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崇德寺

護國崇德寺

正在恢復重建的護國崇德寺始建於清崇德元年(1636年),清順治十年(1653年)經第五世達賴喇嘛賜名為“喇頌賢竹林寺”(LapsumShedrupLing Monastery),藏語意為“三學講修洲”,是藏傳佛教格魯派歷史上在蒙古地區的重要寺廟之一,曾在漠南蒙古地區有著極大影響,是由中原進入綏遠西去河套並達青海安多藏區,北上外蒙古庫倫(今稱烏蘭巴托)並遠至西伯利亞的交通要道和戰略要地——今河北省尚義縣城東南的八道溝鎮花兒台以北,緊鄰內蒙古的烏蘭察布盟。

護國崇德寺logo

漠南涌蓮初地 壩上第一道場
護國崇德寺簡介
護國崇德寺始建於清崇德元年(1636年),清順治十年(1653年)經第五世達賴喇嘛賜名為“喇頌賢竹林寺”(LapsumShedrupLing Monastery),藏語意為“三學講修洲”,是藏傳佛教格魯派歷史上在蒙古地區的重要寺廟之一,曾在漠南蒙古地區有著極大影響,是由中原進入綏遠西去河套並達青海安多藏區,北上外蒙古庫倫(今稱烏蘭巴托)並遠至西伯利亞的交通要道和戰略要地——今河北省尚義縣城東南的八道溝鎮花兒台以北,緊鄰內蒙古的烏蘭察布盟。
據史料記載,統治長城以北蒙古地區的北元皇帝林丹汗敗走西去病逝於大草灘(今甘肅境內)後,公元1636年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大小領主齊集議定臣服後金皇太極,並奉上“博格達·車臣汗”尊號,皇太極是年改國號大清,改元崇德,是為清崇德元年,有清一代由此而始。崇德皇帝敕建護國崇德寺於農曆七月十五日破土動工,三年後(1638年)在察哈爾部當時的核心地帶花兒台建起了漠南第一道場並命名為護國崇德寺以安撫漠南蒙古各部。
隨著清政權不斷向漠北擴張,1637年(崇德二年)臣服於清廷的內外蒙古各部王公共同議定歲進朝廷白馬八匹,白駝一峰,以表歸順臣服。於是各部遣使進京,與清廷訂立歲貢白駝一、白馬八的“九白之貢”之約,並於次年首次踐行。自此,蒙古各部王公為表忠心,每年農曆七月十五齊聚護國崇德寺周圍的花兒台草原遴選白駝白馬,並由察哈爾蒙古八旗官兵儀仗護送晉京至德勝門覲見皇帝獻寶,一路上旌旗獵獵,浩浩蕩蕩。每年遣使時節,各部紛紛擁眾落帳於護國崇德寺四圍,騎射圍獵,邀宴舞樂不絕,蒙藏高僧大德雲集,甚至遠在庫倫、布里亞特、卡爾梅克和圖拉等地的蒙古王公也遣使來此共襄盛舉,象徵著中央政權對內外蒙古地區實施有效統治,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具體體現。
作為漠南蒙古地區傳播佛教、聯繫中原和漠南蒙古地區的重要寺廟,護國崇德寺建成後曾獲康熙皇帝御賜金匾“護國崇德寺”。之後乾隆皇帝也曾御筆“漠南涌蓮初地”,遺憾的是,在偽蒙疆軍政府時期毀於戰火,寺廟延燒殆盡,歷年來供奉的金銅佛像、蒙藏漢文經卷等也被兵匪洗劫一空。長期以來只有當年戍守在此的滿漢蒙各族軍民為了追憶護國崇德寺曾經帶來的祥和在花兒台村北面山坡上壘起的一座敖包,長遠地靜靜注視著山下的村民們,守護著他們擁有的健康和安寧。
近年來,當地各族民眾漸向富裕小康,宗教正走向一條與社會相適應的發展新路,民眾需要有一個依法開展佛事活動的場所。為滿足信教民眾精神生活需要而恢復史上既有正法道場,成為當地各族信眾的一致心聲和共同願望。
2010年,經張家口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覆(張民宗字【2010】第53號)和尚義縣民政和民族宗教事務局批覆(尚民【2010】28號),本著方便當地各族信眾的前提,決定在花兒台恢復重建護國崇德寺。我寺選址於交通便利、風光旖旎的京藏公路張尚線花兒台北坡,著名的韓家莊察哈爾牧場西區,由尚義縣德高望重的第一望族韓適應家族捐出三十餘畝土地以為重建基址,韓適應長老之長公子、本寺首席上座護法即首席顧問韓方明博士首捐100萬元作為重建啟動資金。
2011年5月6日凌晨4時,護國崇德寺舉行開工奠基儀式,來自清朝皇家寺廟北京西黃寺的多位高僧大德前來誦經加持;2012年5月28日,護國崇德寺重建工程正式破土動工,來自康藏地區八百年寧瑪傳承噶陀金剛座的寧瑪派活佛前來將印度恆河的底砂撒入地基,寓意著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上,建造正法
道場。歷時三年多,整座寺廟中的大雄寶殿、藏經閣、觀音殿、地藏殿、護法殿、財神殿、山門及傳燈樓、證悟樓等九座建築已完成主體結構,恢復重建的壩上第一道場護國崇德寺初具規模。
2014年5月18日,我寺三學講修院主持、第五世噶陀仲巴·南卡嘉措仁波切親自主持奠基法事,開工建造第一座菩提塔。該塔身高19.668米,由請自藏地的實修工程師監工,嚴格按照藏傳佛教的傳統規則如法進行了裝藏,僅大藏經(甘珠爾和丹珠爾)就裝入66套,重逾8噸。塔身四周由來自藏地的雕刻師精雕細刻了精美的佛教圖案,特別是白塔寶瓶部位象徵著佛法僧三寶的三片菩提葉,讓這座菩提塔成為與眾不同的菩提塔。裝藏品中的佛陀舍利、大昭寺釋迦牟尼等身像全身法衣一套、來自印度、尼泊爾和國內四大佛教聖地的水土、八吉祥銅鍋以及前世達賴喇嘛、班禪喇嘛親手製作的甘露丸等讓崇德寺菩提塔更加殊勝無比。
重建後的護國崇德寺將秉持察哈爾地區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並存、和諧相處的歷史傳統和法乳一脈之正道,在弘揚佛教的現代化、生活化方面做積極的探索。護國崇德寺將不僅是一個佛教徒參禪拜佛的場所,更是一個佛教文化溝通、學習和交流的中心;將不再是某個教派的屬寺,而是佛教各宗各派高僧大德均可前來講學弘法,甚至其他宗教的人士也可前來交流學習的場所;將不僅是一座佛教寺廟,還將是一座佛教文化藝術的博物館,更是一座促進宗教和諧、民族和諧的多元文化交流中心。
護國崇德寺恢復重建開工以來,持續得到來自社會各界,特別是佛教界高僧大德們的支持和幫助:北京西黃寺的多位堪布為護國崇德寺奠基儀式舉行法會,誦經加持;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北京龍泉寺、陝西法門寺的方丈學誠大和尚題贈了楹聯;台灣佛光山星雲法師在病中題寫了護國崇德寺名並派人專程送往北京轉交我寺;國學大師範曾先生為護國崇德寺大牌樓題贈了楹聯;韓國佛教曹溪宗向本寺追加捐建“大韓藏經殿”作為存放各種版本佛教經典的藏經樓及法堂,並由該宗領袖林影潭大和尚親筆題寫匾額;來自美國、韓國、斯里蘭卡、印度、尼泊爾等國際友好人士也紛紛為我寺慷慨布施或捐贈自己收藏的佛教藝術精品供養在護國崇德寺……
佛光重沐南蒙壩上指日可待,梵音迴響察哈爾必將再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