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行醫之初,其母告誡他說:“醫之道,首在濟世活人,得病而不能及時就醫者,是貧苦人家,應該多多體恤他們,不可嫌貧愛富。”謝德三謹遵母教,故不訂脈金,置一竹簍於桌,多少由人自投,不投亦不索取,有時還付錢給窮苦病人買藥和調養。安阜鄉龍潭溝有一劉姓農婦,患“月家癆”,無錢醫治。有人對她說:“城裡謝德三醫生愛做好事,何不求他?”婦遂求治。謝德三慨然應允,並留在自己家中,供給藥費食用,月余病癒,又給錢讓她回家養息,劉婦感激不已。以後,謝德三去世,劉婦趕來撫棺哀悼,哭了半日才叩頭而去。又有一抬轎苦力患目疾,醫治無效,眼睛瞎了,謝德三常常周濟他,一直到他去世。
主要成就
謝德三行醫,以門診為主,但有危重病人也不拒絕出診。當時醫師出診多坐轎,謝德三不坐轎,抱一小藥箱,毫無架子,喜玩架子的人就叫他“謝跑跑”,他聽後一笑置之,仍跑如故。一日在家診病,忽一弁兵趕來,高聲叫道:“我部官長叫你去看病,立刻跟我走!”謝未予理睬,弁兵卻連聲緊催。謝抬頭正色道:“你那官長有病應當看,我這兒眾多老百姓有病也應當看;他們先來,為何不該先看?”弁兵見滿堂診眾都瞪眼看他,只得悻悻走了。謝德三感嘆道:“難道當官的有病就該活,老百姓有病就該死?真是豈有此理!”後來醫師公會開會,決定一律提高脈金,謝德三仍堅持不訂脈金,任人自付。
謝德三治病認真,認症後,便採用大劑量用藥,往往收到起死回生效果。他的長孫兩歲時患麻疹轉成險症,已停在地上待死了。謝德三外出歸來,急忙請來幾位名醫會診,都認為不可救了。醫師們走後,謝德三仔細觀察,思考再三,斷然說:“此宜姜附之症!”將藥灌下約一時許,孩子的眼睛嘴唇即微微啟動。
謝德三晚年,歷時數載,寫成醫案和經驗一厚冊,惜已遺失。臨終那天,有一婦人叩門求治,家中人告訴她:“先生病重不起,請緩日來。”謝德三聽見,說:“病人求醫,情況一定很急,不可拒絕。”就叫女兒將其引進內室,倚枕切脈,口授處方。那婦人含淚感謝而去。