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利文峰塔

文峰塔,是當時全縣境內唯一的古塔,故而格外引人矚目。文峰塔原名文峰閣、三層塔,是乾隆已亥年(1779)邑人汪為霖出資所建。文人登高必賦詩,因而留下了不少優美的詩篇。

紅橋映綠水,白塔戳青天。”這是在豐利民間廣為流傳的詩句,形象地描述了豐利的昔日景觀。白塔即文峰塔,是當時全縣境內唯一的古塔,故而格外引人矚目。文峰塔原名文峰閣、三層塔,是乾隆已亥年(1779)邑人汪為霖出資所建。
塔位於鎮東南文昌宮院內,塔基2丈4尺,塔高4丈8尺,3層,為磚木結構。該塔飛檐翹角,雕欄畫棟,既古樸莊重,又金碧輝煌,氣墊十分雄偉。每逢端午、重陽佳節,人們必登塔遊覽,俯瞰全鎮,遠眺四極。憑欄北望,波濤萬頃,漁帆點點。舉目東眺,雲蒸霞蔚,水天一色。極目西南,江海平原,一望無際。近則可見鎮上民居鱗次櫛比,溪水環繞,景物如畫,時人無不以登塔而自豪。文人登高必賦詩,因而留下了不少優美的詩篇。
歷史上文峰塔曾修葺過3次。第一次是道光癸末年(1823),由豐利場官福壽與邑人陳漢源募修;第二次是鹹豐辛亥(1851),由邑人陳滄重修;而最大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是在民國5年(1916),由豐利舉人潘蔭東總管,桑瑞圖和陸孫氏合施重相修。由於歷經同治、光緒50餘年曾整修,塔幾近顛圮。這次大修,準確地說應是重建,塔基重挖,灌糯米漿拌以沙礫,凝結如石;塔身以糯米法拌石灰而砌,堅固難摧。整個工程歷時300天,於民國6年(1917)6月6日竣工,新塔更為雄偉壯麗。新塔高8丈3尺有餘,仿蘇杭寶塔,為六角型,特聘南通名匠周廣隆設計建造。進塔即為磚刻“直上青雲”匾額,立有《三層塔銘》碑,由近代書畫大師吳昌碩書篆。塔頂為魁星樓,塔後建有玻璃廳,名“鞏黃閣”,又有“范公祠”、“藏經樓”等建築。藏書有商務印書館刊印的《萬有文庫》第二部、南通張謇手抄《金鋼經》等名跡珍籍。
塔下還辟有小花園,內建“弭濤軒”,築“洗硯池”,蓋茅亭,砌假山,栽植四季花卉,景色十分宜人。民國23年(1934)成為豐利公園。穹窿天笠匝雲平,特覺凌虛眼界清。南畝青蔥新雨足,西樓畫檻夕陽明。橋門水合雙龍影港洞潮回萬馬聲。海上方爭魚利市,帆檣隱約彩旗縈。此是潘蔭東在一個春天傍晚登上文峰塔即興寫下的一首詩,讀來令人神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