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育真實地發生

讓教育真實地發生

我國的課程改革歷經數次,依然舉步維艱,這是為什麼?教書與育人為什麼常常被割裂為“兩張皮”?教育難道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經驗與藝術? 《讓教育真實地發生》 收錄了北京十一學校400多位教師研發、繪製的200多張“教育海報”,可謂該校變革全景的“微縮圖”。在不斷挑戰自己的高強度探索中,老師們從實際問題和教育痛點出發,把“育人價值觀”分解到“最小單位”,研發了一系列教育策略、方法和工具。這些“教育海報”,體現了可視化、可遷移、可操作的特點,它們猶如一把把斧子、一個個扳手那樣實用。這些海報,展現了十一學校的老師們“讓教育真實地發生”, 萃取教育經驗、解決真實教育問題的追求,並鮮明地呈現出“不育人無法教書”的新境界。 這是400多位普通教師的智慧創造。

作者簡介

沈祖芸,獨立教育媒體人、學校發展諮詢師。《教育能見度》公眾號創始人。上海新優質學校研究所副所長。上海教育雜誌社原副總編輯。

序言

序 一

劉佳琪 北京十一學校2015屆畢業生,現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

畢業已經一年多了,“不思量,自難忘”,大概可以形容我對十一學校的感情。許多本以為模糊了的記憶,在翻開這本書後,一下子就被裡面那些熟悉的人與事喚醒。這本書涵蓋的正是我所經歷過的、真實的中學生活,也正是十一學校令我難忘之處。

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學生,十一學校都強調發掘每個個體的潛能,讓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施展的機會與平台。我將之視為“十一人”最大的幸運。這本匯集了上百位老師、同學智慧的書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重視個體價值的文化。而這種價值觀也是十一學校的護身符,正是因為每一位教師和學生都盡己所能為這場改革保駕護航,它才得以闖過重重難關順利進行。

我自己身在其中的時候,常常將身邊發生的事視為理所當然。縱然知道這場“敢為天下先”的改革必然面臨許多挑戰與困難,但卻心安理得般地享受著改革帶來的好處,而很少去想每個看似普通的一天、一節課、一場活動背後包含著多少人的思慮與用心。現在離開十一學校後,看著這本書里的二百餘篇文章,回頭想想,才真正捕捉到這個過程的不易,能說的也大概唯有感動與感謝了。這些文字、圖表凝結的是實踐中收穫的心得,是反思後總結出的經驗,是老師們共同的智慧——還能有什麼是更寶貴的呢?

這本書是十一學校改革之路上的一個節點,未來的路還很長,但我們一起堅持走下去,總有一天能到達想去的地方。

序 二

黃啟皓 北京十一學校2014 屆畢業生,現就讀於北京大學元培學院

趙老師把書稿發過來,讓我這個畢業兩年多的十一學校學生寫寫讀後感想。我本以為是校長新寫的教育著作,結果打開一看, 全然不是白紙黑字的理論與學說,而是五顏六色的文字和一張張鮮活的照片。細細讀來,原來是十一學校一位位老師和同學對自己校園工作和學習的展示。

我這才想起來,在十一學校,我們珍視的是每位老師和同學的聲音。

十一學校可能有全中國最受歡迎的校長,也是少有的將價值觀都形成文字規定的學校,但學校總是為同學們留足了空間。看著書里的同學們,我也回想起自己在十一製作過電視節目、編輯過雜誌,在政治課上評論過尖銳的內容,也在歲末和大家舉辦過狂歡節。而我能這么做,是因為我的政治老師,即使是在趕進度的時候也願意把課堂時間留給我而不會打斷我的發言,是因為我每有想做的事情時就都可以找到實現它的組織,學校也都會提供資金和設備的支持。同樣的事情幾乎發生在每一個同學身上。

也許我們做得不是最好的,但能在最有想像力的時候自由嘗試各種有趣的事情,能知道自己的生活可以由自己選擇,這也許就是多元的校園生活留給每個十一畢業生的共同資產。正如這本書里豐富多彩的經驗總結,雖然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但它背後是一個個有著自己想法的個體,背靠的是十一自由而寬鬆的氛圍。光這一點,就足以讓學生收穫良多了。

謝謝母校。

前言

每一位教師都是富礦

沈祖芸

全球的教師都在經歷著從未有過的時代巨變與職業挑戰。

過去,只需要傳遞現成的知識;現在,教師需要不斷應對學生已經擁有的知識。

過去,只需要在課堂里明確地落實“教什麼”;現在,教師需要為學生設定清晰的目標, 並用策略、方法、工具構建起適切的教學內容和學習方式。

過去,不同學生用相同的方式教;現在,教師需要用差異化教學去包容學生的多樣性。

過去,目標、內容、評價都是格式化和統一的;現在,教師強調為與眾不同的個體創造個性化的教育體驗。

過去,以課程中心積澱豐厚經驗;現在,以學習者為中心走向共同的未知。

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重要趨勢:只有基於學校現場的學習和培訓設計,才能滿足每一位教師隨時發生的專業發展需求。

▲ 然而,基於學校現場的學習和培訓往往遭遇現實的瓶頸。

▲ 教師們較難精準表達自身的發展需求

▲ 大量的經驗難以轉化為知識,反而造成路徑依賴

▲ 容易為“選擇性迷失”所左右

▲ 教師成長的關鍵事件設計難度加大,難以激發內動力

▲ 專家報告或閱讀指引的針對性欠缺

▲ 任務驅動或項目研究易使教師陷入事務流程而缺乏有效反思

怎樣的培訓是教師們真正需要的?

怎樣的方式能激發出教師持久的學習動力和發展欲望?

我們探索著一條全新的路徑——每一位教師都是富礦!

從教師自身“開採”開始,對大量的實踐經驗進行提煉,萃取出讓教師自己看得見的關鍵經驗,進而將這樣的價值轉化為清晰、可操作的方法、策略與工具,讓更多的教師借鑑、使用。

當一位教師能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經驗價值、教學風格和優勢潛能時,他的內在自我意識就會被激發,這樣他才會規劃出教學生涯的目標,進而提出自身的專業發展需求。

“每一位教師都是富礦”的理念是未來以校為本,面向全體教師共同成長與發展的新思路。

2016 年8 月,1500 多位全國教育同行走進北京十一學校參加了一次富有突破意義的學校教育年會——全校400 多位教師都是年會的主角,他們用600 多張海報、60 多場圓桌論壇、200 多件可交易的教學產品呈現了一次集專業性、實用性、平等性於一體的“思想市場”, 並在“去中心化”的氛圍中創造了專業驅動、供需對洽的教師校本培訓新方式。

這是北京十一學校教育年會的第三次改革。

教育年會源起於通常學校里都會例行開展的開學前全體教職工大會,大會一般以布置新學期工作為主。2012 年起,伴隨著十一學校育人模式研究的深化和學校轉型的初露端倪, 學校將每學期的例行全體教職工大會改為主題式經驗交流分享:“發現那棵樹”、“喚醒心中的巨人”、“從學科教學走向學科教育”……大家通過聚焦一個主題,將自己在一學期中的新探索、新發現,用一個最小切入點(如故事、情境、問題等)的方式層層解構, 直至提取出規律性成果。於是,學期工作布置會第一次轉型為學術專業交流分享會,通常由一位“有故事的教師”輪值主持,每個年級可以推派和自薦的方式產生交流發言者,最終走上全校的講壇,名曰“教育年會”。在學校看來,當治理結構發生改變之後,對年級的授權和對每一位教師的信任與賦能足以能夠讓他們把一學期的基本工作安排好,那么全校層面的、一學期一次的“聚會”,就應該是引領,是分享,是用一個思想點燃另一個思想, 進而形成聚焦學生展開深入研究的學習氛圍。

2014 年底,十一學校教育年會走向第二次轉型,將內部交流分享的大門打開,用更開放的方式面向全國教育同行,在更大的平台上展開學術交往。分享的最大意義在於,從別人的評價里獲得對自身研究實踐成果價值的另一種視角的發現與激勵。教師們不僅僅要提煉自己一學期實踐的關鍵經驗,更重要的是還必須放在全國共通性問題的視閾中來審視自身經驗的價值,這其中就在逐步實現從經驗到知識的一級轉化——共同性問題的可操作解決方案。事實上,圍繞著連續三次的“為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而設計”、“讓學習真實地發生” 等主題,教師們不斷將自己的“實踐璞玉”通過一次次打磨、提煉、萃取,實現了有過程、有實證、可操作、可轉化的關鍵經驗,更重要的是,每一個經歷打磨過程的老師都獲得了彌足珍貴的二次成長,他們第一次發現自己出於本能或經驗的原始探索可以閃耀出有理論支撐、有操作工具的價值光芒。而一旦有了這樣的自我發現,教師們就猶如裝上了發動機, 開始提出更進一步發展的需求與方向。短短一年半時間裡,共有近100 位教師登上了年會的大平台,也讓來自全國各地的1500 多位教育同行享受了來自基層學校的思想盛宴。

然而,一個全新的問題又擺在了我們面前,即便是一次年會30 多人次登台,也無法迴避人為因素的篩選與取捨,而且30 多人對全校400 多位教師而言依然是少數,在選擇誰能上台的問題上,或多或少會出現刻板印象或視角盲區,這樣的機制無法讓原生於一線的更廣大教師的智慧實踐脫穎而出。於是,2016 年夏天,我們嘗試用“平台思維”辦年會。

參與內容聚焦“育人價值觀”,分解到“最小單位”,體現可視化、可操作,進而轉化為工具、方法、策略,這是首要原則。

參會方式去中心、去權威、低結構、低門檻,面向全體,這是第二條原則。

實踐成果化、思想產品化,實現關鍵經驗的可交易性,這是第三條原則。

這樣的第三次轉型,一下子從“申報-遴選式”走向了人人可參與。於是,每一位教師都在思考“我可以拿出怎樣的實踐成果參加年會”——他們就開始啟動教育教學行為的系統反思;他們就開始主動尋求援助性支持;他們就必須用大量的證據和可轉化產品來證明“最小實踐單位”的成效……他們從沒有像今天這樣自我審視教育教學的得與失,並主動尋求各方支持力量來萃取出一個有價值的知識產品。

於是,600 多張海報、60 多場圓桌論壇、200 多件可交易產品應運而生。年會當日, 1500 多位全國教育同行也接受著一次全新的培訓,他們也必須遵循內心的需求,去選擇自己最需要的場次,創造了“一人一課表”的個性化參會機制。而年會上首次運用的交易機制, 又使得一次年會誕生了若干個“教師富翁”,知識產品轉化出的高交易額證明了教師實踐創造的可推廣性價值,從而進一步提振了教師的信心,激發了他們持續研究、開發、創造的內動力。

十一學校教育年會的轉型不僅僅折射了一所學校以校為本的教師專業發展方式的轉變, 更重要的是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

本書從教育年會中的海報切入,從一個側面透視教師專業發展的未來路向。從精選出來的200 多張海報中,我們可以發現其中最重要的三條趨勢性發展軌跡。

其一,所有海報都在傳遞未來的教育工作者將從基於知識走向基於關係的視角轉變。

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自身大多是在以教為中心、以知識傳授與掌握為目的的課堂里成長起來的。因為要考試、測驗,所以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往往只見知識不見人,學習以確認每一個知識點的掌握為依據,並通過檢測一再鞏固和夯實知識的達成,能視情況適度兼顧一下知識的運用、能力的培養者已經是很優秀的教師了。

未來以學為中心的轉變就將生成基於關係的教學空間,這並不是說知識不重要,而是每天呈爆炸式增長的知識再也無法通過單一講授來實現了,教學空間需要更加關注每個學生如何擁有學習知識的方法,更加關注通過什麼途徑支持學生建構起個人知識,更加關注知識傳遞過程中的創造性。這些關注必然帶來“目中有人”的教學,而這樣的教學就一定是基於關係的,此所謂教育學實質上就是關係學。

在基於關係的課堂上,除了要改變傳統意義上的師生關係外,生生關係、學生與媒介技術的關係、學生與文本的關係也從來沒有被如此重視過。基於關係的課堂之核心就是要創設一種平等的供需關係。課堂猶如一個隱性市場,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需要什麼,我能提供什麼,什麼樣的提供和獲取方式才能滿足我的需求等成為供需方所關心的問題。因此, 這樣的課堂必定是一個思想活躍、情感流通的場所,而不是簡單的知識輸入輸出的過程。

其二,所有海報都在傳遞未來的教育工作者將擁有更多的“學生知識”而非僅僅是“教學技能”。

在以掌握知識為目的的課堂上,為了讓學生更多地記住知識以在日後的考試、升學中取得高分,教師們使出渾身解數,在教學五環節中精心講解、強化訓練;當作為公開課展示時,又以個人嫻熟的教學技能創造著課堂上的風景。教師從師範培養到講台實踐的漫長教學生涯中,專業的發展多半取決於教學技能的提升和在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學業成就過程中所積累的“學生經驗”。

在未來,教師的專業競爭力不再僅僅是精湛的教學技藝,更需要擁有包括學生認知規律、學習問題背後歸因、個體差異識別等在內的“學生知識”。“未來的教師將是教育知識的發現者和建構者”,其中教育知識中最大量的就是“學生知識”。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 如何精準識別不一樣的學生的學習優勢、學習風格、學習節奏和認知特點,從而用不同的途徑和方法,順著“這一個”學生的學習方式給予最適切的支持,這就是教師的“學生知識”。

以往,優秀教師常常會有更豐富的“學生經驗”,這一個孩子一定會在這類問題上粗心、那一個孩子擅長這種題型……這些都是經年累月積澱起來的帶有強烈主觀色彩的“學生經驗”,它表現為一種直覺,無法在較大範圍里輻射。而“學生知識”則需要從大量案例或數據中提取、分析、建模,並實現可轉化、可遷移、可輻射和可操作。

其三,所有海報都在傳遞未來的教育工作者將探索從有節點的教學時段走向無邊界的流程再造。

我們非常熟悉這樣的狀態:同一個年級的學生使用同一張課表,學生在校的全部生活以35 分鐘或40 分鐘為單位被切割成七八段。每一段代表一門學科。教師的教學是以時段為節點的——“這一節是數學課”、“下一節是語文課”。所有的教學發生在五六十平方米的教室空間內,不斷地轉換著學科。對這樣的現象我們只能漠視:這個學生在數學課上剛剛漸入佳境,下課鈴響了,教學戛然而止,必須進入到自己並不感興趣的地理課;漫長的40 分鐘終於熬過去了,迎來了最喜歡的體育課……就在這樣有局限的教學時段中,學生們在忽高忽低的學習狀態中跌宕起伏,時間一長竟習以為常地適應了,就這樣,在一方狹小的空間裡教學無形中扮演著“個性加工”和“知識罐裝”的角色。

隨著移動時代的飛速來臨,教師準備講授的學生也許早已知道,他們的學習可以隨時隨地發生。課堂上,這個學生剛剛完成的3D 列印作品一鍵上傳,點擊量迅速上千萬,於是一夜之間這個學生就擁有了“冬粉”。上課前,那個學生把事先預習所產生的問題藉助百度搜尋找尋答案,立刻獲得了包括最佳答案和一般答案在內的數百條解決方案,於是他驗證、篩選後不僅解決了問題還深刻理解了知識背後的門道,進而創建了“知乎詞條”成為知識的貢獻者。教學中,教師不再一言堂,可以設定任務讓學生合作討論,也可以連線全球發布項目尋求學習夥伴,學生有解決不了的“疑難雜症“,還可以線上預約教師進行個別化輔導。

這一切正在發生,教學不再局限於40 分鐘的課堂內,模糊了時空邊界的教學流程不再以讓所有的學生一起學會什麼知識為起點和目標,而是更加適應於隨時隨地的不同學的方式和學到不同程度的新流程。

從我成為教育媒體人的第一天起,我就在努力走近優秀教師,也曾經不斷用“賦予孩子高期望”、“一輩子學做教師”、“好的教師就是讓孩子從喜歡老師開始進而喜歡學科” 這樣的理念式經驗表達來激勵更多的教師去創造高境界的教育。然而,當你走進一所所真實的學校,會發現現實並非如此,老師們每天的工作節奏和內容決定了他們更需要你告訴他們“怎么一步步地操作才能賦予孩子高期望”、“一輩子學做教師,怎么學,學什麼, 學了這些會有怎樣的效果”、“如何讓學生喜歡上教師,教師與學科的關係是什麼,如何讓學生通過教師這個介質走向真正發現學科的魅力,進而把學習當作自己有興趣的事”…… 所有這些能夠落地的可操作方法,對教師而言才是最為實用且急需的。

這些就是我們編輯、出版這本書的初衷。所有海報的內容都來自北京十一學校教師最日常的實踐,且全部落實到“最小單位”,是大部分中國教師每天工作中經常會碰到的問題, 而解決方案注重了結構化、可操作、有步驟、有工具。

這是北京十一學校教師的智慧創造。

該如何更好地使用好這本書呢?

如果您是校長,您可以從這本書的結構體例中看到一所學校的轉型全景,每一輯都透析出學校最關注什麼,這些關注點是如何體現育人價值的,這些關注點是否在教師的最近發展區……從這些分析維度入手,校長們可以建構起自己學校的變革藍圖,並能在藍圖中確立起關鍵驅動點。

如果您是教師,您可以從自己最感興趣的板塊入手,尋找到可以借鑑的他山之石。

當然,您也可以把這本書作為您的“練習手冊”,您可以就一個話題,先進行自我梳理, 看看自己能否就一個主題梳理出自己的方法,進而萃取出自己的核心經驗,更進一步甚至可以嘗試提煉出方法、步驟、工具、策略,然後與十一學校老師們提供的相比照。這種學習方式是最佳的專業研修路徑。

如果您是一位研究人員,這本書將是您進行科學研究的絕佳案例與素材,您可以從“最小單位”的研究方法角度切入,將自身的專業方向與一線的實踐成果相結合,彌補教師研究中科學性、規範性問題,進而有了理論的助力,使得來自一線的實踐智慧能夠更好地轉化。

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讓學校科研更接地氣、更能解決一線教師實際問題的新入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