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介

譯介

譯介學 譯介學在比較文學中指對文學交流中翻譯的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以前是從媒介學出發,而目前則越來越多是從比較文化的角度出發來對文學翻譯和翻譯文學進行的研究。翻譯是促成不同民族文學間發生影響的媒介方式之一,屬於文字媒介。譯者也與“個人媒介者”往往重合

含義

同翻譯,基本指對文學翻譯。

(translate)

中國歷史上第一本譯介書

明朝初年刊行的《明心寶鑑》,這是中國歷史上譯介到西方的第一本書,是明朝時比《菜根譚》更流行的勸善書、啟蒙書,600多年來風行於韓國、日本、越南等國,被用作青少年啟蒙教育、道德教育重要讀本和個人修身勵志經典。該書也是“大長今”主要的啟蒙教科書和大長今扮演者李英愛的酷愛讀物。令人詫異的是,這樣一本書卻已在中國失傳!

《明心寶鑑》大約成書於元末明初,輯錄者或整理者是范立本。國家圖書館收藏有1368年刊印的古籍《校正刪補明心寶鑑》。該書內容網羅百家,雜糅儒、釋、道三教學說,薈萃了明代之前中國先聖前賢有關個人品德修養、修身養性、安身立命的論述精華,主旨是勸善勸學,引導做人,首先要正己,安分,繼善;其次,言談舉止、待人待物都要有誠意,在有涯人生要時時、處處都懂得感恩、知足、惜福,對人、物、事,對社會乃至對苦難厄運都滿懷感激之情、滿足之心、珍惜之意。

1592年前西班牙天主教教士高母羨在菲律賓將《明心寶鑑》譯成西班牙文。這是一個手抄的、雙語作品。該手抄本於1595年被帶回西班牙獻給王子斐利三世,現收藏於馬德里西班牙國立圖書館。而由科斯達和殷鐸澤合譯的《論語》拉丁文本是1662年出版的。

經范立本整理後的《明心寶鑑》從明初起即極為盛行,多次重刊、重印,萬曆皇帝還讓人重輯修訂一遍。可以說,此書至少在明代是最流行的通俗讀物,也是最受歡迎的勸善書、啟蒙書之一。《明心寶鑑》還迅速向東亞、東南亞各國傳播,長期廣泛流傳於韓國、日本、越南、菲律賓等地,被用作啟蒙、勸善和修身勵志經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