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時 | |||||
拼音: | |||||
解釋: | 1.見"識時務"。 |
相關詞條
-
識
識的含義是 知道,認得,能辨別。佛教術語是指人的意識、心智、生命力、理智、分別能力。在早期佛經中,它經與心(Citta)、意(Manas)混用,在意義上...
字形字義 漢字演變 古籍解釋 佛學六識 佛學八識 -
八識
八識,是佛法基本正知見,謂眼、耳、鼻、舌、身、意為前六識,第七識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識為如來藏(又名阿賴耶、真如等)。《增壹阿含經》卷28:「云何名...
前六識 第七識意根 第八識如來藏 彼此配合 佛理深析 -
識時梅歌
作者宋謝璡詩詞正文寇至人遠避,寇退人復歸。歸來尋舊址,草蕪迷荒基。哀哉住傍梅,清夢常相依。可憐歲寒心,能識存亡機。不欲染塵垢,先枯避時虞。方今...不點征人骨。吟翁索笑痴更痴,誰似梅花能識時。始終不渝含酸味,去就長存調鼎...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識時梅歌》
是宋代詩人謝璡所作詩詞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識》
《識》佛教術語。梵文vi(分析、分割)和 jāna(智)的合成語,意指對對象進行分析、分類所起的認識作用。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梵文:आलयविज्ञान,音譯ālaya-vijñāna),又譯為阿梨耶識。阿賴耶在梵文中的原意為:藏,能藏、集藏,阿賴耶識即是指能夠集藏分...
由來和涵義 佛法的根本識 佛門古今焦點 闡述阿賴耶識 玄奘大師闡述 -
末那識
“末那識”佛學用語,有情之心識共包括八種,“末那識”是八識中之第七識。譯為意,意有思量之義。“末那識”與前六識不同,前六識是以外境為對象,它的作用是思量...
在輪迴 丁福保佛 具體解釋 常見辭彙 中華佛教 -
陰識
陰識(?—59年),字次伯。南陽郡新野縣(今河南新野)人。光烈皇后陰麗華的異母兄。最初隨劉縯起兵反王莽,任校尉、偏將軍,隨從包圍宛城,又另外攻下五縣。更...
人物生平 人物評價 家族成員 史書記載 藝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