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友夏

譚友夏,名元春,字友夏,湖廣竟陵(今湖北省天門市)人。明神宗萬曆十四年(1586年)生。兄弟六人,其父早亡,寡母辛勤操持,將其兄弟撫養長大。因此,早年譚友夏頗多艱難,並與慈母感情很深。

譚友夏

譚友夏幼時即顯出超人的藝術才華,以博學多聞而稱道於鄉里。他不僅自己刻苦學習,而且以兄長身份,嚴格督促五位弟弟功課,以孝悌出名,後五個弟弟皆有功名。
譚友夏二十歲時,即已非常出名,時同鄉鍾惺慕其才華,與之結成好友。鍾也是明代大文學家,他與譚友夏義趣相投,共同對明代空疏的學風、文風感到厭倦,認為他們不是流於膚淺就是文詞輕佻,因而想別立一種新的藝術風格來改變它,以匡正俗弊。於是二人合編了兩部詩選,即《唐詩歸》、《古詩歸》,在當時名噪一時,影響極大,人稱“鍾譚”、又或稱他們所創詩體為“竟陵派”。譚友夏喜歡縱情山水之間,在幾十年間曾游遍湘中、鄂西等地的名山大川。在南嶽衡山遊覽時深為其秀麗景色打動,除了寫了許多詩文來紀念外,鍾惺把住室取名為“岳歸堂”,譚友夏把自己的詩集取名為《岳歸堂集》。可見影響之大。
或許因為譚友夏才情過高,名氣太大,他在科舉道路上反而一直不順。他很早就入學應試,但屢屢不能得中。他的弟弟早已考中進士、舉人,他還是個不第的秀才。這對他打擊很大。後來,在明熹宗天啟十四年時,他終於考中舉人,並且是全省第一名。他非常高興,儘管那時他已四十二歲,他仍覺得大有可為。但是,噩運很快又籠罩了他,先是他會試不中,接著慈母也離他而去,好友鍾惺又不在人世。這一連串的打擊使譚友夏幾乎接近崩潰。他對慈母十分孝順,母子感情很不同一般;鍾惺是他的知己和師友,這二人的去世嚴重地損害了譚友夏的健康。既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
譚友夏自幼喪父,因而其性格中原本就多一些乖戾之氣,年青時義氣風華,名頭又大,卻屢屢不中,長期壓抑使得他心理上頗為扭曲。他自名為“老盪子”,並寫有“空知年貌不知好,燕子樓頭亦草草”句,表現出心灰意冷,憤世疾俗的心情。
以後,譚友夏又參加了幾次會試,都沒有考中。復社興起後,他又加入了復社,被列為“復社四十八友”之一。可惜沒過多長時間,在明思宗崇禎十年(1637年)他入京會試時,不幸病死在旅店中,終年五十二歲。
譚友夏是明末著名的文人,死後留有許多文章詩詞。他生前即已刊刻了一部詩集,名為《岳歸堂集》,以後又陸續集結了一些,如《岳歸堂新詩》,《鵠灣文草》、《岳歸堂已刻詩選》等。後來他的崇拜者張澤將這些內容合刻在一起,命名為《譚友夏合集》。廣行於世。

相關他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