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嶺窯址

在今鹿城區西山護國嶺附近,與政和堂窯址同屬西山窯群。1958年發現,面積約300平方米,瓷片堆積層有二處:一處自東向西,另一處自東向西北;又有殘存窯床一段。窯壁用生坯磚錯縫平砌,內壁尚留黑褐色燒結面,並有結塊窯汗。主要生產青瓷,有碗、盤、壺、瓶、罐、杯、盒、盞托等。造型別致,富於變化,有球形腹、瓜棱腹、竹節頸、寶塔蓋、如意形耳;口有撇口、斂口、葵口、坦口、喇叭口;底有挖足、臥足、假圈足、平凹底、環形底等。胎骨趨向堅硬、細薄,呈白中泛灰色。釉色以淡青色薄釉為主,部分呈灰綠色,釉層勻淨、細潤,施釉多不至底,露胎部分呈朱紅色。常見紋飾有蓮花、秋菊、牡丹、雙蝶、鸚鵡、朵雲等,採用淺刻或模印,窯具有瓷質缸形匣缽、墊圈、墊餅等。燒造時間自晚唐至南宋。

在今鹿城區西山護國嶺附近,與政和堂窯址同屬西山窯群。1958年發現,面積約300平方米,瓷片堆積層有二處:一處自東向西,另一處自東向西北;又有殘存窯床一段。窯壁用生坯磚錯縫平砌,內壁尚留黑褐色燒結面,並有結塊窯汗。主要生產青瓷,有碗、盤、壺、瓶、罐、杯、盒、盞托等。造型別致,富於變化,有球形腹、瓜棱腹、竹節頸、寶塔蓋、如意形耳;口有撇口、斂口、葵口、坦口、喇叭口;底有挖足、臥足、假圈足、平凹底、環形底等。胎骨趨向堅硬、細薄,呈白中泛灰色。釉色以淡青色薄釉為主,部分呈灰綠色,釉層勻淨、細潤,施釉多不至底,露胎部分呈朱紅色。常見紋飾有蓮花、秋菊、牡丹、雙蝶、鸚鵡、朵雲等,採用淺刻或模印,窯具有瓷質缸形匣缽、墊圈、墊餅等。燒造時間自晚唐至南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