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豬的疫苗病

實際上,疫苗與疫苗接種所引起的副反應是有明顯區別的。 長期乳前疫苗接種,同樣會導致的免疫耐受現象的頻繁出現。 5.口蹄疫毒疫苗目前我國所用的口蹄疫疫苗是一種滅活的疫苗,實驗證明接種該疫苗可以刺激機體產生足夠的疫苗抗體。

疫苗接種,我們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種權宜之計,而不能把疫苗看成是包治百的靈丹妙藥,必須徹底改變用疫苗來治療疾病的做法。在集約化養殖的條件下,最終減少或終止某些疫苗的接種才是我們的理想目標。
疫苗接種的總體原則是:同種或不同種疫苗接種的次數宜少不宜多;同種或不同種疫苗接種的時間間隔宜長不宜短;只疫苗接種的時間宜晚不宜早(儘量避免使用超前免疫,防止免疫麻痹的產生)。
切記,在業中,最佳的免疫當屬風土馴化。在充分理解疾的流行病學規律之後,馴化的思想必須貫穿於整個養殖環節的始終。
————樊福好
在業中,由於養生產集約化程度的逐步提高,豬用疫苗越來越多,利潤相對較豐厚,而疫苗生產的要求卻越來越高,生產的疫苗產品往往供不應求;加之,市場不甚規範,生產工藝不夠嚴格,不法廠商不斷出現,近年來發生的豬用疫苗事故同樣也是此起彼伏。凡此種種問題,均是由於疫苗接種所引起,我們姑且稱之為“疫苗”。
實際上,疫苗與疫苗接種所引起的副反應是有明顯區別的。疫苗接種的副反應極少見,且大多是輕微的。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1.一般反應
是由疫苗本身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一般不會造成生理和功能的障礙。接種後24h內接種部位出現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個別伴有體溫升高、噁心、嘔吐等全身反應。一般反應不需要進行任何處理,持續1~2d可自行消退。
2.異常反應
是動物在接種後發生的與疫苗接種有一定聯繫、達到需要診治程度的綜合徵。這類反應臨床症狀比較嚴重,應及時發現並進行對症治療和搶救,否則會造成嚴重後果。
但以上兩類反應總體上非常少見,尚沒有達到危害全群動物的程度。而下文所涉及的疫苗卻會造成接種動物群體發生嚴重臨床症狀,對動物生產造成巨大損失。
疫苗發生的原因
在論述疫苗之前,廣大業者務必了解疫苗病發生的相關免疫原理,務必注意區別下列這些術語,以免產生理解上的誤差。
1.抗原:凡是能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或效應性淋巴細胞並能與之結合引起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物質稱為抗原(Antigen)。抗原並不是寄生蟲、細菌或毒本身,它只是病原體上的一個成分而已。而現行生產的絕大多數疫苗都是用完整的病原體製造而成,生產若不規範,則存在感染的極大可能性。
2.佐劑:一種物質先於抗原或與抗原混契約時接種進入動物體內,能非特異性改變機體對該抗原的特異性免疫應答,發揮輔助性作用,這類物質可以統稱為免疫佐劑,簡稱佐劑(Adjuvant)。
在增強機體免疫反應的同時,佐劑也會引起或增強遲髮型等超敏反應,這一類的超敏反應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比如,廣泛報導的某些喘氣苗中的佐劑與2型圓環毒一起就會引起嚴重的皮炎腎病綜合徵(PDNS)的高發生率。
3.抗體:動物機體受到抗原物質刺激以後,由B淋巴細胞轉化為漿細胞產生的,能與相應的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反應的免疫球蛋白,就稱為抗體(Antibody)。抗體雖為機體所產生,但不是所有所產生的抗體對機體都是有利的,有些抗體甚至是有害的(如下文所述的變態反應)。
4.變態反應,亦稱過敏反應(Allergy):是指免疫系統對再次進入機體的抗原做出過於激烈或不適當而導致組織器官損傷的一類反應。變態反應分為過敏反應型(I型)、細胞毒型(II型)、免疫複合物型(III型)和遲髮型(IV)。
5.免疫耐受:為免疫系統不與機體固有成分和被引入的抗原發生破壞性反應的一種生理狀態。破壞性反應被免疫系統發育和免疫反應產生過程中的不同機制所阻斷。長期或反覆接種疫苗則容易導致免疫耐受性的產生。
根據上述概念,疫苗發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
1.弱毒疫苗的返強現象:原體在不適宜的環境中生長,致病能力會減弱,有可能會被製造成為弱毒疫苗。這些弱毒疫苗一旦遇到適宜的生長環境(宿主),其致病能力也可能恢復增強,重新成為病原體。比如:長期不間斷使用偽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一旦引進所缺失的基因片段,則完整病毒會大量出現。從群體的角度來看,兔化豬瘟弱毒疫苗在豬場內的反覆循環亦有出現返強的極大可能性。
2.免疫缺陷個體危害:有些免疫缺陷個體甚至對相對安全的弱毒疫苗都會產生強烈的感染性反應而發生臨床症狀,甚至發生死亡。發生此類疫苗的比例相對較小。
3.過敏反應:如2型圓環毒的III型過敏所引起的PDNS,PRRSV所引起的IV遲髮型過敏反應以及PRRSV所引起的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ADE)。
4.持續性感染:上文提及的弱毒疫苗的持續感染就是一個潛在危害,PRRSV也是一個容易導致持續性感染的原。
5.滅活疫苗的滅活不徹底或弱毒疫苗中含有強毒:如瘟疫苗中混合了豬瘟強毒,口蹄疫滅活疫苗中混合了口蹄疫活毒。
6.酵母及其產物污染。
7.其它毒污染:如瘟疫苗中混合了牛的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病毒,滅活組織勻漿中混合了藍耳病病毒的活毒。
8.內毒素污染:一些細菌性疫苗中往往混有內毒素的污染。
常見的疫苗
1.瘟毒疫苗
為消除母源抗體的感染,而提出並進行的超前免疫試驗,即仔在出生到吮乳前進行疫苗接種,使其產生主動免疫力,但很多仔豬在接種疫苗後的3~10 h內出現死亡,剖檢後仔豬的口、鼻青紫;腹下皮膚出現紅斑;肺部出現出血斑點。廣西伍思欽等的實驗也證實實施超前免疫的仔豬在斷奶以後對豬瘟疫苗的反應性會大大降低,抗體水平下降極快;再次接種後,抗體上升緩慢。這是其一。
長期乳前疫苗接種,同樣會導致的免疫耐受現象的頻繁出現。抗體雖然照常產生,臨床症狀也不會出現,但疫苗毒不會被迅速清除,與豬只相伴而生,生生不息,毒力增強。長此以往,豬的豬瘟帶毒現象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實。這是其二。
集約化場的出現,豬場內每周都有豬分娩、斷奶,每周都有豬瘟疫苗的接種。豬瘟弱毒長期在豬場內循環,豬只不斷受到疫苗弱毒的“騷擾”,繼而免疫麻痹現象也隨著出現了,抗體性反應遲鈍(與超前免疫所產生的現象極為相似)。更為嚴重的後果是,在免疫麻痹的情況下,弱毒不斷通過豬體,毒力逐漸增強,返強現象隨之產生。這是其三。
筆者認為,在我國的業中,劃定試驗區逐漸停止瘟疫苗接種的條件已經成熟。停止接種後,抗體陰性豬的比例將會逐漸升高,隨後通過抗體檢測,隔離或淘汰抗體持續陽性的豬只,完全可以淨化豬瘟。總之,豬瘟疫苗若不停止接種,我國控制豬瘟的想法將永遠只能成為一個夢想。
2.繁殖與呼吸綜合徵毒疫苗
繁殖與呼吸綜合徵毒是業中新出現的重要傳染病,對於該病的病原學、免疫學、疫苗學和流行病學以及分子生物學還存在著眾多的謎團沒有解開。
PRRSV感染1~2周可產生抗PRRSV的抗體,而中和抗體在感染後4~5周才能產生,10周達到峰值;公的中和抗體出現時間更晚,10周開始出現,18周達到峰值。感染PRRSV後,28 d左右出現抗原特異性的淋巴細胞增生,PRRSV感染後能誘導毒特異性的遲髮型變態反應,表現為耳部皮膚增厚。
弱毒疫苗的效果反差如此之大,是疫苗本身的問題,還是群體免疫水平的問題,抑或免疫程式所致?筆者認為,與後兩者關係較大。現行的弱毒疫苗若接種陰性群,則均會大大提高產生生產上問題的可能性,Bouwkamp也發現,在沒有PRRS流行的豬群對進行PRRS疫苗的免疫會導致產活仔減少,死胎及木乃伊胎兒增多;接種陽性豬群(或藍耳流行豬群),則不會產生問題,相反可能會產生保護作用。
從理論上說,滅活苗使用後不產生安全性問題,但只能刺激機體產生較弱的體液免疫反應,對清除PRRSV感染的巨噬細胞是無能為力的,因此,僅僅依靠滅活苗的免疫企圖給豬機體建立牢固的免疫力是遠遠不夠的。
從現實情況來,PRRS的滅活疫苗也存在滅活不徹底的危險,某些地區均發生了數起懷孕懷孕後60日齡注射藍耳滅活疫苗後發生嚴重流產的事件。
總之,在決定實施藍耳的疫苗免疫之前,必須慎重了解本場的藍耳病病毒流況以及抗體陽性的百分率和抗體出現的動態規律,必須了解2型圓環病毒等其他病毒感染的情況,必須慎重選擇疫苗接種的季節,尤其必須慎重選擇合適的疫苗,必須高度重視藍耳病病毒的DTH反應以及ADE反應出現的可能性,減少疫苗接種所帶來的生產上的損失。
3.圓環毒疫苗
的圓環毒病也是近幾年開始流行的新的傳染病,其危害逐漸呈現增強的趨勢,發病範圍逐漸擴大,現已成為世界性的重要豬病。
圓環毒刺激機體產生的抗體與抗原所形成的免疫複合物容易沉積在腎臟和皮膚內,所以,在實施弱毒疫苗接種前,要採取免疫抑制的調節措施,防止PDNS的出現;當然,過度的免疫抑制也同樣會促使PMWS的產生。
必須強調2型圓環毒與PRRS病毒的協同作用,在此作用之下,豬的免疫系統將受到高度抑制,一旦細菌突破免疫防線,則後果難以預料。
4.偽狂犬病毒疫苗
偽狂犬基因缺失疫苗對於世界業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這一點是毋庸質疑的。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基因缺失苗一旦遇到互補基因,毒力返強的後果將會更加嚴重。近年來的實驗室檢測情況說明,某些所謂的gE基因缺失疫苗存在名不副實的現象,粗製濫造的產品導致養豬生產的嚴重損失。當然,即使使用gE基因缺失疫苗,若不採用合理的早期滴鼻免疫,一旦“野毒”潛伏在神經節內,則也很難從豬場將偽狂犬病“野毒”淨化。
在生物安全措施嚴格的情況下,應該考慮是否果斷停止偽狂犬基因缺失疫苗的接種計畫。尤其是對於大部分規模化豬場而言,如何按計畫停止該種弱毒疫苗的接種也成了必須考慮的重要生產環節。
5.口蹄疫毒疫苗
目前我國所用的口蹄疫疫苗是一種滅活的疫苗,實驗證明接種該疫苗可以刺激機體產生足夠的疫苗抗體。但由於口蹄疫的主型較多,主型之間基本無交叉免疫;即使同一主型內的不同亞型之間也不能提供足夠的免疫保護。
若口蹄疫疫苗滅活不徹底,接種次數越多,誘導感染口蹄疫的風險性也越大。總之,在口蹄疫的防疫中,疫苗接種的效果是值得商榷的,其所帶來的副作用及潛在危險性(疫苗)是值得深思的。目前看來,只有生物安全措施才真正是防控口蹄疫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
疫苗的應對措施
1.生物製品管理、發放等的管理體制問題:免疫所使用的用生物製品的生產、供應、運輸、貯存、使用等每個環節都有其特殊的要求,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生物製品的最終質量。生物製品的運輸必須保證在完整的冷鏈中進行。
2.必須大力研究、發展和推廣新的疫苗接種方法:如滴鼻、點眼、口服、飲水、氣霧(噴霧與氣溶膠),減少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內注射和刺種等免疫接種的方法。
3.針對弱毒疫苗在場內長期反覆循環的現狀,必須改變當前的隨胎次接種的習慣,而採用一定時間段內全群接種的措施(如傳統的隨季節接種),讓疫苗在發揮作用後短期內迅速離開豬場,防止出現疫苗毒株循環的狀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