入賬的應付賬款:②驗證應付賬款總賬餘額是否與其明細記錄相符;③通過發函詢證方式對應付賬款進行確認。對應付賬款進行估價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如不存在現金折扣,可按實有應付金額予以確定:二是應付賬款帶有現金折扣,可根據會計上採用的核算方法不同,按應付賬款的總值或扣除折扣後的淨值予以確定。
預收賬款是企業按照契約規定向購貨單位預收的貨款。對預收賬款的確認,應符合兩個條件,一是企業在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之前向購貨單位預先收取了款項:另一個是企業並未交付商品或提供勞務。對預收賬款的估價,可根據企業實際收取的金額予以確認。
4)應付工資及應付福利費評估。在評估日,如果存在應付未付的工資,就要對應付工資進行評估。評估人員應查明未領工資是否屬實,並依據未領工資明細表及應付工資賬戶對其應付金額予以確定。應付福利費的確認標準是國家有關財務制度。評估人員應根據有關制度和規定,確認應付福利費的計提比例是否正確,計提基礎是否準確,同時審查福利費的支用是否在規定的範圍以內。應付福利費的評估價值為確認後的計提金額與確認後的支用金額之差額。
5)其他應付款評估。其他應付款是指應付、暫收其他單位或個人的款項,如應付租入固定資產和包裝物的租金、存入保證金、應付統籌退休金等。對其他應付款的評估,可向有關單位函證,以確認其真實性,並可根據有關契約、協定的規定,計算確定其評估價值。
6)預提費用評估。預提費用是指企業預提但尚未實際支付的各項費用。預提費用大致包括兩類:一類屬於均衡成本性質的,如預提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這類預提費用屬於企業主體內部負債,完全是用於均衡各期成本的,因而不作為負債評估對象:另一類屬於應付性質的,如流動資金借款利息、租金、保險費等,應作為負債評估對象。評估人員應向有關債權人進行函證,以確認其真實性,並根據有關契約、協定的規定,計算至評估日應預提的金額作為其評估價值。
(2)應付金額視經營情況而定的流動負債評估
這類流動負債需待企業在一定的經營期末才能確定負債金額,其評估可包括以下兩種:
1)應交稅金評估。企業應交納的稅金種類很多,由於各種稅金的計稅依據不同,在評估時的確認與估計方法就不同。如應交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一類稅金,可根據至評估日的已實現的營業收入直接予以確認,並依據已實現的營業收入和稅法規定的稅率進行估價。另外一類應交稅金,如應交企業所得稅,其計稅依據必須到一定的會計期終了後,才能據以確定。因而,對應交所得稅的評估,就依賴於對企業到一定的會計期終了時的經營收益的正確預計,並在此基礎上按有關稅法規定進行調整,使其成為計稅基礎,在確認這項負債的同時,根據計稅基礎和稅法規定的稅率進行估價。在估計出全年應交企業所得稅基礎上,計算確定至評估日應預交而尚未繳納的稅金,作為應交企業所得稅的評估價值。
2)應付利潤評估。企業一般在平時不分配利潤,只有在年末才按規定進行利潤分配。因而,如果評估在年度中間進行,就不涉及應付利潤的評估。如果評估是在年末進行,則應根據有關契約、協定、章程等規定對應付利潤進行確認,並依據企業全年實現的經營收益或預計經營收益,按照利潤分配程式和規定的分配比例,對企業的這項負債予以估價。
(3)應付金額需要估計的流動負債評估
這類負債是指過去發生的現存義務,但其金額乃至償還日期和債權人在評估時仍難以確定的負債,如應付贈券兌換債務和應付產品質量擔保債務。這兩項負債在銷售時就成立了,只不過為此而發生的支出是將來的支出,其金額在銷售成立時無法肯定,一般只能根據以往的經驗或有關資料作出合理的估計。對這類負債的確認依據是銷售的商品中是否附有贈券或產品質量擔保書。對這類負債的估價,應根據有關資料作出合理的估計。
除上述三類流動負債外,還有一種或有負債即企業將來可能需要承擔的潛在債務,如應收票據貼現、待決訴訟、尚未確定的欠交款項等。在流動負債評估中應包括或有負債的評估。對或有負債評估時,應根據有關備查簿、檔案、資料加以確認,並對或有負債金額作出合理的估計。
2.長期負債評估
長期負債是指償還期在一年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債務。長期負債評估可以分為三類。
(1)長期借款評估
長期借款是指企業向金融機構和其他單位借入的償還期在一年以上的債務。對其進行評估時,應通過審查借款契約或協定加以確認。由於長期借款時間長、金額大,對其估價時,應按評估時的適用折現率進行折現,並將折現後的現值作為長期借款的評估價值。折現率也即社會基準收益率,一般按市場利率計算。
(2)應付債券評估
債券是舉債單位依照法定程式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發行的債券一般具有期限長、到期無條件歸還本息的特點。對應付債券進行評估時,應將企業最高管理機構對發行債券的書面批文,以及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的正式批文,作為確認依據,並按適用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如果應付債券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且按期計提應付利息,則應付債券評估價值等於應付債券按評估時的市場利率折現的現值加上計提.的應付利息。如果應付債券為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則其評估價值就是應付債券按評估時的市場利率折現的現值。
(3)長期應付款評估
長期應付款包括採用補償貿易方式引進國外設備價款、應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費等。對長期應付款可依據有關引進設備契約或融資租賃契約加以確認,其估價也應按適用的折現率,將到期償付的金額予以折現。
綜上所述,負債評估是進行企業整體評估時必須進行的一項工作,為了科學、合理地運用資產負債率指標考評企業的生產經營財務狀況,應從如下三個方面綜合分析評估:
一要從經濟效益角度分析、評估資產負債率指標,即要分析企業的經濟效益是否增長,是否健康地發展。如果企業產品和開發方向是適銷對路的,經濟效益也是合理地遞增的,各種經濟指標處於領先或較好的水平,儘管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比值略高些,亦應視為舉債經營的正常運行範疇。
二要從負債結構組成分析評估資產負債率指標,即要分析企業舉債構成是否合理,是否借其所用。企業資金籌集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籌資用途也各有所異,但是各種舉債必須遵守集資的原則:短期負債是滿足短期資金的需要,長期負債是適用於長期資金的需求。所以在籌資或融資時必須認真考慮舉債的用途和性質,不同用途應有不同的集資方式,否則就會造成償債能力危機或出現經營活動的被動局面。
三要從關聯指標組合分析評估資產負債率指標,即要分析與企業舉債相關的指標是否處於正常狀態。其一是分析短期償債能力指標。例如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流動比,是反映企業的短期債務在到期前可變為現金的資產進行償還的能力,一般認為保持在2:1為宜;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速動比,是表明企業在短期內可用那些不包括存貨的流動資產進行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現金流入量對負債的比率是對流動比、速動比的補充,因而較能全面反映企業是否具有一定的流動資金為後盾,以及對所欠外債具有償還的保證能力。其二是分析長期還債能力指標。例如固定資產與固定負債比率,反映固定資產投資中,來自借入長期貸款的程度;股東權益與負債總額比率,表明債權人的資本受到股東權益保障的程度等。其三是分析長期負債與流動資本的長期負債比,藉以檢查舉債用途和融資方式是否合理、恰當和匹配,以利企業負債經營的良性循環。
上述這些比率都是評估企業資產負債的關聯指標,也是分析企業財務狀況的先兆現象。
綜合上述分析,就能較好地套用資產負債率指標正確全面地評估企業的財務經營狀況,說明負債經營的合理性。由於企業生產類型和規模的不同,生產經營和性質的區別,評價資產負債率的數據標準也應各有差異。在一些家用電器大型集團性的企業,如果資產負債率在75%~78%的水平,而企業生產蒸蒸日上,經濟效益逐步提高,企業經營收益又有足夠能力償還借款的本息,那么這種資產負債比率應屬正常發展狀態,應為這些企業創造更好的籌資融資環境。
方法
1.評估技術路線或思路
影響負債價值的因素眾多,不同的負債產生的背景不同,條件相異,各自所適用的思路和方法也有所不同。負債價值評估的思路可以從以下兩種情況考慮:
1)企業已資不抵債又無發展前景的情況下對負債價值評估的思路。
現代公司制企業對外債務承擔的責任是有限的,如我國的《公司法》規定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出資額或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在企業已資不抵債的情況下,企業負債的價值等於或小於公司資產總值,超過公司資產總價值的負債部分可依法予以豁免,即這部分的負債沒有價值,或者說價值為零,此時負債價值評估的思路是判斷負債的受償程度。
2)與第一種情況相反,即企業資產大於企業負債或企業雖已資不抵債但只是暫時虧損,有發展前景,則是單獨對負債價值進行評估的評估思路。
在企業資產大於企業負債情況下,企業有償付債務的能力,此時負債價值應是市場價值,評估思路是判斷負債換算為現值或與確定的現金相交換的數量關係或比例,即假想的獨立市場參與者處理負債時的願意接受的交換價格。
2.負債價值的評估方法
對負債的評估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負債的確認;二是對負債價值的判斷。
(1)對負債的確認
對負債的確認主要是依據負債產生的原始依據、會計假設、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判斷負債產生的合法、合理性。對負債真實性了解比較有效的程式是函證。評估實務中恰恰是對這一程式做得比較欠缺,委託方一般以進行負債函證會授債權人以討債之“把柄”,不便函證為由不配合;評估方認為負債是企業的義務,履行義務的主動權在於委託方,從信誠的原則考慮,企業應該也方便履行存在的義務,無函證之必要。這是對負債價值的誤解,其實函證即能了解負債的真實情況,又可了解負債的實際金額,有利於負債價值的正確評估。為克服委託方認為“不便函證”的心理,建議採用無金額式的函證,即發函債權人,提請債權人回函告知債權人應收的債權數額及詳細發生情況。這樣既可以取得債權人的積極配合,又不至“授之以柄”,是比較可行的方法。
(2)對負債的判斷
對負債價值的判斷,主要有償債能力評估分析法和債務價值分析法。
1)已資不抵債又無發展前景的企業負債價值的評估方法——償債能力分析法。這種情況下,企業實際上是處於清算或破產狀況,負債價值取決於企業剩餘的資產、負債擔保情況以及負債受償的順序,負債的價值就是負債的受償額,以絕對優先法則進行。
2)資產大於企業負債或企業雖已資不抵債但只是暫時虧損,有發展前景,則用單獨評估負債價值的評估方法——債務價值分析法。此時企業的負債有充足的資產為保證,包括抵押負債和普通負債。負債的價值不再與負債受擔保情況以及負債受償的順序相關,或者說相關性很小,而直接與經營風險、利率水平、匯率高低、通貨膨脹率、巨觀經濟形勢相關,對負債價值評估主要採用債務價值分析法,具體可以採用以下一種或幾種方法同時進行:
①折現值法:計算未來履行義務所需的現金流量的現值為負債價值的方法,計算公式為
負債評估值:未來確定的現金流量/折現率
該方法適用於金額和付款日期確定的負債價值的評估,如應付票據、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長期應付款、長、短期借款、應付債券等。
折現值法的關鍵點也是難點之一是折現率。相對於債權人來說,折現率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期望投資回報率,包含風險報酬率,相對於債務人來說,折現率是資金成本,是企業營運資金的利潤率,因此,在確定折現率時,應綜合考慮安全利率、風險調整率、物價指數、企業利潤率等因素。
②重置成本法:這是從債務人的角度估算債務人未來履行義務所需的內部資源的成本(包括必要的正常利潤)為負債價值的一種方法,即以負債的賬面值扣除已實現利潤後的餘額為評估值。該方法適用於預收賬款,預收工程款、遞延收益如燃氣管道企業、自來水公司收取的初裝費等負債項目的評估,這些項目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內含部分或全部收益,已實現的收益已不符合負債的定義,因此,評估負債價值時應扣除這部分收益。
未實現的利潤部分則不能扣除,未實現的利潤實際上是負債成本的構成內容。這符合負債公允價值的概念,如按照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第7輯概念公告的要求,當企業擬用內部資源處理負債時,負債的公允價值應包括一定的利潤,即如果將該負債交由獨立的市場第三方處理時其所要求的利潤。因為負債的公允價值是指假想的獨立市場參與者處理負債時的價格,而獨立市場參與者處理負債是必然要求一定利潤的。
金額取決於經營成果的負債也適用成本法評估,這類負債與企業的經營成果密切相關,往往是在經營期末才能確定其金額,如應交稅金、應付工資(尤其是計件工資)、應付福利等,由於這部分的負債既具享有優先受償權力,又有很強剛性,“討價還價”空間又小,而且一般都是短期負債,因此,實際上是企業現實的成本,故適宜採用成本法(賬面值)評估。
③市場比較法:是指利用市場上近期發生的同樣或類似企業的負債轉讓處置價格,經過直接比較或類比分析以估測負債價值的方法。這種方法目前在國內的適用條件還不盡具備,但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因為負債確實存在一個市場價值。
④剩餘法:是指通過成本加和法或公司現金流量法和權益自由現金流量法分別求取整體公司價值和所有者權益價值,然後利用“公司價值=負債價值+所有者權益價值”公式,倒算出負債價值的一種方法。剩餘法適用於對其他各種負債價值評估方法的評估結果的檢驗,以及評估企業整體負債價值。
3.其他特殊負債的評估
1)金額不確定須預估計的負債:如預提修理費、產品質量保證、預提職工福利費以及依據工效掛鈎制度提取工資基金等費用,主要是依據穩健原則、均衡原則、配比原則預提的,是對某項資產進行實物補償之前的價值補償,如修理基金是對固定資產補償,工資及福利是對人力資源的補償,產品質量保證金是對品牌資產的補償,評估目的實現後的產權持有者實際支付這類負債時必然增加相應資產的價值,實際上只是價值形態的轉化,對企業淨資產沒有影響,所以按零值評估。
2)或有負債:應收票據貼現、未決訴訟等,應按實際已發生情況確認負債價值,因為評估結果是在特定基準日下的評估值。
3)可轉換債券:按“評估值=債券本利和的現值+轉換期權的價值”公式評估。總之,負債價值評估,強調的是負債於評估基準日所具有價值量,是綜合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風險價值、資金市場狀況等因素,被假想的獨立市場參與者處理負債時願意接受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