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是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作品,自古以來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該曲完成於
1806年,題獻給他青年時代的好友史蒂芬•封•勃萊寧。這首樂曲鏇律柔美、格調高雅、規模宏大,頗具王者風範。然而,本曲在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前,也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考驗。本曲初演以後,幾乎沒有人再對它回顧,本曲的華彩樂段,並不像鋼琴協奏曲那樣由貝多芬親自譜寫,而是留給各式各樣的演奏者譜曲,其中較常採用的有約阿西姆、奧爾和克萊斯勒等的手筆。當年貝多芬作曲時,正值他與他的學生,匈牙利的伯爵小姐勃倫斯威克產生了深深的愛情,並在她家的莊園度過了快樂的夏天。他一生中這"最明朗的日子的香味"便滲透在貝多芬這部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中。
作者簡介
“改變了音樂史”的作曲家——貝多芬
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生於波恩,1827年卒於維也納。其祖父與父親都是當地的宮廷歌唱師。自幼跟從父親學習音樂,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華,八歲便開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音樂之都
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他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闢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後人尊稱為“樂聖”。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鋼琴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後一位,與海頓、莫扎特一起被後人稱為“維也納三傑”。
貝多芬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時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裡,依然堅守“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信念,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但貝多芬最後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慘、最痛苦的年月,孤寂和貧困的威脅使他窮愁潦倒,孑然一身,1827年3月26日病逝於維也納,被安葬在魏林格墓地(Waehringer Friedhof)。文學巨匠格里爾帕策曾經在悼詞中說 “貝多芬把他的一切獻給了眾人,從他們那裡卻一無所獲,於是他就遠離了眾人。”
貝多芬在音樂發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徹底改變了他從事寫作的每一種曲式。與前人相比,他解放了音樂藝術,
他的創作活動完全是為了內心需要,而不是為了提供炫技的材料。他以精湛的結構技巧和高超的調性關係技巧為基礎,創造出一種結構嚴謹,而理性與感性完美結合的音樂意境,這種意境就是他的前人海頓、莫扎特等人也從未達到。他在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鋼琴奏鳴曲與管弦樂曲等方面的成就都對世界音樂史產生了重大影響,許多作品都是後人不斷追求與學習的典範。
首演
首演不成功的傳世傑作
貝多芬的這首《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創作於1806年,這是貝多芬一生中較為幸福和創作蒸蒸日上的時期。此時,貝
多芬以《第三“英雄”交響曲》的成功而獲得作曲家名聲,並與泰蕾莎有了婚約。這一年他還完成了《第四交響曲》、《第四鋼琴協奏曲》以及弦樂四重奏“拉蘇莫夫斯基”。這首協奏曲是為當時的維也納劇院的首席小提琴克萊門特而寫,也是由克萊門特首演小提琴。當時一、三樂章中的華彩(Cadence)部分是由克萊門特譜寫的。克萊門特比貝多芬小10歲,雖然只有二十多歲,但已經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了。貝多芬在上演歌劇《菲岱里奧》的過程中,與克萊門特結為摯友,而這也成為貝多芬創作這一不朽之作的動機。然而,貝多芬向來創作速度很慢,直至臨演出之前,才勉強修改完成。克萊門特演奏時只能看譜演奏,因此首演並不成功。直至38年之後的1844年,在孟德爾頌的指揮下,由年僅18歲的約阿希姆演奏之後,才讓人們真正認識了樂曲的價值。而此時貝多芬已經去世17年了。
樂曲賞析
貝多芬的協奏曲創作,基本上遵循著莫扎特的發展道路,但他的協奏曲比較有氣勢而有深度,主題形象本富,獨奏聲
部始終起著主導的作用,技巧性的傳統特徵也有所強調和發展;但樂隊並不處於從屬的伴奏地位,而是積極參與發展樂曲的音樂形象。樂隊的音響效果特別具有一種昂揚振奮的緊張度。貝多芬創造的這種新型的協奏曲,特別是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和《第四鋼琴協奏曲》、《第五鋼琴協奏曲》,都更接近於交響曲的范型;因此,常被稱為“交響協奏曲”。他的這首小提琴協奏曲也是小提琴演奏家經常演奏的曲目之一。羅馬尼亞作曲家、小提琴家艾涅斯庫對他這首協奏曲的解釋演奏,在音樂上是相當著名的。
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採用傳統的三樂章結構:第一樂章(00:00),從容的快板,D大調,4/4拍子,用奏鳴曲形式寫成,樂曲以定音鼓弱音起奏,成為很獨特的開始。高昂的英勇精神是其音調待征,但沒有緊張的矛盾衝突。同莫扎特的大部分協奏曲一樣,這一樂章也有兩個顯示部。
樂曲開始時是定音鼓單獨的幾下敲擊;把定著鼓作為“獨奏樂器”使用這在當時是十分大膽和具有獨創精神的。樂章
的第一個呈示部按慣例交給樂隊演奏,它的第一主題莊重流暢,由木管樂器和弦樂器先後接奏,這是主題的前半都分。在弦樂器接奏主題的後半部分之前,有三小節的穿插,用弦樂器模仿樂章開始時定音鼓敲擊的節拍。但在這裡,為了增強戲劇性效果,使後半部分呈現時能顯得更為明朗起見,貝多芬把小提琴奏出的主音D改為升D音——這個不期而至的升D音的出現,違反了當時嚴格的教學法則,因此當時曾引起音樂界的一些非議。在第一主題之後的連線段,有很大的發展,出現了英雄性的因素,情緒昂奮、激烈。樂章的第二主題溫文典雅、端應優美,先由木管樂器奏出,然後由弦樂器接奏,這時候主題轉經d小調而進入F大調。
第一樂章的第二個呈現示部開始時先有一段引子。這是獨奏小提琴在D大調基礎上奏出的裝飾樂句,十分輝煌有力。隨後引出的第一主題也有不少裝飾,比前更為動人,但仍保持它原來的性格。第二主題由獨奏小提琴和樂隊一起奏出,獨奏小提琴以其對位化的助奏鏇律,使這一段音樂更顯得琳琅滿目。在貝多芬的協奏曲中,獨奏樂器相當擴展的技巧性聲部,總是起著很重大的作用。
樂章的發展部主要發展引子和第二主題的素材,樂隊擔負著很重要的任務。在這裡,套用了動機分解變化和頻繁轉調等手法,音樂的發展自然圓順、淋漓盡致。樂章的再現部從整個樂隊的全奏開始,第一主題再現時變得十分威武有力。臨近樂章結束前按傳統慣例有一個華彩樂段,一些小提琴演奏名家,如的阿希姆、克賴斯勒和奧伊斯特拉赫為這一樂段譜寫的音樂都很出名。
第二樂章(27:45),小廣板,抒情的慢板,G大調,4/4拍子,變奏曲式,是凝神深思的集中體現,同前後兩個樂章閃耀的光輝相映成趣。這一樂章用變奏曲
形式寫成,它的基本主題莊嚴壯麗,配置樸素的四部和聲,具有頌歌的風格,由弦樂器加弱音器演奏。這個主題經過三次變奏,由單簧管、大管等樂器分別奏出,除了伴奏方式以外主題的調性、節奏和曲調都沒有太大的變出。接著又出現一個新的主題,它的曲調流暢、純樸自然、優美如歌。 總的說來,這一樂章主要是發展兩個純樸主題的抒情鏇律,但其中也有熱情的爆發,樂章中的這樣一些插段所造成的對比,也大大加強了音樂的表現力。
第三樂章(39:00),快板,D大調,6/8拍子,用迴旋曲形式寫成,它的基本主題輕快活潑,富於動力。 這個主題最初由獨奏小提琴奏出,主要是強調G弦上的低音效果,但當它反覆出現時,已經翻上兩個八度的高音區,並且逐漸發展為樂隊的全奏,在反覆出現的這一主題之間穿插著一些新的鏇律素材,其中以g小調的委婉動人的一段最富有詩意,它同樂章的基本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一樂章以歡快的馳騁為重點,但也間插著像前面鏇律那樣柔情的訴述,在基本主題最後一次出現之前,還有一個篇幅不太長的華彩樂段,最後音樂在歡慶聲中宣告結束。
演奏特點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的三分多鐘的引子,雖然速度在正常範圍,但仍稍顯快,這是因為樂隊演奏充滿活力,
有一種“往前”的感覺。小提琴進入之後,成為主導,有“引領”樂隊的感覺,並且始終處在一種高雅華貴的氛圍之中。第二樂章樂隊和獨奏小提琴表現出非常沉穩與理性思考式的慢速度,沒有過分的衝動,獨奏小提琴慢速與很微弱的揉弦增加了凝重肅穆的情緒。第三樂章仍沒有很快的感覺,而更多的則是從容不迫與華麗輝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三個樂章中的華彩樂段都使用了貝多芬為鋼琴改寫的小提琴協奏曲中的華彩樂段,其中的雙音與多音和弦雖然在鋼琴上不算多困難,但是被移至小提琴上則是非常有難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