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濟才

譚濟才,男,1947年8月生,湖南農業大學生物安全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生物安全科技學院昆蟲學重點學科和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博士點領銜人。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譚濟才,男,1947年8月生,湖南農業大學生物安全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生物安全科技學院昆蟲學重點學科和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博士點領銜人。兼任中國綠色食品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區域農業生態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中國有機食品發展中心湖南分中心特聘研究員,湖南省無公害農產品專家組副組長,湖南省茶葉學會顧問,湖南省植保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無公害農產品評審委員會委員等職務。1997年獲“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稱號,1998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長期從事高等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擔任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的《農作物清潔生產》、《無公害生產原理與技術》、《食品安全上游控制》、《昆蟲生態學》、《茶樹病蟲害》、《園藝昆蟲學》、《農業昆蟲學》等課程的教學。主編出版了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茶樹病蟲害防治學》(2002年,中國農業出版社)、《綠色食品生產原理與技術》(2005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和科技著作《中國茶樹害蟲及其生態調控》(2004年,安徽科技出版社)、《綠色食品生產原理與技術》(2003年,湖南科技出版社)、《茶樹病蟲害防治彩色圖冊》(1993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兩次參編全國高等院校統編教材《茶樹病蟲害》,合作編寫出版了《有機茶生產原理與技術》、《新農藥使用技術手冊》等科技著作6本。發表論文100多篇。
先後主持省、部級科研課題16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已獲得省、部級成果獎9項,已鑑定成果2項。其中《綠色食品茶葉生產技術研究》獲外經貿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名。《無公害茶葉生產技術研究》、《茶園病蟲害生態控制研究》、《茶角胸葉甲生物學特性與綜合防治研究》、《湖南省茶樹病蟲害及天敵資源調查與區域防治研究》均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均為第一名。《單甲脒殘留動態研究》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三名。《出口優質無公害茶葉生產與加工關鍵技術研究》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二名。《無公害茶葉生產關鍵技術示範與推廣》獲國家農業豐收一等獎,第三名。《有機茶關鍵技術研究》己通過專家鑑定為國內領先水平。
上世紀80年代後期,譚濟才針對農業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污染,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量越來越嚴重的現狀,率先在湖南進行無公害農業生產方面的研究與開發。協助生產單位獲得湖南省第一個綠色食品證書,開發綠色食品茶葉、柑桔20餘個。在湖南省建成第一個有機茶生產基地,協助生產單位獲得有機茶國際和國家頒證21個。推廣無公害茶園面積30多萬畝。現主持或參加有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湖南省自然保護區昆蟲區系調查與標本信息化整理》、國家質檢總局重點項目《茶葉中八氯二丙醚殘留控制研究》、省科技廳重點項目《高效低農殘茶研究與出口》等科研項目5個。
現在《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和《生物安全與檢疫》兩個博士點和兩個碩士點分別招收博士生和碩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無公害農業生產、昆蟲生態學、農林業害蟲防治等。

課題項目

2007年09月-2009年12月 [主持 企業 (科研)] 南嶽有機茶產業化建設 ( / 15) 科技服務
2007年06月-2009年10月 [副主持 省部級 (教改)] 茶葉中S-421(八氯二丙醚)殘留控制研究 國家質量檢驗檢疫總局 2007IK152(3 / 10) 套用研究
2007年04月-2009年04月 [參與 國家級 (科研)] 自然保護區生物標本標準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試點 科技部 2005DKA21404(30 / 2000) 套用研究
2005年10月-2008年10月 [主持 省部級 (科研)] 優質高效有機茶綜合開發關鍵技術產業化示範推廣 省綜合開發辦 (3 / 10) 研究與發展成果套用
2004年10月-2007年10月 [副主持 省部級 (科研)] 高效低農殘茶研究與出口 省科技廳 04CK3031(3 / 20) 套用研究
2004年04月-2007年10月 [副主持 省部級 (科研)] 優質茶葉新品種選育及無公害茶葉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省科技廳 04NK1003(8 / 80) 套用研究

論文著作

2007年03月 [ 科研 通訊作者 ] 水蓼殺蟲活性成分的提取與活性 《植物保護》 2007,33(1):59-61
2007年02月 [ 科研 通訊作者 ] 辣蓼粗提物對菜青蟲的生物活性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7, 33(1):76-78
2006年02月 [ 科研 第二作者 ] 瀏陽黴素防治茶樹蟎類的研究初報 《中國農學通報》 2006,22(2)
2005年12月 [ 科研 第二作者 ] 植物生長調節劑對苧麻莖桿抗倒伏性的影響 《中國農業科學》 2005,38(12):2577-2581
2004年09月 [ 科研 第二作者 ] 茶園害蟲生態控制若干問題的探討 《《生態科學》》 2004,23(3):261-265
2004年03月 [ 科研 通訊作者 ] 湖南省茶樹害蟲地理區劃分析 《動物分類學報》 2004,29(1):17-26
2003年11月 [ 科研 第二作者 ] 湖南省農業生態環境現狀分析及對策 《《防災減災學報》》 2003(4)
2002年07月 [ 科研 通訊作者 ] 生態控制茶園內害蟲、天敵種類與數量的季節變化規律 《生態學報》 2002, 22(7):1166-1172
2001年10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湖南省茶園害蟲群落演替趨勢與防治新對策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1, 27(5):370-373
2000年10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湖南省無公害茶葉生產現狀與推廣思 《農業環境與發展》 2000年17(增刊):87-89
1998年10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湖南省無公害茶葉生產與茶葉綠色食品發展現狀與展望 《中國茶葉》 1998(5):16-18
1998年0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不同茶園昆蟲、蜘蛛群落結構及排序聚類分析 《生態學報》 1998, 18(3): 305-320
1997年年4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南嶽茶場害蟲──天敵群落結構及季節動態 《植物保護學報》 1997, 24(4): 341-346

獲獎情況

2007年10月 [(標準)第一作者 (科研)] 茶葉栽培技術規程第三部分(病蟲害防治) 標準
2005年09月 [(成果)第三作者 省部級 (科研)] 無公害茶葉產業化開發配套技術推廣 國家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 農業部
2004年10月 [(成果)第二作者 省部級 (科研)] 出口優質高效低農殘茶與有機茶產業化關鍵技術的研究與示範 科技進步三等獎 省人民政府 2004210040-3-02
2003年03月 [(成果)第三作者 地市級 (科研)] 以生物防治為主的綜合措施實現茶葉無公害有機生產技術 科技進步二等獎 岳陽市人民政府 岳科獎字[2003]1號
1998年02月 [(成果)第一作者 省部級 (教改)] 綠色食品茶葉生產技術研究 科技進步二等獎 外經貿部
1996年10月 [(成果)第一作者 省部級 (科研)] 湖南省茶園病蟲及天敵資源調查與區域防治研究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省人民政府
1995年08月 [(成果)第一作者 省部級 (科研)] 茶園病蟲生態控制研究 科技進步三等獎 湖南省人民政府
1993年09月 [(成果)第一作者 省部級 (教改)] 山區無公害茶園生產技術研究 科技進步三等獎 湖南省人民政府
1991年09月 [(成果)第三作者 省部級 (科研)] 單甲脒殘留動態研究 科技進步三等獎 農業部
1987年03月 [(成果)第一作者 省部級 (科研)] 茶角胸葉甲生物學特性及防治研究 科技進步三等獎 省人民政府 湘科獎字(87)第005號,8620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