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高句麗第二代王琉璃明王所建之離宮.《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載,琉璃明王二十九年(公元10年)秋七月,國王“作離宮於豆谷”,三十七年(公元18年)秋七月,“王幸豆谷。冬十月,苑於豆谷離宮,葬於豆谷東原”。關於“豆谷離宮”與其陵墓應在何處的問題,學界一向並沒有進行具體研究,而近來有人卻認為自己業已將這些問題解決了,主張高句麗的“豆谷”即是集安的前身“通溝”,二者是“雙聲疊韻構詞和音轉意遞關係”。而“豆谷東原”是“今集安通溝河以東、故國川原以西、國內城以北的高阜、台地”,至於“豆谷離宮”,則應是集安梨樹園子南遺址,而琉璃王陵就是“集安禹山JYMO號墓”。王力在其主編的《古代漢語》上冊(第二分冊)在談到“雙聲疊韻和古音通假”時指出,古音通假的原則在訓話學上雖然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也產生了一些流弊,有些學者把雙聲疊韻看成萬應靈丹,有時主觀地肯定某一意義,再去找雙聲登韻的證據,“有時候,二字雖然讀音相近,甚至相同,但沒有其他證據,單憑語音方面的近似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僅就“聯綿字”來說,無論是雙聲還是疊韻,或二者得兼,或即非雙聲又非疊韻,其構詞法大多是一個詞素,如蟋蟀、薜荔、輾轉、瑪瑙等,都是雙音單純詞。至於“豆谷”,既不是聯綿詞,也不是單純詞,而皆是雙音合成詞,“通”與“洞”義近,而與“豆”則義遠。“豆谷”意謂“豆形的山谷”,是漢語名詞,是用古代的容器“豆”來命名山谷。至於“通溝”,應是滿語“淵”的意思,至於“通溝”同“豆谷”風馬牛不相及。以先人為主的思維方式附會曲解,主觀性頗顯。研究問題,不能單純地從概念出發,而應從實際出發。再如,尉那岩城壓根兒就不是國內城或丸都城,不在“國內”腹地,不在通溝,若到通溝去尋找豆谷、離宮、陵墓,豈不是緣木求魚?再說,從考古學所提供的資料來看,集安梨樹園子南遺址,並非高句麗早期遺址,在時間上與琉璃王生活的年代不相吻合。 據《集安文物志》講,梨樹園子遺址的年代“大約為高句麗中期左右”,出土的瓦當很多,集安出土的瓦當多出自高句麗墓葬和建築遺址,時間約當高句麗中期。至於該遺址出土的鎏金器物,出現的時間也比較晚,“集安發現最早的鎏金器出土於三世紀左右的墓葬中,而在四、五世紀的高句麗遺址、墓葬中則大量出現,其種類繁多,且與兩晉時期中原地區的同類物相同”,“高句麗中期左右,已基本掌握了鎏金技術,至使四、五世紀的鎏金空前繁盛”。另外,有人說過,高句麗遷都國內城後,在較長一個時間內,建築上沒有使用瓦當,基本是草廬或規模稍大的木結構草房,而其使用瓦(板瓦、簡瓦及瓦當)的時間,大約是在3世紀中晚期,而且是由於接受中原影響的結果。由此看來,將梨樹園子南遺址說是琉璃王的離宮址,是錯誤的。
至於集安禹山JYMO號墓,雖是王陵,但不是琉璃王陵。據近來出版的《集安高句麗王陵》介紹,禹山JYMO號墓不是有壇積石石擴墓,而是原始墓制的積石墓,不見階牆和階壇,地處山上,前臨陡坡,此墓可能是集安現存最早形成的高句麗王陵,但未說它是琉璃王陵。要知道,文獻記載是琉璃王“葬於豆谷東原”,而不是葬於豆谷“東山”。“原”即原野,通常指廣平、高平的地面。但無論如何,琉璃王的陵只能到霸王朝地區去尋找,國內城或丸都城地區沒有他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