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清末年間的廣東武術家,本名潭石窩,成名後將名字改為潭濟筠,
性格率直衝動,後隨詠春宗師梁贊學武,不單武藝有進,人亦變得成熟穩重,因緣際遇結識到革命黨人,更不惜捨身匡扶,多番身陷險境亦義無反顧。後來融會詠春拳自創鶴陽拳,此拳法放拳如猛虎,出槍如蛟龍,拳法剛烈威猛,動作長橋大馬,大開大合,套路以拋拳、沖拳、衝鋒拋拳為主,動力以髮長勁、拋勁為主,衝擊力大,槍法以彈、拋圈托為主,進攻勇猛快速。其後更開設武館授徒,發揚鶴陽拳要萃,成為“廣東十虎之一”(廣東十虎分別是:王隱林、黃澄可、蘇黑虎、黃麒英、周泰、譚濟筠、黎仁超、陳鐵志 梁坤)。
絕技:五祖鶴陽拳。
人物經歷
成名絕技
五祖鶴陽拳是福建武術的一大流派,它是由清末福建泉州武術家蔡玉明結合了太祖、達尊(羅漢)、玄女、白鶴拳、猴拳五大拳術的精華,發展、創編出來的一個拳種。
五祖鶴陽拳的風格古陋、簡潔,不尚花巧,出擊直截了當,因此在演練時比較不起眼,而真正看出五祖鶴陽拳藝功力深淺,拳術造詣的地方,就是“搖身震胛”的發勁,連綿不斷的手法,以及靈活轉換的腳法。功法、手法、腳法,這三者正是五祖鶴陽拳武技的三大支柱。
五祖鶴陽拳的風格古陋、簡潔,不尚花巧,出擊直截了當,因此在演練時比較不起眼,而真正看出五祖鶴陽拳藝功力深淺,拳術造詣的地方,就是“搖身震胛”的發勁,連綿不斷的手法,以及靈活轉換的腳法。功法、手法、腳法,這三者正是五祖鶴陽拳武技的三大支柱。
五祖鶴陽拳是福建武術的一大流派,它是由清末福建泉州武術家蔡玉明結合了太祖、達尊(羅漢)、玄女、白鶴拳、猴拳五大拳術的精華,發展、創編出來的一個拳種。
五祖鶴陽拳的風格古陋、簡潔,不尚花巧,出擊直截了當,因此在演練時比較不起眼,而真正看出五祖鶴陽拳藝功力深淺,拳術造詣的地方,就是“搖身震胛”的發勁,連綿不斷的手法,以及靈活轉換的腳法。功法、手法、腳法,這三者正是五祖鶴陽拳武技的三大支柱。
五祖鶴陽拳是福建武術的一大流派,它是由清末福建泉州武術家蔡玉明結合了太祖、達尊(羅漢)、玄女、白鶴、猴拳五大拳術的精華,發展、創編出來的一個拳種。
手法:六門八法、新八法、六門八節
腳法:纏、踢、屈、剪
功法:搖身震胛
以上所述的手法、技法、功法,確實是練習五祖鶴陽拳必不可缺的基礎,也是五祖鶴陽拳搏擊技法的特點所在。手法、腳法是外在的擊技,功法是內在的勁技,具足了內外的三種條件,就能把五祖鶴陽拳武技要領掌握住。然而在練習過程中,須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水平,所以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練法,乍看似乎是前後矛盾的事,如剛入門時,要求馬步沉穩,而後又要求走步靈活,然後又要騰跳跪屈,最後甚至要撲地剪腿,其實這些都是腳法循序漸進的練習方法。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訓練,最後必能了解這些技法的要領的。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