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發謫
語出:《太平廣記》卷四四引 前蜀 杜光庭 《仙傳拾遺·田先生》:“先生曰:‘刺史女因產為暴鬼所殺事,聞之,何不申理?’對曰:‘獄訟無主,未果發謫。’”
拼音 解釋 -
謫
謫,中國漢字,讀音zhé,意思是針對罪犯所作的判詞,出自《說文》、《通俗文》、《左傳·昭公七年》、《左傳·成公十七年》、《列子·力命》、《左傳·桓公十八年》。
漢字釋義 古籍解釋 文言文解釋 -
七科謫
七科謫,起源於我國古代時期,原為秦朝懲罰犯罪官吏和商人的一項制度。漢武帝時期,因連年用兵,兵源不足,乃繼承秦朝這一制度,徵發七科謫隨軍打仗。
制度介紹 徵兵範圍 出處 註解 來源 -
謫黜
拼音: 解釋: 罪黜坐謫左黜罪謫誅黜陟黜指謫謫守謫臣謫墜謫罵謫吏謫斥謫外誅謫謫運謫戍謫放謫逐謫遷謫配謫官謫治謫屈謫藉謫降謫遣謫仙怨謫過謫罰謫民謫譴謫宦謫...
-
謫譴
"謫譴 1.亦作""謫譴""。 2.譴責。"
-
謫斥
謫斥 解釋: 1.貶斥。
-
謫徙
謫徙 解釋: 1.因罪而被罰遷徙。
-
謫竄
謫竄 解釋: 1.貶謫放逐。
-
謫掾
謫掾 拼音: 解釋: 1.古代被貶謫流放的屬官。 相關詞語 坐謫罪謫市掾指謫謫守謫臣謫墜謫罵謫吏謫斥謫外誅謫謫運謫戍謫放謫逐謫遷謫配謫官謫治謫屈謫藉謫降謫遣謫仙怨謫過謫罰謫民謫譴謫宦謫發謫見謫所謫置謫籍謫命謫校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