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文學團體。1921年初成立於彼得格勒。名稱取自德國浪漫主義作家霍夫曼的同名小說集。參加者大多 是當時世界文學出版社翻譯訓練班的成員,主要成員有: 符·伊凡諾夫、左琴科、斯洛尼姆斯基、隆茨、卡維林、 尼基欽、吉洪諾夫、費定等。扎米亞京和什克洛夫斯基在訓練班任教,“兄弟”們在不同程度上受過他們的影響。1922年隆茨發表了《為什麼我們是“謝拉皮翁兄弟”》 一文(載《文學紀事》雜誌1922年第3期),公開宣揚“為 藝術而藝術”,反對任何傾向性,否定一切功利主義。
這雖然並不完全代表所有成員的觀點,但是多數人確實只注意新的藝術形式和手法的探索,有過忽視政治的傾向。
這一派的作家反對政治干預藝術寫作,強調形式和技巧,最求情節的複雜性和戲劇性,故事情節的新穎奇特和敘述藝術的生動有力,有志於把19世紀俄羅斯文學傳統和西方文學經驗結合起來,表現當代主題。被成為“同路人”備受排擠。
他們中不少是有才華的青年作家,高爾基很重視他們的文學才能曾給以支持和幫助。1926年“謝拉皮翁兄弟” 宣告解散,但成員之間的友好關係卻一直保持下來,其中很多人後來成了著名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