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恕

謝恕

謝恕,西晉牂牁郡(今貴州福泉一帶)人,任牂牁郡太守。西晉滅,仕東晉。官至撫夷中郎將、寧州刺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西晉末年,出現十六國割據的局面,李雄在成都建立割據政權後,派其弟李壽率軍攻打東晉政權無暇顧及的西南地區,南方中部地區幾乎都為李雄所有,只有謝恕為西晉保守都郡講李壽打敗,受到東晉王朝的新任和嘉獎。

生平事跡

西晉末年,中國出現了分裂混戰的十六國割據局面,李雄在成都建立割據政權,自封成都王,國號大成。東晉成帝鹹和八年(公元333年),李雄以東晉統治者力量薄弱,無暇顧及西南的時候,派其弟李壽率大軍打敗寧州刺史尹奉,南中地區盡為大成所有,惟有牂牁郡太守謝恕保郡為晉,將李壽擊敗,受到東晉王朝的信任和嘉獎,官至撫夷中郎將、寧州刺史冠軍。東晉還在今貴陽地區置晉樂縣,以表“萬民康樂”,“長治久安”之意。東晉成帝鹹康六年(公元340年)。李壽又派李奕帶兵征牂牁,太守謝恕保城拒守,再次受到東晉王朝的褒獎。

歷史記載

忠義冠軍將軍、寧州刺史謝恕,字茂理,毋斂人也。(《華陽國志·序志》)

永昌元年(公元322年),晉朝更用零陵太守、南陽尹奉為寧州刺史、南夷校尉加安西將軍,奉威刑緩鈍,政治不理,鹹和八年(公元333年)遂為李雄弟壽所破獲,南中盡為雄有,惟群柯謝恕不為壽所用,遂保郡獨為晉官至撫夷中郎將、寧州刺史冠軍。(《南中志》(毋斂先賢考》注云:當脫“將軍”二字。)

至遜領平西將軍復取(馥)為參軍,遜議欲遷胖柯太守謝恕為涪陵太守,出屯巴郡之把口,表馥為江陽太守,住江陽之批源,撫鄴蠻僚,克復江陵,馥招降夷僚,修繕舟艦為進取計,預白遜請軍,移恕俱出涪陵。(《後賢志·侯馥傳》)

李壽遣其鎮東大將軍李奕征群柯,太守謝恕保城拒守者積日不拔,會奕糧盡,引還。(《晉書》載記)

人物研究

莫與儔《毋斂先賢考》:按《貴州通志》雲,恕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為牂牁太守,時尹奉為李壽所破;又雲官至忠義冠軍將軍,並誤。常《志》書尹奉為壽所破獲,樣柯謝恕不為壽用。在成和八年(公元333年),其前書永昌元年謂尹奉刺寧州之年也,且(侯馥傳》言王遜議遷樣柯太守謝恕為涪陵,是孟才既逐,即以恕守樣柯,既又遷之涪陵,皆在永昌前也。恕至成和,仍為祥柯者,意恕遷涪陵後,群柯鏇為雷照、董霸等破,以降李雄,而守辨柯之文猛又為雄執,故仍以恕為之也。至忠義二字乃常《志》人物品目,如文學、政事之比,其官名止冠軍將軍。《通志·恕傳》亦悉據常《志》為之,讀未審遂至乖錯。((貞定先生遺集》、《遵義府志》同)

按:《乾隆通志》謂恕守樣柯,在永昌元年(公元322年),又謂恕官忠義冠軍將軍,莫貞定已正其誤,惟貞定所云恕遷涪陵後,群柯鏇為雷照、董霸等破以降李雄,而群柯之文猛又為雄執,故仍以恕為群柯太守,其說似亦未安。考所引悉據常《志》,然常《志·侯馥傳》本雲議欲遷恕為涪陵太守,又雲表馥為江陽太守,日“議欲”,曰“表”,自不同科,至雲“移恕俱出涪陵”仍不能確證恕巳履涪陵守任,而他所亦未有以涪陵太守稱恕者,則恕遷涪陵果否殆未可必。雷、董之役,群柯郡守為誰?既無明文,不得確斷非恕,亦不得確斷所破即郡守治所,且《晉書》稱雷照帥平夷、南廣二郡三千餘家降雄,所沒非全境可知。猛守群柯,他所未見,《馥傳》之群柯文猛,以常《志》書法衡之,似為群柯人而非群柯守(《馥傳》言,時雄眾寇所獲,尚有犍為太守下寧魏紀、涪陵太守巴西趙溺等,並官地弁官名上,居地弁姓名上,他處多如此),且與猛同時被獲者尚有涪陵太守巴西趙弼,恕當時不為涪陵守明甚。貞定之言本屬擬想,《遵義府志》采之而末詳考,故略加補訂於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