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源
馮紀漢先生在《豫劇源流初探》中寫道:“名旦紀喜來、名鬚生楊小德,在唱腔上進行了藝術改革,才開始唱下五音。下五音容易唱,不費嗓子,吐字清楚,行腔圓潤,格外優美動聽。西府調這種藝術革新,不但很快獲得了人們的歡迎,而且還對以後的豫劇發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楊小德1873年生於洛陽,從小跟隨父親楊雙喜學戲。楊小德唱腔真假嗓結合,行腔自然流暢,高低音運用自如。後和同時代的藝名為“烏木桿”名旦紀喜來長期合作演出,配合默契,對豫西調進行改革,改唱“下五音”,多用本嗓發聲,音調深沉而又悠揚婉轉,形成了與祥符調不同的特點。
清末民初時間,豫西調太乙班分化為“太乙老班”和“太乙新班”。
新生演員不斷加入。鬚生有“三張一周”,三張即張同慶、張小乾、張福壽,一周為周海水;旦行演員燕長庚、慕水旺、翟燕身、陳連堂等;淨行演員任合元等;醜行演員任北方等;他們為豫西調的大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揚光大了豫西調聲腔藝術。周海水等人培養了豫劇十八蘭,燕長庚被稱作“豫西調旦行總師傅”。豫西調特點:風格蒼勁、悲壯、深沉、渾厚,其主要特徵是以12356為腔體骨幹音,以5I·654321為旋律線。又因“西府”唱法其腔韻多落“豫東調”主音“5”的下五度音即下屬音“1”,因而又稱“下五音”。傳統演唱全用真聲,大腔大口,贗腔帶“ 咦”,“寒韻”(落4、7·)較多,且長於鼻音,這些特點便決定了它表現悲劇的突出功能。
後期發展
辛亥革命以後,為反映高亢、昂奮的激情,鄭、洛一帶的“高台班”開始往省會(開封)靠攏,同時也就開始了兩大區域唱派的交流。1924-1933年間,少數豫西調演員曾不斷楔入“豫東”搭班,試行“火力偵察”,但效果均不理想。直到1935年周海水戲班二進開封,始真正站穩腳跟,打開了局面。由於這次是經過了幾個月的精心準備,又組織了包括張同慶、燕庚、周銀聚、翟彥身、常香玉、湯蘭香等名家在內的強大陣容;更重要的是:從社會背景看,由於時局逆轉,廣大民眾中產生的悲觀、失望,乃至憤慨情緒急待宣洩,於是很自然地也就接納了這一流派,以“豫東”的慷慨、激昂,再輔之以“豫西”之深沉、悲壯,從藝術表現力方面講,正如虎添翼,同時也是“應運而生”適乎潮流之舉。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三十年代的這一交溶、結合,為豫劇此後的繁榮發展無疑起到了奠基和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