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名稱】《讀禪經》
【年代】唐朝
【作者】白居易
【體裁】七言律師
作品原文
讀禪經
須知諸相皆非相,若住無餘卻有餘①。
言下忘言一時了,夢中說夢兩重虛。
空花豈得兼求果②,陽焰如何更覓魚③。
攝動是禪禪是動,不禪不動即如如。
作品注釋
①無餘:無餘涅槃。有餘:有餘涅槃。
②空花:空中之花。病眼者見空中有花,但虛空原無花,只是眼病所見。譬喻妄心所計之諸相併無實體。
③陽焰:大乘十喻之一。陽光照射在曠野之上所產生的幻相,渴者見之以為是水。
作品賞析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云:“應無所往而生其心。”無餘涅槃也是不可往。若住於無餘,執著無餘,即見無餘相,自然不得究竟,落於有餘。故曰“若往無餘卻有餘”。究竟真理,言語道斷而不可言說,心行處滅而不可思議,所以“言下忘言”則一時頓悟。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人生即是一場大夢,而於此夢中大說“人生如夢”,就是“兩重虛”。凡夫所執種種,無非空花。空花只因病目起,並非實有,只是目愈則空花自無,於此不可執著求個空花滅處。譬喻修行,只是復眾生本有之如來智慧德相,並非更可得個什麼空花之果。即無所滅,亦無所得,陽焰覓魚,也是這個意思。禪與動,俱是空話,不可執著。以禪斥動,以動斥禪,或禪動相融,皆入執著中,難於如如相應。禪動具不執著,不執著亦不執著,自然是“不禪不動即如如”了。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漢族,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座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琵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